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翠玲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事情的能力。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语文教学有哪些重要意义,有哪些具体教学措施,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能学到相关的知识点,还要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生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现在很多教师把合作学习法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加强参与性与合作性,还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合作学习进行分析,并且简单阐述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
一、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实施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不受大环境的影响,在小范围内实现集中智慧解决问题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自己的知识构建目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的一种最佳形式。新课改后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并且能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地执行和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2.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主导着学生的每一步学习,这种方式适合应试教育,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位置,把课堂的主体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就是每一个小組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小组活动的引导者,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小组分配学习中,需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状况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都能有学习成绩较好、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还要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小组的活跃性;随后,就是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然后,就是教师选择小组成员对文章进行分析或者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看小组学习的效果如何;最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估检验学生小组学习效果,然后对小组进行调整,以达到小组合作的最佳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1.加强课堂讨论力度,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方式是能够保证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教师可以通过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课上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可以依据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同时还能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上相互启发。有效的交流还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学习效果。
2.利用学案导学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的脉络引导,是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提纲挈领。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可很好地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完善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网络体系。利用导学案的学习可以实现更加民主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学生自己编制的导学案,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我们倡导语文学习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提倡学生在笔墨的支持下进行语文的阅读和学习。比如,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先让学生预习,提炼重点知识。自己设计本节课要学习的纲要,然后在课堂上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完成这份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导学案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重视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但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热闹地进行后却没有应有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唐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2010(1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