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君
许多人兴趣盎然地操控掌中网络终端和自媒体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拒绝接收不想看或不想听的信息,远比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得到什么信息就得到什么,明显要困难得多。正是因为对这种现实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以致负面輿情和舆情危机到来之时,很多人会迷茫慌乱、不知所措。
公众人物常常被媒体聚焦,最容易遭遇负面舆情、舆情危机。而应对的失当、失误,往往又会使其痛苦叠加、苦不堪言。这时,最简单有效的护身法宝,也只有法律和舆论的武器了。
2002年,香港第二大杂志《东周刊》,将影星刘嘉玲早年被黑社会绑架时的半裸照片作为封面公之于世,成龙、梁朝伟等艺人走上街头,抗议这种卑鄙龌龊的行为。在舆论的压力下,《东周刊》被迫停刊,相关人员受到法律追究。2012年,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壹周刊》未经查证就转载了美国一家中文网站的不实报道,称章子怡被禁止出境及涉嫌与高官、富商性交易。章怒告这些媒体的诽谤罪,并表示对别有用心的谣言传播者也绝不姑息,最终章子怡胜诉。
郎平应对媒体和舆论的作为,应是很好的范例。她的人生曾几度坎坷,虽然年轻时是耀眼的明星,中年后却常面对负面舆论。去意大利打职业赛,被人讥讽为“为钱打球”;退役后到美国学习体育管理,被说三道四,昔日的队友都不理解;她指导美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打败中国,被网络舆论斥为“汉奸”“卖国贼”。但郎平以沉默应对喧哗,以坚强消融冷漠,以胸怀承受误解,默默地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也被世人真正认识和敬仰……
负面舆论聚焦和冲击,对于公众人物不足为奇。普通的平民草根就能避免吗?答案是否定的。普通人一旦惹上负面舆论,同样会招来不小的麻烦,这在全媒体社会已为常事。
2006年,北疆小城一名“无聊女”上传网络“虐猫”视频。被激怒的网民对她进行了“人肉”,很快,该女子遭到了不断的电话侵扰和恐吓,以致很长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因言行失当,普通人被“人肉”并招致舆论利剑,这件事在中国可以说有“初始里程碑”的意义。
汶川地震期间,一段“辽宁骂人女”的视频上了YouTube,在4分钟里,她对地震幸灾乐祸、对灾民肆意辱骂、对哀悼日玩不了游戏充满抱怨。震怒的网民将她及亲属“人肉”,促使公安当天就将其抓获。“骂人女”不再嘴硬,其父母真挚道歉,表示愿将多年储蓄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直到公安出面说明处理结果及法律依据后,舆论才逐渐降温。
一位新妈妈因不满月嫂的服务,发出“说说我家黑心月嫂”的帖子,公布了月嫂的五大罪状及其姓名和电话。她原以为写的是事实不会有问题,但被月嫂起诉。经法院审理判定,帖子部分内容不实、证据不足,被告需在删帖的同时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新妈妈因为缺少舆情素养和法律意识,不仅没达到预期,“名声”却超过了月嫂。
“小悦悦事件”是一次升温极快的舆情事件。当她被车辆撞倒在地后,身边走过18个普通的百姓和务工人员。因这些人见死不救,瞬间受到了“无视弱小生命”的强烈舆论谴责。路边的摄像监控,成了这一事件快速传播的媒介。人们由此认识到,在网络化传播的社会里,媒介无所不在,舆论更加“无情”,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
一位过度关心儿子的母亲,担心做公务员的儿子应酬喝酒伤身,便给省委组织部长发微博求助。组织部长欣然回复:“以后不会再陪酒了。”母亲没搞清具体情况,轻率地用网络处理家事,将自己和儿子置于变化莫测的网络舆论之中,招致许多意想不到的舆论讥讽,也因此造成了母子感情难以弥合的裂痕。
一位走在街上的大妈,意外被骑车的外国小伙撞倒,瞬间“大妈讹老外1800元”成了新闻。疯传的信息和照片出现在各种媒体,一致指责大妈的“不平等条约”。而事实是,大妈正常过马路,毫无责任,更无“敲诈”,纯属是冤枉的“躺枪”,幸亏交警根据视频为她讨回了公道。外籍男因无证驾驶、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及交通肇事,受到处罚并被遣返出境。首发图片的侵权者不得不公开道歉。
一个北漂小伙回乡办护照,被办证人员肆意刁难,媒体暗访视频在央视曝光,这名穷乡僻壤的公职人员也瞬间成了“名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通过镜头、录音或文字,让普通公务人员出名的事情不少。广州市法制办一名工作人员被网络传为“咆哮哥”,他的录音被人贴在市长留言板上,这名工作人员瞬间被舆论聚焦。河南某市一名行政服务人员上班嗑瓜子,也被舆论曝光,而且随着组织帮其出面“辩解”,“戏剧化”热度不断蹿升……
北京名医如云,医生李某的出名却非为医术,而是因为在一家教育机构授课时信口开河,一段“考研名师课堂内教学生收红包”的视频在网络蹿红。李某开始坚决否认,但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承认事实。“成名”后的他坦言:“压根没想到现在信息传播速度这么快……”
“丁锦吴到此一游”,被刻在3500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有微博爆出后,各大媒体和网络一片哗然,24小时内就有10万次转发,居新浪微博话题榜榜首;央视评论:“某个人‘到此一游‘到此丢人,咱们所有的中国人都跟着赔这个脸。”并用“可耻”一词表达愤怒。经网民“人肉”,刻字者是未成年人,监护人显然没有尽到责任。孩子及父母正常生活,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诸如宣称“我爸是李刚”的年轻人,说“老上访专业户99%以上精神有问题”的教授,认为“强奸陪酒女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的学者,支持“男的做园丁女的做保姆65岁再领养老金”的女教授,解释“带套不算强奸”的警察……都是因为出言不慎的“一句话”,受到了舆论的猛烈抨击,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
以上列举的个人言行,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舆论信息,由于学识、阅历和认识分析问题水平的不同,不一定都有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但少说多看、多思多想、有点清者自清的淡定,也并非十分困难的事。苏格拉底曾对学生讲:“说话前要先用三个筛子过滤,凡事要真实、善良、有用才说,否则不如沉默是金。如果听了也要克制,不要传播。我们不要做始作俑者,也不要受别人利用成了是非的传播者。”这实在是一个智者的忠告。
普通人既然无法完全躲避负面舆论,就应该有足够的应对精神准备,这方面有不少正面的样本。美国女孩丽兹·维拉斯奎兹,生下来就巨倒霉——早产四个月,体重1.2公斤,患有全球只有三个患者的罕见疾病;骨瘦如柴,一副衰老面容,一只眼睛变蓝失明;长大了身体零脂肪,每20分钟要进食一次以维持生命。到24岁身高157公分,体重未超过27.3公斤。媒体称她为“骷髅女孩”。15岁那年,她看到了网上对自己照片点击达数百万,跟帖内容很多极其恶毒。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残酷疾病和难以直视的面容,都足以成为她厌世的理由。但她坦然接受了这一切,表现得坚强乐观,不仅打破了医生“最多活20年”的预言,还考上了大学,成为知名畅销书作家。她成功后演讲,幻灯片打出的不是奖杯和鲜花,而是网上曾攻击她的最恶毒语言及骇人的点击量。她之所以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对舆论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