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调查研究

2017-04-21 04:00陆梦莹吴曼青庄佳卉戴玉婕高秋弟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陆梦莹+吴曼青+庄佳卉+戴玉婕+高秋弟

摘 要: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其在微公益中的作用。然而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过程中,存在着自身参与功利性动机、认知不足、怀疑微公益可信度等主观因素。公益团队实力参差不齐、线上和线下公益宣传脱节、学校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和社会助力不足等客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微公益参与度。因此,作者立足于在校大学生群体,针对大学生微公益现状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策略,以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创建行之有效的新型微公益良性模式,推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健康向上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微公益 现状调查与分析

“互联网+”下的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做公益,二是激励人们挖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并且通过自己切身的行动,表达爱心,传递爱的温暖。

在校大学生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具潜力的微公益参与群体。一方面,大学生是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人,大多没有雄厚的资本或傲人的履历,但他们有为社会更美好之明天的期盼及为之献出个人力量的热情。另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庞大,极具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召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团结更为广泛的公益力量。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现状的多元调查与研究,我们提出相应的改善性建议,促进微公益成为大学生奉献爱心的新渠道。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

(一)相关文献

内容上,近年来国外同课题作品主要有历史发展、高校支持力度、多重价值、可靠性、激励机制等取向。而国内同课题作品中,有的围绕大学生微公益的德育功能、社会化价值,有的则着眼于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倡导大学生微公益的制度化、规范化。

程度上,国外同课题作品往往针对大学生微公益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数理分析,通过数学建模等手段分析现状,推出未来趋势,基于此给出针对性建议,或基于研究范围内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进行综述。而国内同课题作品往往从大学生微公益的影响、意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侧重于探讨其思想价值与社会影响。

可见,从优势上看,国外同课题作品的数据分析较为直观、科学,能提出针对性建议。而国内同课题作品在文本理论研究方面较为深入。

从不足方面来看,国外同课题作品在课题的广度与适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检验,理论分析不够成熟。国内同课题作品的实证调研缺乏深度,在分析大学生微公益的种种具体问题,以及数据处理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偏重于对学校开展德育价值的探讨,往往忽略微公益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双向影响关系。

(二)总结

为了得出所研究区域内大学生微公益开展的真实情况,我们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设计、实地采访、数据分析等方面力求同国外优秀成果一样严谨、客观,不仅在原因剖析上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而且针对我们的调研结果提出了多角度的新见解,力求在适用于研究区域的同时,对大学生微公益现象的本质问题做出尝试性探索,使之成为适用于大学生微公益课题研究的可靠参考。因此,我们在吸取国内外同类课题长处时,找出其不足,并在我们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的在校学生,根据调查需要,我们从中抽取了部分大学生,所学专业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等学科门类。问卷发放通过纸质问卷与问卷星平台上的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并通过这两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有效问卷314份。所接受问卷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大约为2.7:1,其中男生占26.75%,女生占73.25%。调查抽取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占17.2%,大二占47.1%,大三占29%,大四占6%。在学科分类中,文科类占46.2%,理科类占41.7%,工科类占12.1%。

后期我们还专门访谈了3名普通大学生、3名微公益组织学生负责人及2名微公益组织老师负责人。访谈内容包括普通大学生版:是否了解、参加过微公益、了解渠道、对微公益的看法、建议等;学生负责人版:组织活动的动机、微公益活动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线上线下怎样结合、遇到的问题、项目优势、社会反响等;老师负责人版:对互联网时代下微公益的看法等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扬州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由16道题组成,大概分为基本信息,了解渠道,参与意愿与时间,援助对象,微公益领域与形式,看法与建议等方面。这16道题全由客观题组成,采取匿名方式,要求填写问卷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除此以外,我们还选择了个案专访法,分别对普通大学生、普通教师、公益社团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三、调查结果

采用自编问卷,包含人口学资料、行为事实与态度、观点、评价三类问题,总共由16个问题组成,问题涉及个人微公益参与现状、参与初衷、个人对微公益的评价与建议等多方面。

四、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对微公益的了解总体程度较浅,丰富个人经历成为参与微公益的重要动机,受助对象以学校及所在地周边社区内弱势群体为主,服务开展间断性较强,并且这一现象在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方面无显著差异性,是较为普遍的共性现象。形成这样的结果应有其主客观成因,以下我们将进行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微公益现状的形成当然无法避免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1.动机存在功利性

