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故宫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解析

2017-04-21 03:10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
紫禁城 2017年4期
关键词:八大山人书画作品故宫博物院

王 琥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故宫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解析

八大山人

[法法不宗而成,笔墨名家奚敢。譬彼操莽者流,自是误国一本。去住天下河山,仅供当时游览。世界四万八千,究竟瞻顾碍眼。]

王 琥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

八大山人是我国清代著名书画家,他的诸多书画作品为世人称道,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扬州画家群体到海上名家,直至近代齐白石、张大千等,莫不追蹑其法。

关于八大山人的出身,《清史稿》中这样记载:[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一月,页三五五八)另邵长衡撰《八大山人传》记:[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邵长衡《青门旅稿——八大山人传》,汪世清、汪聪《浙江数据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陈鼎《八大山人传》则更为简练:[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弃家为僧。](陈鼎《流溪外传——八大山人传》,汪世清、汪聪《浙江数据集》,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张庚《国朝画征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山人江西人。或曰姓朱氏名耷字雪个。故石城府王孙也。](张庚《国朝画征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包括一些书画作品的题跋中也有相关信息的记述,如《个山小像》等。以这些为基础并综合目前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统一的八大山人生平。

八大山人出生于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年),江西南昌人,为明朝宗室后裔,因值明代末期,国力衰败,一些远支宗亲已经家道中落,其鼎盛程度已大不如前,所以朝廷特许这些家族子弟,可以与士子同例,通过应试考取功名,八大山人也因此曾[为诸生]。(邵长衡《青门旅稿——八大山人传》)后在明亡之际,逃至山中,于清顺治五年(一六四八年)在奉新山出家,五年后正式受戒于颖学宏敏禅师,取僧名传綮,度过了三十余年的为僧生涯,期间曾多次外出云游。之后于五十五岁时(一六八〇年)还俗,定居南昌,以卖画维持生计,期间亦结识不少诗画文人好友,如邵长衡等。这一时期大致持续到八大山人六十六岁(一六九一年)左右,之后他再次结束安居生活,外出游历。主要活动在江西一带,结交了一些友人,如方士管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八大山人与石涛建立了书信来往。约在七十二岁之后,他再次返居南昌,最终于八十岁时病逝。

关于八大山人的绘画渊源,记载中称 [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邵长衡《青门旅稿——八大山人传》)[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精妙。](陈鼎《流溪外传——八大山人传》)《国朝画征录》也称其:[画擅山水花鸟竹木。](张庚《国朝画征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二年)可见八大山人精于绘画,山水花鸟皆精,且水平高超。他的山水画承继了由元人如黄公望、倪瓒等人而下,经过明中期吴门如文徵明、沈周等人,至董其昌的文人画源流,广泛地汲取历代名家的优秀技法,融汇创新,同时在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背景下,在绘画中融入复杂的个人思想情感,最终形成了自己冷逸圆融的绘画风貌。其花鸟画则是从沈周、陈道复、徐渭等人的泼墨写意入手,经过长期的凝炼、实践,最终形成了构图独特、造型奇崛的面貌。

八大山人亦精善书法,这在各类文献中多有记载,邵长衡称:[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邵长衡《青门旅稿——八大山人传》)陈鼎《流溪外传》中,外史氏曰:[至于书法,则脱胎于魏晋矣。](陈鼎《流溪外传——八大山人传》)龙科宝称:[山人书法尤精,少时能悬腕作米家小楷,其行草深得董华亭意,今不复然。](龙科宝《八大山人画记》,王朝闻《八大山人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二〇〇〇年)杨宾称:[其书有钟、王之气。](杨宾《大瓢偶笔·论国朝人书》,道光丁未广东筠石山房刊本)综合而言,八大山人书风的演变,是广泛吸收了上起魏晋钟、王,下至明代王宠、董其昌等人的书法特点,而逐步形成。

