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
摘 要:回顾在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这一主线,不断加强研修,广泛阅读提升文化底蕴;积极参与讲课、评课、改课等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的磨课活动,提高课堂授课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和谐;高效;空间;氛围
及时反思,自我总结,方能在反思中成长。终于在倾力打造“活力课堂、魅力课堂、实力课堂”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动之以情,给学生以张扬的空间
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热情投入才能感悟真情,只有感悟真情才有情之所动,只有情之所动,才会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在教学《梅花魂》时,我抓住重点句子“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提问学生:想象一下,怎样的情景是风欺雪压?风雪欺压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同学们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怎样做?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然生发了许多感受,课堂一下激情荡漾。勿用教师多言,梅花那种不惧严寒、不屈不饶的精神学生自然就会体会到。这样的合理预设为构建和谐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心灵换位,给学生以表达的空间
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巨大的鼓舞力量。”文本中人物蕴藏的情感力量是指引学生人生态度,陶冶学生内在情感的重要资源。而心灵换位就是将文中处于焦点位置的人物与读者本人作心灵上的换位体验,让学生用心去体验文中人物所经历的情感历程,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情感的共享。
如我在備《慈母情深》一课时就想到,如今的孩子们已被家长宠坏了,哪个孩子会懂父母,谙恩情?单纯的课本说教根本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而口头的表达更不能言尽其意。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对于文中母亲的这种做法,你有过这种体会吗?”“请以《妈妈, 》为题写封短信,看谁情真意切。接受作业的同时,孩子们就已摩拳擦掌,心中万语千言,仿佛已注于笔尖,而就课后完成情况看,学生已得当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情感,能跟母亲进行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这样的设计就巧妙地在文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建立了一条自由的学习通道。
三、立足冲突,给学生以提升的空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理解会有所差异。同样,同一篇文章解读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这时,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想法,鼓励富有个性的发言。而教师心中始终要有个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准。
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学生谈到了自己要像花生一样做个默默为他人服务的人,而不是像苹果、石榴一样炫耀自己的果实。针对学生的这一回答,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苹果也有自己的特点,在这里作者只是赞美花生的精神,而不是贬低苹果,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课尾,我布置了一篇读后感《做一个像……那样的人》,学生是课停意未尽,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四、善待疑问,给学生以广博的空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课后存疑也是正常现象,是真实的、和谐的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课后存疑,教师不能一锤定音或快刀斩乱麻,而要采取存疑的办法记录下问题,给学生课后阅读的时间,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使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生命的历程。这不但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对教师自身不断发展、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存疑让教师与学生在解疑中教学相长,和谐共进。
总之,和谐的课堂是和谐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努力建立和谐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自由成长。时间在变,选择不变。一个充满着思维跃动、情感交融的教学永远是我们追求的有效教学;一个充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放、和谐的课堂永远是我们追求的最佳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学宏,吴树雅.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1).
[2]陈合平.关于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35).
[3]徐慧.互动让中学语文课堂更有效[J].考试周刊,2011(4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