调查结果表3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参与微公益是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现个人价值,但大多数人会将参加微公益和獎学金的评定、评先评优等结合起来。此外表2显示,有44.90%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微公益,更有34.75%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微公益的原因是参与微公益不能带来收入。

据此可知,公益精神和自我提升是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主要动机,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对参加微公益的真正意义和目的认识不深刻,带有功利的影子。

2.公益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情形的变化,一些大学生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公益意识越来越淡薄,反而追逐一些浮夸的思想”[1]。大学生处于青年心理成长期,正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个性塑造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认识、审视自我,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由于不良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社会情感冷漠,对他人、社会考虑较少,导致公益精神缺失和参与微公益的活动持续性不足。

3.微公益理念认知不足

从表1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微公益还是有所关注并试着了解的。但也有4.15%的大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微公益,这说明他们对微公益的理念认知不足,表明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想关注并了解微公益。通過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是否了解微公益与是否参加过微公益活动呈明显正相关,即对微公益了解程度越深,参加微公益活动的人数越多。因此,大学生对微公益的认知亟待提高。

4.怀疑微公益可信度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有71.01%的大学生表示稍微了解微公益,也有55.0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微公益,但仍有人对于微公益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对于微公益的理念与真正所指不甚了解。在大学生对微公益的看法中,可以看到有1.91%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纯粹做宣传、搞形式”,72.61%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提倡社会公益的好办法,给人们搭建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好平台,25.47%的学生认为微公益是公益动机、商业动机兼有的一种形式。某些学生由于受之前社会舆论的影响,对微公益持有偏见或理解不清,“部分大学生不理解微公益的真正所指,他们把微公益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活动,认为公益必须依附于物质形式”[2]。

(二)客观原因

除了大学生对各类微公益项目的主观认识不同以外,公益组织、学校、受助方、社会环境等层面都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微公益项目的现况。

1.公益组织层面

(1)公益团队实力参差不齐。

从微公益团队内部来看,大学生负责人社会经验不足、阅历有限,往往一开始对受助方实际需求的了解程度就参差不齐,只能提供单一化的服务类型,不一定能达到受助方的期望。且在项目此后的推进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实时调整项目细节这方面做得不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因为团队成员往往各有所长、观点不尽相同,所以时而出现队内各部门意见难以调和、产生矛盾的现象,从而降低团队凝聚力。

(2)内部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项目团队初期往往能投入很高的热情,而在持续的过程中出现成员纪律散漫、积极性降低等状况。参与频率持续走低、参与程度难以深入等问题在得不到很好改善时,团队内部往往会积累出各种隐患,影响成员的向心力及团队整体实力,甚至于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3)宣传力度不强,线上和线下公益脱节。

宣传上不能较好地利用网络平台,微公益的线上宣传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线下活动,与之产生脱节,线上线下的宣传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宣传力度的低下,使得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公益效果不尽如人意。

(4)公开透明度、真实可信度尚显不足。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绕过政府认可的公募机构,自行在网上募款。因此在微公益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募捐主体不明、善款监管不够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社会评价低下,影响赞助方的资源支持力度、合作方对项目总体发展的前景预判、大众对项目的参与热情等。

2.学校层面

(1)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各大高校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相继推出了如规定志愿服务总时长等规定,配以如评选公益模范人物等多种奖励办法,但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校方对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公益项目的激励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此外,大大小小的院级、校级公益社团及自发性公益团队往往各有各的运作模式,学校常常难以通过统一的激励机制凝聚各个团队的力量,打通院校、社会之间的层层壁垒,为这些星星点点的公益力量导引出一条合适的出路。

(2)未充分发挥学校引导作用。

在大学生接触各类社会信息,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往往没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培训及跟踪辅导,导致大学生微公益参与者缺少参考意见,迷失方向,影响其能力的发挥。

3.受助方层面。

(1)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接受微公益项目帮助的受助方如敬老院、留守儿童等机构或群体,往往曾与多个微公益项目合作过,而微公益项目“小而精”的行动若没有真正改善受助方的实际状况,如募集的资金没有解决受助方的燃眉之急、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收到受助方所需的成效等,都会影响受助方对原有微公益项目的配合力度,削减信心。不顺畅的沟通很可能加深双方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微公益服务的项目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原有的与社区老人聊天庆祝节日的项目很可能变为机械地为老人打扫家庭卫生。这样既浪费了微公益团队付出的努力,受助方的需求又没有得到解决,难以将双方互助的合作持续下去。