清 八大山人 荷石水鸟图轴纸本水墨 纵一二七厘米 横四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八大山人一生创作有大量的书画作品,而且人生经历曲折,在其书画作品款署上具有比较鲜明的变化。八大山人在顺治五年(一六四八年)出家为僧后,其法名为[传綮],号[刃庵]、[掣颠]等,主要印鉴有[刃庵]、[雪个]、[个衲]、[法堀]等,这些名号、印鉴到他五十九岁(一六八四年)还俗之后还一直使用,直到八十岁(一七〇五年)。前期主要以[八大山人]之名款署各类书画作品,而且因为他的主要作品都集中创作于这一时期,故而[八大山人]是后世熟识度最高,也是接受度最广的名称。但此款署也有不同的变化,在八大山人五十九岁(一六八四年)到六十九岁(一六九四年)期间,[八大山人]之[八]字,写作[],转折明显,型态奇特,即后世归纳的所谓[八大前期]。而从七十岁(一六九五年)直到他八十岁(一七〇五年)逝世,则将[八]字写作[],不再具有转折,而是回归普通写法,即所谓[八大后期]。因此,从八大山人款署方式来看,随时代和经历的不同具有明显变化,特点突出。

就故宫博物院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来看,数量不少,绘画作品大致有九十一件左右。除因八大山人早期作品传世稀少,故宫博物院所藏亦较少外,主要集中于八大山人五十岁至八十岁之间,尤以六十岁至八十岁之间最为丰富。从题材而言,主要以花鸟画为主,其数量在七十件左右,也有部分山水画,约在二十一件左右,其中不乏佳作。故宫博物院收藏八大山人书法作品,数量也较为丰富,约在二十七件左右。时代上以六十到七十岁之间(一六八六年~一六九九年)为主,其内容涉及书札及文学作品等。就书体来说,以行书为主,兼有草书、行草等。总体而言,故宫博物院所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虽无法涵盖他书画创作的全部,但对于研究其书画风格的演变,尤其是对其中晚期书画风格的考订,具有很好的实物研究作用。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对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作一解析。

《花卉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以下引用作品均为故宫博物院所藏),是故宫博物院藏八大山人年代最早的一件绘画作品。款署:[丙午十二月四日,为橘老长兄戏画于湖西精舍。]钤[释传綮印](白文)、[刃庵](朱文)印。[传綮]即是他的法名,也是他早期绘画作品的署款方式之一,大致持续到五十九岁之前。丙午是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八大山人时年四十一岁。从笔墨看,此图墨笔绘牡丹、芭蕉、枇杷、灵芝、雪松,学习的是沈周、陈道复、徐渭等人的泼墨写意之法,虽技法熟练但仍是以临仿为主,还未脱离明代诸家的藩篱,其中沈周面貌的枇杷和徐渭之法的芭蕉,最为明显。

清 八大山人 花卉图卷纸本水墨 纵三五·三厘米 横三五二·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杂画图》册,此册共六开,最后一开款署:[八大山人,甲子一阳日画。]钤[闲夫](白文)印。甲子为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八大山人时年五十九岁,这是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八大山人以[八大前期]方式署款的最早的作品。此册画竹、荷花鹭鸶、柿子、竹石双禽、蔬果、猫。各开中动植物造型夸张奇特,尤以猫的形象最为典型。拉长的身躯,放大的眼睛,以及鸡、鹭鸶方正硕大的眼睛等,都已经脱离了实际形象,表明八大山人正在摆脱沈周、徐渭一路风格的束缚。是他艺术风格蜕变,并逐步形成自我风格过程中的典型作品。

清 八大山人 杂画图册(六开选四)纸本水墨 每开纵三〇厘米 横四七·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寒林钓艇图》轴,此图款署一[驴]字,按八大山人款署时代变化分析,此图应当创作于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至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之间,即八大山人五十六岁至五十九岁之间。此图风格疏冷清寂,从构图看,明显受倪瓒的影响,做两段式分布,景物布置疏旷。从笔墨来看,介于倪瓒和黄公望二者之间,笔墨简洁,山石皴法颇得黄公望遗韵,但其笔墨之间,又颇有沈周粗简豪放、刚柔并济的韵味。无论从构图、笔墨还是风格而言,这都是一件上承元人,下继沈周风格的山水作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八大山人早期(至少是在其六十岁前)山水画的面貌,即他对历代名家笔墨技法进行积累和吸收的阶段。

