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娟
【摘 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小班阶段正是幼儿各项良好品质形成的奠基阶段,小班的老师更要多方面关注,时刻保护孩子的良好行为和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正面语言;行为引导;温柔坚持
一、正面语言
1.刚入园
带过小班的老师都很清楚,开学初一进教室,小孩子哭的昏天暗地,老师们分成好几拨,哄完这个哄那个,抱完这个抱那个,有些孩子有特别执拗,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没办法让他不哭,这时老师们难免会着急,有时也会对孩子说出一些反话,例如:你再哭妈妈、爸爸就不来接你了。说完这句话老师也发现小朋友并不会因为这句话而消停,反而哭得更凶、更厉害。因为小班孩子“直观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会把大人的话当成真的。因此,小班老师应该运用正面语言引导孩子。如:泽均小朋友每天都会问很多遍:“老师,我妈妈怎么还没来?”我回答:“妈妈再过几小时就要过来了,我们一起等等她好吗?”久而久之,他问过我后自己都会说:“妈妈已经在路上了,我在这里等他”;晨曦小朋友则会问:“老师,你送我回家好吗?”我回答:“好的,不过老师现在很忙,我也要照顾其他小朋友,你等等我好吗?等我把小朋友照顾好了,妈妈也会来了,就不用老师送你回家了。”上学第三天,她主动跟我说:“老师,我妈妈会来接我的。”
2.孩子的好奇心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孩子年龄还小,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很多认知都需要通过他们的眼睛、双手去探索、去发现,因此孩子的世界有时特别 “忙碌”,如果教师没办法体会到孩子的这种忙碌是他们探究世界的方法,对孩子加以无端的斥责,影响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索的主动性。特别是小班小朋友刚入园,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这里摸摸,那里碰碰。遇到班级里刚投放新的玩具、布置新的墙饰的时候更是爱不释手,有事没事总是想去摸一摸、玩一玩,以至于经常会玩得忘了其他的事情。这时候我们老师有时候会忍不住说:“不要玩了;不要碰;不要看了;不要……”。这会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对新玩具爱不释手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现在小朋友都在等着你洗手吃点心呢,我们先洗手吃点心,等下再玩好吗?”;“你再玩一小会儿,让小朋友等太久了不礼貌,下次再继续玩好吗?”。我们还可以利用散步时间让孩子到处看看、摸摸、玩玩,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情感,保持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好奇心。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去散步了,小朋友可以看看、摸摸、玩玩,不过等不要离老师太远,老师好保护你们喔。”
二、正面的行为引导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因此,小班教师在带班的时候一定要以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尽量不要做出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动作被孩子模仿了。有一天我在帶班的时候,早间接待孩子都在自选玩具进行游戏,我看到孩子玩得很开心,就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孩子玩,这时候千羽刚刚来园,看到我坐在台阶上她也跟着坐了下来,我鼓励她自己去选玩具她也不肯,看了看我继续坐在我旁边,这时我马上拿起了一个皮球,跟她说:“千羽,我们一起玩球吧!”果然,她就开心的跟我一起玩起了皮球。还有刚开学的一次户外活动,我们三位老师在户外看着孩子做游戏,配班老师侧身坐在跷跷板上看着小朋友游戏。隔天户外活动时,有几个幼儿也玩跷跷板,也是侧身坐在跷跷板上,在我的纠正下孩子是马上改了过来,但是第三天,孩子还是继续侧身坐跷跷板玩。为了避免给幼儿带来危险,我特意找了配班老师,跟她说以后我们教师坐在跷跷板上也要跟孩子一样的正确做法,然后在一次晨间安全教育5分钟的时候我跟孩子讲了正确坐跷跷板的方法及错误坐跷跷板的危害,进过这次活动之后,孩子再也不会侧身坐跷跷板了。因此,有时我们认为一个很小的事情,其实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第一个案例中,虽然经过老师的动作鼓励,孩子马上能自主的进行游戏。但是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对教师的不正确动作的模仿行为,放任孩子自由发展的话,也许就会养成孩子的惰性行为,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在第二个案例中,其实老师的错误动作示范给幼儿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而且老师还需要通过花更多的精力来纠正孩子的危险行为。因此,特别是小班年段的老师,在一日活动中,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正确的言行影响孩子,为孩子的终身良好发展提供正确的、良好的榜样。
三、温柔的坚持
很喜欢一首诗歌《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每次读来总有一股清流流过自己的心田,是啊!当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像牵着一群“蜗牛”在散步,就算“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也没办法改变他的行进速度。因此,老师在对孩子的引导过程中,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脚步,配合孩子的步调,以孩子能接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
孩子刚从家里来到幼儿园,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很多集体的规则及习惯跟孩子在家里很不一样,例如,有的家长在家里没有要求小朋友小便完要洗手;洗完手后要擦干手;吃完饭要漱口;等等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时容易被家长忽略,一旦到幼儿园这些孩子就会显得很茫然,今天老师提醒了小便好后记得洗手,也许下午小朋友就马上忘记了。这时老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坚持很重要,但有时候老师们会过于急躁,“明明洗手这件事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忘记了呢?”这样的问句应该存在过很多小班老师的心头;“老师不是说过小便后要洗手吗?你怎么又没洗手?”洗手间里经常也会发生这样的质问。因此,老师们要记住一个原则“温柔的坚持”,对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教师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温柔的耐心,期初的时候我们是这儿做的:当孩子小便完又忘记洗手的时候我们这样提醒他:“小朋友,小便完要记得洗手喔。”并坚持一个月的时间让配班老师每次在幼儿洗手时在洗手间提醒幼儿。经过我们一个月的坚持,现在我们班孩子已经养成了小便完洗手的良好习惯,有时我们怕小朋友忘记偷偷的观察,也没有发现孩子敷衍了事的洗手,都是按照老师的洗手步骤认真洗手。家长们也反应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后卫生习惯变好了,有时家长在吃东西前忘记洗手都是孩子提醒的。
最后,我想以《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结尾来结束,望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都能跟随着孩子的步调,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做一个“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