杨莉贞
摘要:本文立足于独立学院培养社会人才的实际需要,为实现校企“双赢”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期和共同目标,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构建以校内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以多样性校外实习为依托,以专业学科竞赛实践为手段,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障,构建校企“双赢”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并对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類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42-02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同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开始大量走向社会,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财会人才,独立学院会计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与企业携手构建校企“双赢”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中会计人才培养的发展与问题
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266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内成长最快的办学形式之一。目前独立学院财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依托母体高校的资源,但是这种与一本院校同质化的培养模式,使得实践性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机构、师资、硬件等较为缺乏,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或是流于形式。对于相对热门的财会专业而言,实习单位难找,校外实习基地难建是目前实践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学的实践性的不足是导致学生技能弱,难以胜任企业的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不少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是工作后难以胜任岗位的要求,频繁跳槽。这阻碍了独立学院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独立学院“双赢”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财会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针对独立学院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西大行健文理学院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尝试以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以多样性校外实习为依托,以专业学科竞赛实践为手段,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障,构建校企“双赢”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1.以校内专业实践教学为基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型人才,专业设置上更贴近实际。专业设置的课程都应该是得到用人单位认可的。以西大行健学院商学部为例,学院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直接挂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如,实训课程设置上,学部分别在大一、大三开设了会计认知实训和财务综合实训两门实训课程,从会计基础知识入手,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操作,获得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技能。为适应市场需求,财会学部开设了与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课程,购买了用友ERP软件、蓝色因子财务教学软件、电子报税软件等相关教学软件,并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会计证、ACCA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将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以形式多样的校外实习为依托。在实践教学中,校外专业实习环节对于财会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举重轻重的地位。而搭建专业实习平台的最直接有效方式是寻求对口企业的支持,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由于尚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引导与有效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使得企业往往选择不参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而更期待直接获得优质的人才。作为高校,如何在合作推动学生培养平台建设,化被动为主动,打开实习基地建立的困境是根本。基于此,行健学院商学部经过多年的努力,致力于建立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多家实习基地。截至目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华夏银行南宁分行、广西正德会计师事务所、绿地(香港)集团等20多个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实习基地为相关专业摆脱了实习企业匮乏的局面,有效地拓展了实习平台。
此外,多样性的实习形式也提升了实习的质量。本院在四年的校外专业实习中强化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财会学部各专业分别开设有学年实习、毕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等几种不同的实习形式,总实习实践课占总课时35%以上。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科学实践项目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由于项目经费由学院提供,为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活动及科学研究解决了经费问题及后顾之忧。学年实习、毕业实习实行期末考核制。这些都使校外实习质量大幅提升,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以专业学科竞赛实践为手段。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校内开展科技竞赛,以赛带学,在校际和校企间建立互动化实习实训平台,是解决实习实践教学问题,实现校企双赢的重要手段。我院从2007年开始先后参与了中国创业实习网经办的“模拟公司”实习竞赛及用友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和“用友ERP沙盘大赛”,实现了六届学生、上千人次的网上实习,取得了实践实习方面的好效果。通过比赛,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专家、员工进行“角色互换”,学校教学场地和企业财务部门进行互换,将财会专业的实践特色由课堂内带入企业里,同时将企业带入课堂,实现校企间的互动对接。专业学科竞赛一方面把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问题分层次、分类别的转化成科技竞赛主题,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与实际财务工作流程“零距离”接触以及学生与财务管理对接岗位实践问题“零距离”接触。将“仿真”变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财会专业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经办专业竞赛企业也得到实质性利益和实惠。一方面企业获得用人优先权,将优秀的学生纳入企业人才储备库,降低人才招聘成本和新员工再培训的成本。既可以将高校参赛者中的优秀人才纳入其企业人才库,办理相应级别的人才认证,又能向其联合会成员和意向合作企业推荐优秀人才,从而吸收更多合作伙伴。其次,现在不少地方政策为了鼓励校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获得较好的社会声望,企业通过联合培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其企业文化的丰富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
4.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障。“实践出真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有力保障。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青年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时难以游刃有余地进行深入讲解。青年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把握,与其是否做过相关实际工作关系很大。行健学院为适应强化实践教学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在选聘教师时,增加具有专业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二是要求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必经须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缺乏工作经历,就需要到企事业单位挂职一年,方能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三是通过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与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合作,随着交流合作的深入,进一步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当中,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为课程教学积累生动的案例。
三、完善财会实践性教学中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思考
为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财会实践性教学中校企合作双赢局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若能将众多院校、企业、社会的力量整合,可以为提升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全面服务,在增强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同时,也使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更容易聘用到更多更适用的人才。
2.与企业之间进行人才互换,教师下企业、专家上讲台,学生到企业顶岗、企业职工接受学校培训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商、共建、共管,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校企合作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指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于参与校企合作且有一定成效的企业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减免;积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参考文献:
[1]孙珺,袁以明,于保华,等.面向校企双赢的实战型机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