《行楷书》轴,作于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八大山人时年六十七岁。此轴书:[壬申四月既望,题熊子璧本北兰寺。记云叙事磅礴,以故拈题处硬于曾书。自之文记,则曰奉引可着到也。书正之。洁老年翁。八大山人。]起首钤[在芙](朱文)印。后钤[八大山人](朱文)印。此轴系八大山人六十七岁寓居北兰寺时所作,是其晚年代表作。其书体势怪伟,隐现二王和颜鲁公的笔墨韵味,但并非一味模仿,而是在创新中自立新意,是他树立自身独特书风的转型之作。

清 八大山人 寒林钓艇图轴绫本水墨 纵一九七·五厘米 横五三·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猫石花卉图》卷,此图款署:[丙子夏日写,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白文)、[八大山人](白文)印。丙子为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八大山人时年七十一岁,图中绘有猫石以及兰、荷等花卉,虽然各景物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构图中以独到安排,凸显高低、疏密的分布,使整图浑然一体,其中猫的形象,精简凝炼,以湿笔淡墨写其神韵,将猫眯眼欲睡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以浓墨刻画兰花,形成浓淡对比,达到了笔墨虽简,但笔笔精密的艺术效果。是八大山人七十岁后佳作。

《行书兰亭序》轴,此书运笔全为中锋,结体奇险,不拘成法,已经脱离了固有的行书模式,是八大山人对于行书的自我感悟的实践。又如《行草书桃花源记》卷,此书作于康熙三十五年,八大山人时年七十一岁,该书虽然借鉴了王献之的风格,但笔法质朴圆润,笔势流畅,已经完全是八大山人自身笔墨的展现,说明这一时期八大山人的书法风格已臻于完善。

《仿董北苑山水图》轴,此图款署:[仿董北苑,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白文)印等。此图名虽为[仿董北苑],但从构图到笔墨,都与董源有明显的不同,风格较为粗犷,除山石造型隐有董源法外,其余则都是八大山人晚年时期融汇宋元、明末诸家,同时又自出新意的一件作品。

《行书琵琶行》卷,作于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八大山人时年七十四岁。此卷行笔沉稳,收放自如,转折处方圆有度,与前期作品相比,整体已经呈现平整内敛的面貌。

《山水图》册,十开,第十开款署:[壬午人日写于寤歌草堂,八大山人。]钤[拾得](白文)、[八大山人](朱文)印。壬午为康熙四十一年(一七〇二年),八大山人时年七十七岁。此册各开构图疏朗,笔墨秀逸,在小小尺幅之间,尽现精秀风貌,细细观赏,既有董其昌神韵,又再现了倪瓒疏旷幽淡的面貌,极富韵味。此册非常符合后人对于八大山人极晚年山水风格的总结,即[复归倪瓒]的绘画理念。

综上,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创作,是以师法、临仿前代名家技法和理论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构图奇特,造型夸张怪异,笔墨虽多以简洁为主,但却墨气淋漓。书法则是在晋唐名家的基础上,得力于董其昌,早期风格怪伟,到晚期后则复归平正,运笔圆润刚劲,风格端庄厚重。

清 八大山人 行楷书轴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行书兰亭序轴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猫石花卉图卷及局部纸本水墨 纵三四厘米 横二一七·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行草书桃花源记卷纸本墨笔 纵二六厘米 横二一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仿董北苑山水图轴纸本水墨 纵一八〇·三厘米 横八七·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行书琵琶行卷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图册(十开选二)纸本水墨 每开纵二五厘米 横四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图册(八开选一)纸本水墨 每开纵三六·五厘米 横三〇·五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八大山人书画作品故宫博物院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
少儿书画作品8幅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