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据商垄断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出路

2017-04-22 06:37李翔
图书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出路高校图书馆

李翔

[摘 要]由“程焕文之问”引发的在国际数据商的垄断的宏观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数据商大肆涨价和购买模式限制等方面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据商垄断;高校图书馆;出路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1-0005-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更新周期短、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高校图书馆用户对外文文献资源的需求相对旺盛。据统计,外文文献资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了70%以上的信息来源,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学科覆盖范围以及及时的更新频率都奠定了外文文献资源在我国科研人员工作中无可取代的地位[1]。也因如此,在我国的外文文献资源市场中,由于只有少数数据库商拥有较大量的出版物进出口许可权,这些数据库商在定价、售卖模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决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造成外文数据库价格连年大幅上涨,且国内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均没有有效的话语权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有效平衡用户信息需求,构建合理的外文文献资源建设体系和控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费用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亟须面对的问题。

1 “程焕文之问”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于2014年1月3日发表了一篇名为《十问数据商!!!》的博文,尖锐地指出与数据商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其定价机制、销售模式、使用方式限定等不合理之处,体现了我国图书馆人对外文文献信息资源现行体制建设的思考和反思[2]。早在2010年,以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和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首的33家国内图书馆就曾发表联合声明,包括《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和《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等,表达出对国际数据商频繁不合理大幅涨价行为的不满,呼吁担任国际期刊评委、编委和顾问的专家学者对数据商施加一定的压力[3]。2014年,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数据库再次提出的大幅涨价引发了国内图书馆人对于国际数据商的不满。这些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国家数据商之间的种种冲突和次次博弈为“程焕文之问”的提出埋下了伏笔。

1.1 大宗交易合同下价格逐年上涨

由于学术期刊价格的飞速上涨,图书馆的期刊购买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而大宗交易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学术期刊的采购危机,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宗交易得以在许多研究型图书馆广泛应用。大宗交易产生的背景是学术期刊价格的不断上涨,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由于学科细化和新学科的建立导致某种期刊的订阅量下降,从而导致期刊出版商收入的降低。为了维持既有的利润水平,数据商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提高期刊价格来追求盈利,而限于有限的期刊采购费用,图书馆只能通过减少期刊种类和数量来应对这种困局,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学术期刊危机的产生。大宗交易这种交易模式出现于1996年,被很多学者看做是解决学术期刊危机的有效手段,数据商通常将其代理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学术期刊以全包的形式出售给客户,一般以3—5年为期,在合同期内数据商有每年涨价的权利,这是大宗交易的基本特征。它是数据商保障其基本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导致了学术期刊大宗交易价格的不断上升。由于大宗交易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购买外文期刊的重要模式,各大高校图书馆也承受着此模式下学术期刊数据库价格的不断上升,其年均涨价幅度甚至超过了42%,这给有限的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购预算增添了许多压力。

1.2 图书馆期刊自主选择权的丧失

根据大宗交易的定义,数据商将其代理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期刊以打包的形式出售给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通常不能选择所购买的期刊类型或者种类,也不能根据本馆用户的需求来选择购买使用频率较高的数据库。目前数据商拥有数据库和期刊種类的情况符合“二八定律”,即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期刊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数据商手中,尤其是需求最为旺盛的STM(Science,Technology,Medicine)领域,Elsevier占据了大约75%的市场[4]。在这种数据商占有相对优势和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价格和方式都只能由数据商主导。在大宗交易的数据库包中,其购买价格一般低于学术期刊的平均价格,而这种较低的平均价格是以较大的数据库数量决定的,即图书馆一般需要购买一整个规定的数据库包。这种较低的价格可以看作是以图书馆期刊自主选择权的丧失为代价的。这也就引发了程焕文教授对于图书馆为何要为未使用的80%的数据库买单的质疑。

1.3 对国外数据库采购环节的误解

“程焕文之问”的产生既有数据商过度追求自身利益,充分利用版权保护法和大宗交易合同模式的漏洞的原因,也是由国内图书馆对国外数据库采购环节的误解所带来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在出现之初是免费提供给图书馆用户的,前提是该图书馆订阅了该期刊的纸质版。随着用户发现电子期刊具有更新速度快、覆盖范围全面、检索方便快捷等特点,电子期刊数据库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多种同类纸质期刊的冲击,数据商发现纸质期刊的利润正在逐渐降低,因此将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进行打包出售以获取利润成为更多数据商的选择。随着大宗交易模式的推广,纸质期刊逐渐从强制购买列单上消失,但为了保持基本的利润,数据商将退订纸质期刊所减少的收入加到了电子期刊数据库的购买价格上,这和我国数据库商的情况大不一样。在我国,较大的数据商如清华同方和维普都只是电子期刊的版权出售者,但他们并不关心纸质期刊的销售收入,因此国内数据库价格不会受到纸质期刊的影响。

