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国祥
摘 要:小学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学生大多在课堂上有极强的好奇心,可是由于年龄和心理原因,往往注意力容易分散。顺应新课改的潮流,结合小学生特点,大多老师提倡语文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育现状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提出了个人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游戏本质
小学语文游戏化是适应新课改潮流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老师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情境中,增强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又能够把教育融入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往往小学语文老师担负着两个重任,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学生人格的塑造。本文就结合游戏化教学的运用与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游戏教学的盲目使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往往不成正比
叶澜教授曾说过:“让课堂焕发出它的生命活力。”通常小学语文的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学,而是要研究它的教法,能创造出一个生动有活力的课堂,才能把语文教育熏陶学生情操的作用展现出来,从而真正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这样的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兴趣,充分发挥了游戏教学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目前的现状是游戏并没有完全符合教学目的,有的语文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过于盲目,而忽略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其他教学要求。教师只是一味注重游戏的输赢,而忽略了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能用语言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活动,只是纯粹的游戏,虽然有很活跃的课堂气氛,却与课堂教学脱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要与教学目的相关,如果只是盲目行动,那么结果往往也是徒劳的。
我们在教学观察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有趣,能做游戏所以喜欢上语文课。具体问游戏的内容却说不出来,学生大概只喜欢游戏这种形式。学生能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是游戏目的性不明确,学生纵使有再高的兴致也会行之不远。所以任何游戏教学必须做到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游戏教学的设计可操作性低造成学生的情景带入感不高
有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游戏时,对游戏的目的和价值的理性思考不是很全面,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为游戏而游戏”的现象。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小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是否达到游戏的要求。最好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稍微增加点难度即可,使学生感觉不小儿科,也不觉得太难。游戏难易程度要适当,学生才能对游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并能获得成功。游戏过易或者过难,都可能使学生轻视或者畏难而不愿参与其中,导致我们语文教学失败。
游戏在课堂上能够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参与到游戏中的学生并不多。我们调查发现,像语文知识竞猜游戏,答对的同学以星星作为奖励。回答的同学来回就那几个,其他同学要么是没抢到机会,要么就是不会,甚至有些同学就是旁观者。课堂上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参与进来的人数太少。互动的始终是老师和一部分同学。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教育的理念。所有学生都是我们老师关注的对象,游戏化教学要面向全班所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游戏的主体,没有参与进来就不会产生成就感,也不会有学习的动力。
三、不忘游戏化教学的初衷,方得始终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玩中学、学会学。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慎重,要把知识与游戏融合在一起,把握好时间和分寸,在恰当的时机能把学生带入学习中。这一过程的实施检验教师是否有极高的课堂掌控能力,而且教師对游戏内容也要做好分析和总结,让学生能理解教师的真正教学目的,从而学到知识。
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都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定要调动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游戏化教学要以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为前提,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界的接受能力会不断提高,自我感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提高。
总之,游戏化教学是符合当前小学生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比较方便的教学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也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负担减轻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其他有兴趣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把游戏化教学充分调动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得到了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贺小捷.浅谈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J].课改聚焦,2011(11).
[2]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J].安徽文学,2007(12).
[3]杜娟.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