(2)利用微公益平台牟利。

值得正视的是,不乏有一些目的不纯的受助方,对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大学生进行有意误导或不良利用,以骗取政策补贴或谋取私人利益。

4.社会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微公益项目的评价往往建立在对社会公益事业整体环境的预判上。但每个参与者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而社会舆论对其整体现状的评价往往大相径庭。影响大学生微公益的诸多方面,如赞助方的资源支持力度、合作方对项目总体发展的前景预判、大众对项目的参与热情等。同时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导致公民对公益组织缺乏信任,形成恶性循环。

五、结论与建议

(一)现状及前景推测

总体上,当前大学生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充足的发展与完善空间,优势在于可以初步调动大学生发挥才干,在“互联网+”时代综合运用各类媒介及方法主动创新,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活力。但是囿于资源、知识技能、合作程度、评价标准等诸多限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益项目持续性不高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若这样的情况长期难以改善,可以预见大学生微公益将日渐衰微。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促进大学生微公益在当代获得更好的生长土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各方参考。

(二)改善性建议

1.大学生个人层面的举措

(1)转变功利心态,积极树立公益精神。

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处于价值观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我辨析能力还在继续发展。面對线上线下各式各样的声音,应有选择性地聆听。对于只顾一己私利、一味贪图个人享受之消极思想可当做过耳之风,不必听从。而对于积极向上、普惠大众的公益性思想,可以深入思考后,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2)主动了解社情,主动参与微公益实践。

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可自发组织的微公益活动实践中,大学生不仅能实时了解社会现状,丰富社会阅历,而且能动用巧思,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并可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实情展开研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断锻炼自我能力。在社会化的实践学习与公益活动带来的正向反馈中,充实地成长。

2.公益团队自身层面的举措

(1)培训及时有效,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微公益团队成员在项目开展前最好能实地了解受助方,尽可能更多地体验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苦楚、分析他们的困境,从而换位思考,了解清楚他们真正的实际需求。这样在进行内部培训时就能更好地与组内成员分享经验,让成员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受助方,产生共情,并在活动前、后都组织恰当的培训和探讨,更有针对性地总结经验,根据受助方的需求变化做好及时调整,促进成员们保持积极性,激发新的活力。

(2)规范组织管理,增强团队内凝聚力。

微公益团队中的大学生各有所长,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促进大家有序地开展活动,收获更好的成效。并且当团队内意见不一时,有序的讨论与民主的决策能帮助团队解决当前问题,找到新的方向。

在资金、物料管理方面,在互联网公众平台上,财物使用情况的公示、公议是账目透明化的可靠途径,有据可查的透明化财务报告无疑能引入公众作为坚实的监督力量,遏制内部腐败、牟私利等乱象。

3.高校层面的举措

(1)改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力。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对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评分权重,评选出投身于微公益的先进典型,并对于成果显著的公益项目及项目参与者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更多大学生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增强微公益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开展公益教育,营造公益文化氛围。

在鼓励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校园、社会等环境的重大作用,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为大学生微公益实践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各高校可依托自身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宣传各项公益活动和感人事迹。适时通过高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使大学生更多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3)整合优势力量,鼓励各团队发挥所长。

高校内部可以适当打破校内社团、项目团队间的院、校层级壁垒,在鼓励各团队百花齐放的同时,适当地组织其形成公益联盟,聚集多方力量携手共行,在遇到一些系统性项目时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活动、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受助方层面的举措

公益活动是双向互助的过程,活动的受助方能或多或少地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反馈,有感谢、鼓励,也有评价、建议,正是这样的反馈,能帮助微公益团队实时调整,真实地从项目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除此以外,受助方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大学生其他帮助,让参与者们获得多方面的成长。

5.社会力量层面的举措

(1)评价公正客观,宣传大学生公益事迹。

在社会舆论方面,大众媒体应大力弘扬微公益思想、行为和活动,并根据现状公正地评价,对于微公益活动的不成熟之处,也能给出建议,促进微公益项目的改善,为大学生投入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强制度监管,与公益团队资源共享。

负责社会公益项目监察的职能部门是微公益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与时俱进地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有关制度,加大对非法牟利性质的恶性微公益项目的惩处力度,依法治之,则微公益运作可更加规范化,大学生的参与将会更有制度保障。

经济实力、社会人脉的限制是大学生参加微公益的问题所在。若企业、基金会等组织能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寻找合作点,与微公益团队分享资金、人脉,双方就可实现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李雪.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2]高京丰.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微公益现状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11117061Y)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