2 数据库商垄断的表现

在世界范围内,几家大型数据商和商业出版商瓜分了绝大多数的电子期刊市场,例如Elsevier、Springer和Blackwell Publishing三巨头就占领了超过50%的全球市场[5]。在中国的电子期刊市场中,同样是由这些全球电子数据商领军巨头垄断了大部分市场。市场垄断的后果之一就是国内图书馆在面对这些电子出版商业巨擘的时候,丧失了一定的谈判主动权和领导权,主要表现在电子期刊数据库产品价格和产品销售方式方面的垄断。

2.1 产品价格的垄断

据统计,外文文献资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了70%以上的信息来源,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资源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极其普遍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内电子期刊数据库购买和出售模式导致国外数据商在价格决定方面的绝对主导地位,国内图书馆订购数据库的价格逐年大幅度上涨。例如国际最大电子期刊出版商Elsevier,其2009年在我国市场就已经赢得了大约2 600万美元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超过48%的涨幅使得我国图书馆在采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时候承受着更多的预算压力。除此之外,根据预测,在未来的三年内,Elsevier数据库的订购价格将会继续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上涨。在这样的垄断市场中,受限于有限的信息资源采购预算,国内图书馆要想保持合理的信息流动和信息公平,就必须认识到国际数据商的垄断地位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2.2 产品销售方式的垄断

大宗交易的前身来自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捆绑销售,数据商为了确保纸质期刊的销售额,规定购买电子期刊的用户必须订购一定数量的纸质期刊才能订购相应的电子期刊,并且在订购电子期刊数据库后,用户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纸质期刊订阅量和增长量,这样才能成为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潜在用户[6]。其次在购买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时候,由于大宗交易模式的限制,图书馆不能选择购买期刊的种类和数量,只能将数据商所提供的数据库打包购买,这样就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的电子期刊收藏。由于图书馆在面对数据商时的弱势地位,其在销售模式和期刊类型的选择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也可以看作是国际数据商垄断地位的一个侧面反映。

3 数据库商垄断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困境

3.1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购置经费的短缺

由于购买外文期刊及电子数据库的价格逐年上涨,而外文期刊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只能通过调整纸质期刊的数量来解决文献信息资源购置经费短缺的问题。就目前的中外文献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的比例来看,外文文献资料(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的购置经费已经占据了总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55%—70%,而其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各大高校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提出了严峻的考验[7]。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图书馆只能选择放弃一部分纸质外文图书甚至纸质外文期刊来满足用户对电子外文期刊的需求。此外,诸多国内高校图书馆选择购买更多的外文期刊数据库。例如当Science Direct在2000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其订阅用户数量仅为11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其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到两百余家;而在中国占据高达75%市场的Elsevier的目标则是截至2020年,将国内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成本增加到与欧美国家齐平的程度,这就导致了Elsevier数据库在国内订阅价格的连年上涨[8]。由于国际数据商的价格上涨策略,已有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年均外文购置费用超过了1 000万元人民币,这样必定会对高校图书馆已有的文献购置经费分配造成很大的困难,对外文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带来一定影响。

3.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构成体系的不平衡

受到外文数据商对于同时订购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限制,许多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同时订购内容雷同的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期刊,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馆藏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文献购置经费的浪费。除此之外,由于数据商在不同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可能收录一些重复的电子期刊,在图书馆购买相应数据库的时候有可能为同一期刊反复付费[9]。国内高校图书馆还存在着同一数据库的多次重复购买的情况,这既是由于国际数据商借由版权法的保护对旗下数据库的垄断经营,从而导致国内图书馆无法拥有对数据库内容的支配权和分享权,也是由于图书馆之间信息交流和联盟的缺乏[10]。例如在我国,有181个高校圖书馆订阅了Elsevier数据库,有292个高校图书馆订阅了Springer数据库,这种大量重复的数据库订阅既造成了文献购置费用的浪费,也造成了图书馆文献构成体系的不完整[11]。

4 数据库商垄断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在如今数据商占据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的宏观背景下,图书馆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都相对被弱化;面对者用户更加明确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图书馆需要在这矛盾的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方式,包括加强馆际联盟与合作以强化自身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从而在价格上和采购模式上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积极推动开放存取运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数据商的垄断性经营。

