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比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寻找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已经成为数学学习乃至数学自身发展的重要命题。引领孩子们以“数”化“形”、以“形”变“数”、“数”“形”结合,必将使孩子们学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关键词:以“数”化“形”;以“形”变“数”;“数”“形”结合
尽管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但是,具体的教学或学习中,“数”与“行”常常分而处之、各成体系。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寻找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已经成为数学学习乃至数学自身发展的重要命题。窃以为,引领孩子们以“数”化“形”、以“形”变“数”、“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简易化,必将使孩子们学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一、以“数”化“形”,聚焦孩子们的空间意识
初次接触某些数学知识,光凭“数”是不够的,因为有些数量是比较抽象的,难以把握的,比如“圆”,哪有“数”的影子呀?必须凭借具体、实在、有“形”的图形,才能走进“圆”的深处,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善于把“数”的对应——“形”找出来,以“数”化“形”,以“形”与学生对话,与数学对话,与思维对话。
听过一堂北师大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的公开课,教师出示了一道思考题:“刻画一个圆的大小,最少需要几个数(量),这一个或几个数(量)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只要这一个或几个数(量)就能够确定一个圆的大小?”随后,引领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圆,或用圆规,或凭直观印象手画,不论什么画法,都要求孩子们从“半径”开始,最后通过“PPT”课件,用醒目的红色“秒针”动态演示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另一个“脚”沿着这个点旋转一圈的动态过程。
这样的教学直观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实践证明,在半径教学的基础上,教师果断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学习的空间一下子被打开了。比如,在画出半径后,教师追问:“这样的线段在圆里有多少条?”而这样的追问,让孩子们在不断思考与开掘,在生生、师生以及与文本的不断对话过程中,完成了對圆心、半径、直径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
二、以“形”变“数”,锻造孩子们的缜密思维
借助“形”的直观形象之优点,我们可以引领孩子们更快地触摸数学的“枝枝叶叶”,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准确和具体之优点。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学生不大容易“数字化”,这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领孩子们认真留心图形的特点,反复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地以“形”变“数”。
比如,在北师大小学四年级“生活中的负数”的学习中,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
1.我在屋外地面,妈妈上二楼取东西,爸爸到地下二楼取车,如何用数字表示电梯中三个人的位置?(“2”“0”“-2”)
2.出示“没有地面的楼层”:如果我用一条直线表示地面,你能确定问号所在的是第几层吗?如何用数字表示?
3.看图,珠穆朗玛峰最高峰海拔8844.43米,台湾海峡最深处海拔2311米,如何用数字表述出来(强调正数前的“+”号一般省略不写)。
“负数”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当学生意识到地面以下的楼层数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示了,于是根据图形“负数”的概念自然水到渠成地引出。这样的“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使“负数”这个表示相反意义的数的意义直观地呈现出来,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识记和理解。
引领孩子们以“形”变“数”,不但可以为孩子们认识那些难以理解的数,而且也必将极大地为课堂教学增值,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空间意识和数学意识。
三、“数”“形”结合,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孩子们进行“形”“数”互换,不但要想到由“形”的直观变为“数”的严密,还要由“数”的严密联系到“形”的直观。
同样是“生活中的负数”的教学,可以引领孩子们看“形”思“数”:出示温度计,冬天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数字?夏天的时候最常见的数字是什么;面对一个空白温度计,你能想到些什么数字呢……也可以引领孩子们见“数”想“形”:电梯上升2层、下降2层,温度昨天上升3度,今天居然猛然下降5度,以此想想图形的样子;华山比海平面高2000 m,记作(+2000 m)死海比海平面低392 m,记作(-392 m),如何用图形表示呢……
诸如此类的数形结合,必将使孩子们头脑中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次新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小学数学中诸如“圆”“负数”“面积”等领域,都可以通过数形结合,引领孩子们向数学的深处挺进。好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不断发现“数形结合”的影子,不断发现“数”与“形”结合紧密的情境,以此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打造精彩、厚重、和谐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齐华.“画”出来的负数[J].小学教学,2016(5):26.
[2]武昆.巧手设计 妙语理答[J].小学数学,2015(1):3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