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晋中市第一幼儿园 刘锦蕙 刘晓霞
“借形想象”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想象形式,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天空中形态各异的云朵时,会根据形态立刻联想到像小狗、小猫、楼房,想象丰富一点还可以通过添加,创造出新的形象等等。幼儿已经具备在已有形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相似、相对等系列联想,运用添画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运用有效策略,培养幼儿借形想象能力,以下有几点做法:
世间万物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的,“借形想象”就是以此“形”想到彼“形”,幼儿只有不断地丰富“形”的积累,才能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种“形”的积累都来源于生活,包括动植物、人文、风俗、建筑、名胜、饮食、服饰等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积累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包括阅读积累、环境创设、实践操作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主题环创
围绕本土特色或教育主题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进行统筹设计,处处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丰富幼儿的认知积累。如:走廊文化以“家乡美”为主题,体现本土建筑、艺术、民俗等特色;“有趣的昆虫”可以布置昆虫世界主题墙饰,丰富幼儿的积累。陈列一些借形想象的创意作品,尤其在美术功能室,拓宽幼儿创造性思维。
主题环创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的创意作品处处呈现,同时激发幼儿欣赏、交流、表达,培养其审美情趣,启迪创造性思维。
2.区角环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在活动室创设美术区角,利用本土资源,投放供幼儿借形想象、创造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材料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从生活中观察、寻找,如食品罐、纸盒、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头、瓦片等,还有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如面塑、剪纸等,开展“水果创意拼盘”“借形拓印画”“面塑借形画”等借形想象创意活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对于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培养也是这样,有了物质环境的支持,教师还要注重营造自由宽松的人文创作环境,共同为幼儿搭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
教师要有培养幼儿广泛阅读的意识,坚持家园携手带领幼儿阅读百科知识,只有对“形”的认知丰富了,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比如:前期已了解了兔子身体特征、动态变化、生活习性等知识,幼儿“借形想象”时就可能根据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创意作画。
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丰富多彩的创作资源,创造性地运用于“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使美术教育活动更加充实丰富。
1.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
晋中作为晋商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别具特色的大院建筑,丰富多样的舌尖美食,传承精髓的民间工艺,享誉全国的民俗文化……从爱家乡教育入手,通过看、听、学、做、创,建筑特点融进了绘画创作中,民间工艺融进了手工创作中,舌尖美食融进了厨艺创作中,民俗文化融进了讲述创作中。平遥推光漆器、介休花馍、昔阳布老虎、和顺绣花鞋垫等鲜活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
2.自然物品资源的挖掘
大自然的物品往往更受幼儿的喜爱,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挖掘大自然中多元的创作资源,如:树叶、树枝、稻草、植物果实、砖石等材料,创编贴近幼儿生活、富有趣味性的新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到美术活动中。玉米皮修剪、涂色可变成漂亮的花朵;菜花和青椒组合成小羊;石头绘制成卡通人物形象;树叶拼贴成各种动物……想象越来越丰富,作品也越来越有创意。
3.废旧物品资源的挖掘
幼儿对一些废旧物品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旧报纸、彩色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碟、布条、饮料罐、包装盒等,废旧利用、想象创作,作品可以说是“新、奇、特”。塑料袋服饰、报纸大树、吸管花灯、贝壳花边、雪糕棒笔筒、瓶盖风铃、奶箱拉车、旧包泥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废旧物品转眼变成了鲜活的艺术品。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把零散的创作资源进行巧妙的设计,生成新颖的“借形想象”美术创作活动。创作活动可分平面和立体两种创作形式。
1.“借形想象”平面创作
简单的“借形想象”活动,有线条分割想象、色块拓印想象、符号分割想象等。
色块拓印想象:小班幼儿对五颜六色的色彩有着浓厚的兴趣,玩色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抓住这一特点,教师挖掘运用不同的材料,辅助幼儿玩色拓印出丰富的图案,再运用借形想象能够创作出构思新颖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如先让幼儿充分地玩色,将沾满水粉颜料的毛笔或其他拓印材料在纸上自由拖洒、尽情挥舞,留下各种色块、线条和点子,然后沿着色块的边缘勾出轮廓,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色和形的特点,联想躲在画纸中的动物,再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线条分割想象:创设游戏化情景,线条随意穿插、分割成图案后,运用借形想象再次创作成作品,适合小中班低段幼儿。如活动“笔先生的party”,创设笔先生聚会跳舞的情景,用笔随意划线分割、穿插,形成的图案二次“借形想象”创作,展示“笔先生”跳的舞姿;又如活动“快乐的鱼儿”,运用旋转的线条借形想象,变换角度进行添画创作,一条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鱼儿在幼儿笔下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符号创意想象: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如数字、英文字母、汉字、图标等,这些符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这些符号为素材,进行借形想象再次创作,也是借形想象平面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大班活动“我的名字真好玩”,先请幼儿在绘画纸上书写自己的名字,将笔画延长,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块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借字想象,添画线条、色块,将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对“形”的积累不断丰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色块拓印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创作,线条分割时线条有了更丰富的变化,“借形想象”成的“形”逐渐丰富、立体,有了层次感。
2.“借形想象”立体创作
立体创作的资源皆来自于生活、取自于自然。例如:丝瓜囊、蛋壳、玻璃瓶、编织袋等。幼儿通过奇思妙想、简单添加,便可创作出质朴可爱的作品。
“借形想象”教育活动的环节与其他美术活动的环节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2.交代任务——引领想象,推动发展。
3.幼儿作画——智慧指导,挖掘潜能。
4.评价作品——紧扣目标,积累经验。
“借形想象”美术活动重在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迁移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这个过程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创作的“形”一定是幼儿自主想象到的,而不是效仿别人。
“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虽然幼儿的作品有时会显得很稚嫩,但每位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成功。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展示的舞台,尽可能保护不同层次的幼儿原生态的想象造型,启发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体验,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总之,“借形想象”不仅存在于美术活动中,也已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大到建筑、交通工具、家具、卫生洁具,小到家居装饰、服装、服饰、餐具、文具等等,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处处充满设计的时代,而设计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借形想象。“借形想象”美术创意活动,更重要是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创作环境,开展多样化美术创作形式,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表现,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打破传统美术技法的约束,让每位幼儿都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