4.1 加强馆际联盟与合作

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图书馆联盟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这些馆际联盟通过号召一些国内颇具领导力的高校图书馆和国家文献情报中心,从而增加国内图书馆的联合谈判能力[12]。这些馆际联盟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国际外文数据商不合理频繁和大幅涨价的抵制。由于这些大型的外文学术出版商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他们通常会利用自身的权威定价权来不断提升外文数据库的价格从而获取更多利润。为了应对外文数据商的不断涨价的不合理要求,一些国内图书馆联合成立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该联盟的宗旨在于团结各高校图书馆并合作引进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规范引进文献资源集团采购行为,以最优价格和最佳服务来帮助成员馆引进更多的数字学术资源[13]。自2010年5月12日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说服Elsevier改变其在中国的产品定价策略,将原定于2020年预计达到的价格推后至2035年左右[14]。在国际范围内,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在于Elsevier谈判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与其他诸多加州大学的合作与联盟关系,从而促使该联盟的订阅价格较上一年度下降了百分之九,且在合同期内的增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15]。由此可以看出,强有力的馆际联盟和合理谈判能力的运用能够使得图书馆在与国际数据商的对弈和谈判中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文献购置经费来满足用户的外文期刊信息需求。

4.2 推动开放存取运动

开放存取是一种明显区别于传统出版模式的学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为学者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式。它提倡在尊重原创作者相关权益的前提下,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免费获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16]。这种模式被看作是对抗国外数据商垄断地位的有力工具,它为图书馆及用户提供了免费的、无需受到版权限制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对数据商所建立的需要授权和付费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获取系统提出新的巨大挑战。目前,很多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广泛利用网上的免费开放存取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链接的搜集、推荐以及深度的整合,发掘网络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深层价值,将其作为外文电子数据库的部分备用资料库,减少对国际数据商的依赖。

除了对已有网络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整理,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本馆信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对开发存取工作的支持。一些灰色文献例如学位论文和科研成果是以一种非公开出版的形式存在,大多数用户都无法通过正常的付费方式获取到这些学术科研成果。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其在收集本馆及相关机构专家研究成果方面的优势,从而建立独具特色的本馆机构知识库,实现更多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开放存取,这样会使得图书馆在面对国际数据商时有更多的谈判底气和资本。

4.3 改变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模式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字资源采购模式是大宗交易模式,图书馆需要购买数据商规定的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数据库和电子期刊内容,因此丧失了一部分的期刊种类和数量的自主选择权。各大高校图书馆所属院校本身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色学科特征,因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整体打包的数据库购买方式,既无法体现图书馆的特色学科建设,也无法协调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特色定制电子期刊订购包的方式,将具有本馆特色的学科和相近研究范围的期刊打包订购,从而提高馆藏订购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图书馆还应该增加多样化的文献购买模式,如对核心期刊采取打包订购的方式,而非核心期刊则采取按篇付费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采购费用,也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有效地获取想要的文献信息资源。采用这些新的数字资源采购模式的目的在于找到减少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采购支出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平衡点,不能盲目专注于减少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经费而忽视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便捷性。

5 结 语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文献资源需要得到版权法的特殊保护,但是这不能成为国际数据商大肆扩张和垄断市场、随意操控价格的理由,如果不加以抑制,用户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和知识传播、科学进步的可能性就会被损害。图书馆作为保存和传播知识的重要社会机构,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包括和其他图书馆联盟合作抵制数据商的肆意涨价和滥用垄断权,大力推进开放存取运动的进展并建立具有馆藏特色的机构知识库建设,以及构建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联盟和合作机构,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及时和高校的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喻 丽.垄断市场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9(4):81—90.

[2]李明理.“程焕文之问”的数据库垄断观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5(3):1—8.

[3]王春生.大宗交易:学术期刊采购危机的“对策”与“推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47—52.

[4]李詠梅.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外刊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0(1):70—76.

[5]李明理.学术信息资源数据商“独家授权策略”的垄断性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1):71—74,137.

[6]周 斌.版权在图书馆的滥用与法律规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2):31—34.

[7]谢友宁.数据库的引进与反思——写在CALIS引进数据库十周年之际[J].图书情报工作,2009(7):73—75.

[8]谢泽贵.现阶段大学图书馆印刷型与电子型外文期刊订购现状分析及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84—87.

[9]刘明裕,周 健.高校进口期刊纸本版与电子版重复引进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6(9):40—43.

[10]向林芳.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捆绑纸本订购模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3):52—57.

[11]孙秀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45—50

[12]郑建程,袁海波.NSTL外文科技期刊回溯数据库的国家保障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0(13):10—13.

[13]饶 艳.图书馆集团采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04(6):91—92.

[14][JP2]赵炜霞,李庆芬.探析垄断市场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资源建设[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1):87—90.[JP]

[15]Bergstrom T C. Librarians and the Terrible Fix:Economics of the Big Deal[J]. Serials,2010(2):77—82.

[16]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学科差异与动态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4):144—147.

猜你喜欢
出路高校图书馆
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