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技巧,得好分

2017-04-22 21:39沈海波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复习高考

沈海波

[摘 要] 高考文学性阅读是失分的重灾区,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一场噩梦。本文通过对近4年高考文学类阅读题目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出题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提出通过强化答题技巧,来树立语文学困生解题信心,进而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学困生 高考 文学性阅读 复习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语文高考文学性阅读多次出现小说。虽然,新课程中也添加了《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的基本文体特征。教材按照小说的基本元素,如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进行编排。教师教学也紧紧按照这一脉络进行。此外,从今年的高考题型中来看,叙事性散文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文体。不管哪类文体,在考试中,学生在这一块得分率却不高。语文基础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得分更是惨不忍睹。通过对这类学生答题的心态、答案等进行分析发现,这类学生看到文学性阅读内心是恐惧的,表现在答案上就是杂乱无章,基本毫无头绪可言。针对这一类学生,在高考复习时,教师该如何帮助其把握关键点,提高得分率?笔者认为,依据高考的要求,抓好解题技巧指导是提高得分率的关键。

一、 高考中关于文学性阅读题的总体要求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针对文学阅读作品和鉴赏有这样的表述:“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阅读的出题基本围绕:作品形象,语言鉴赏,作品主题,表达技巧,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到考题上,往往会出现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表达技巧等考查内容。

二、四年高考题型考点及答案解析

对2010年至2013年四年的高考题进行仔细分析后,可以看出出题者是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问题设计的。

1.2010年高考阅读《静流》的第一题为:“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011年高考题《第9车厢》的第一题为:“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这两道题目出题都为围绕语段作用的分析。

2.四年高考题中,都考查到了对划线句子的赏析。此外,2010年的第13题“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父亲怎样的心理”;2013年第14题“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这些题目考查的都是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四年高考题中的最后一题都涉及到文章主旨的提炼及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此外,对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浙江省高考文学性阅读的参考答案具有简洁、凝练、清晰、明了的特征。每一题的答案都是编排好序号进行分点阐述。

三、落实技巧指导,提高得分率

学生在拿到文学类阅读题后,一般都会进行仔细的阅读。这是答题的基础。但是当语文学困生拿到题目后,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因此教会其运用技巧,使其克服恐惧,理清思路是最为关键的。

(一)审题技巧是理清思路的关键

要答题,先要审题。审题明确了,才能答得全面。以2011年的《第9车厢》的第一题为例,“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在审题时,要教会学生抓关键词,而且要抓得全面。这一题的审题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开篇”。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一半的学生都能写出几条来。如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呼应等等。经过删选很容易就能够将“为下文做铺垫”的答案理出来。而第二个关键点是“‘我的一次乘车经历”,这一点是从内容上来说。由此可见,要让学生能够得到基本的分数,抓好审题的关键词是十分重要的。

(二)答题技巧是提高得分的关键

1.熟记常见题型的答题模板

由于语文学困生,在语义表达、写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因此不要苛求学生能够在考试时自由发挥,独立生成。要让学生记忆一些常见题型的答案要点。在遇到题目时,学生能够根据记忆的要点,进行代入式答题。比如让学生熟记文章开头、结尾的基本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常见表达技巧的基本作用等。此外,還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基本的答题模式。比如在概括文章的主旨时,基本遵循这样的答题套路:小说通过 的情节,刻画 的人物,表达(批判、歌颂、揭露) 。让学生只要根据文中的内容进行填空式答题就相对降低了难度。又比如在要求句子赏析的题目中,首先要分析句子使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然后从内容、结构、主题上对其进行分析。

2.时刻牢记文学性阅读的三个关键词:主题、内容、结构

高考题不可能每一题都有一个现成的答题模板,对于没有模板的提醒,就要教会学生冷静地从主题、内容、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2013年高考《牛铃叮当》的第14题:“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这类题目,学生答题往往不能思考全面,浅尝辄止,得分不高。如果学生能够从主题、内容、结构三个方面去寻求答案,结果就是完全不同。从内容上看,‘牛铃的声音构成全面的背景;从结构上看,能够与题目相呼应,并且成为文章的线索;从主题上看,‘牛铃有象征意义,象征农耕时代。这样的答案就十分全面了。

3.规范化答题是“保本”的基本前提

高考阅卷是十分繁重的工作,阅卷老师可能不会细看你密密麻麻的答案。因此要学会分点答题,并且一定的规范。在平时的复习和记忆时,由于并不是针对某一篇文章,因此要求掌握和记忆的内容都是比较宽泛和空洞的。比如在分析文章的开篇的作用时,往往会说:为下文做铺垫。但是这样的答案显然是不能够得到全部分数的。必须要说清楚为下文的什么内容作了铺垫。

语文学困生对文学性阅读存在较大的恐惧感。在教学中,多渗透具体解题技巧的分析和讲解,能够帮助其克服恐惧,树立解题信心,提高得分率。

猜你喜欢
复习高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