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应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

2017-04-22 20:38肖福褒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原则养成教育

肖福褒

摘 要: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终身自觉地学习,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遵循兴趣激励、主体性、因材施教、持久性、实效性等教学原则。

关键词: 语文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教学原则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培根说:“习惯是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塞内加尔作家菩德吉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从以上三位学者的重要论述中可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能自觉地学习,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无数实践证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学习动力。

所谓习惯,就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不断地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的一些好的行为方式或动作倾向。从语文学科来说,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合作,自主完成作业,自主反思,自主创新的新课标要求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是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过程,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与学习活动效率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应遵循哪些主要教学原则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以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激励原则

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有赖于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使人勤奋,勤奋才能成才,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另外,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兴趣学习的,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学无所成。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前提是学生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只有喜欢这门学科,喜欢学科老师,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按照老师规划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之路长久地走下去,最终习惯成自然。

二、主体性原则

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学生的学习与提高,养成良好习惯,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民主和谐,这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前提。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相互制约、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营造相互督促又相互帮助提高的学习环境,锻炼思维、开阔视野,达到养成习惯、塑造良好性格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原则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后天发展,其智力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他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等明显不同,这些与人的性格、脾氣、兴趣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的“个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课程必须根据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标杆。对学生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保护好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力求做到“行为上严,思维上宽”,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持久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并不难,难的是长期有效地坚持,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训练阶段,不同个性的学生,确定相应的训练重点。通过反反复复的引导、训练、鼓励、磨合、反思和巩固,让习惯成自然。切忌不能一阵风,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

五、实效性原则

在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各个环节,切忌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注重实效性。要做到坚持目标明确,坚持小处着眼,坚持评价激励,坚持家校联合。

1.目标明确

遵循学生认知和智力发展规律。不同年级不同等次的学生应按照基础目标、达标目标、超越目标三层次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基础目标是所有学生应实现的目标,达标目标是中等即中等以上学生应实现的目标,超越目标是尖子生应实现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决定的。比如,当教师一周要强化养成学生运用查找资料的习惯,提前预习的习惯,质疑反思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纠错的习惯时,事先布置的作业量应有等次,要求各有不同,评价应对照班级制定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周周上榜公布。发挥人人监督、人人自省、人人激励的作用,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

2.小处着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据此,在明确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重点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和特征,把养成教育内容具体化,分解成细目,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如:写好一个字,记住一段名言警句,说好一句话,读好一篇文章,搜集一些学习资料,会用一些工具书等方面,先从一点抓起,然后逐步推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预习、自主质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合作、自主完成作业,以及自主创新的语文学习习惯。

3.评价激励

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制作了“好习惯是我伴”的班级板报。板报分为“扬帆”“我爱好习惯”“语文学习习惯评价表”“值日班长评判表”四部分。以名言警句、学习习惯新体会、评价表等引导学生,激励学生,鞭策学生。评价表采用师生、生生、主体、家长等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同时还应注意评价中,要赏识学生的每一个优点,让学生因此而愉悦、感动,从而更优秀,真正让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落到实处。

4.家校联合

为提升家长素质、帮他们解忧,2003年,我校联合家委成立了家长学校。从学校、年级部、班级三个层面开展培训整体更新家长育子观念,提升育人水平。学校每学年对家长进行“做合格家长”“学习方法指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等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各年级部、班级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亲子沟通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培训,保持教育的连续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家长帮助子女养成习惯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采用家长会,定期家访,签订家校帮扶合同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掌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掌握科学培养学生的方法,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宛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科教文汇,2009(11):123-125.

[2]崔峦.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03):1-6.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原则养成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