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人才的竞争,而企业留住现有人才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完善企业的激励政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发掘员工潜能。本文立足于当前企业激励政策的实施现状,针对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旨在为企业管理方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激励理论 企业管理 需求层次 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调整和变化,当代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组织的结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在致力于将人的最大潜能激发出来,实现企业运营和管理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充分发挥人在组织运营过程中的作用,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加以激励政策的辅助,才能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一、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挖掘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其受激励的水平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的,而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采用合理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激励手段,能够帮助员工发挥出更大的创新水平,提高工作表现,员工在积极的绩效激励下,能够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技能的强化,最终表现在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企业在设定激励计划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坚持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和关心员工的原则,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个人的信任和支持,使其甘心为企业的发展竭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企业的进步。
(二)营造和谐积极的企业环境
现代企业管理中,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最常见的指标就是企业是否充满活力以及企业中的人是否在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平台,而建立和谐的现代企业,就必须实现企业运营的活力和不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激励政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企业必须坚持利用激励理论推进制度创新,消除一切可能阻碍企业运营发展的制度和瓶颈。清除可能遏制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障碍,努力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内部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
(三)有效激励有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变化风云莫测,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相应的,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怎样开展合理的绩效激励制度,通过健全的激励机制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积极的效果。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实力,通过研究其人才发展战略,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制定了非常丰富的人才吸引和激励措施,不仅包含了丰厚的薪资待遇和各类保险,同时对于员工家庭成员也给予一定的保险保障,包括晋升和学习的福利等。这些激励计划的实施,能够帮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力,迅速成长,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激励理论在人才培养和绩效上的积极作用,并在不断尝试不同的激励方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激励效果,实际上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瓶颈,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去评估组织的流程和架构是否符合现有的发展要求,现有激励政策是否已经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等。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是非常必要的,按照组织行为理论中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需求是在不断的变化的,不同阶段对于需求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而对于激励的分类,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在激励,就是说这种激励是从员工内心深处产生的,一般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激励的效果非常明显,伴有某种企业的信仰和文化在里面,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一些来自外在的激励显得更加受到员工的欢迎。当然激励按照其呈现方式,还可以分成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但是不管激励的方式如何划分,其根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服务的。
在企業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激励理论对于员工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发现员工的需求变化,不断改进现有的激励政策,适应社会需要和员工需求,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激励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实施对策
(一)确定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制度保障
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激励理论的控制和实施并不是通过某一个组织机构或者个人的喜好和觉悟来实现的,而是在企业宏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的一种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首先,对于企业而言,提高员工待遇和福利水平,的确能够留住很多优秀的员工,同时也能够吸引到很多外面的精英进来,但是,企业也必须注意防范因为激励而导致的员工薪酬的超前化现象,加入员工的薪资在同行业内的水平处于超前的发展状态,那么势必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重大的影响。其次,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必须将奖励制度规范化,流程化,很多企业由于日常的运营管理由总经理全权负责,很容易导致激励奖惩全部由个人做主,随意支配,缺少制度的支持和约束,以及合理明确的考核指标,导致激励效果不佳,甚至事得其反。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注重激励而忽视了对员工的约束,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既要对员工实施激励计划,同时也要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否则,员工权利就会无止境的进行扩张,引发人员管理障碍和利益冲突。
(二)确定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环境保障
在组织行为学理论中,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行为和观念发生变化很多时候都是来自于企业提供的环境导致的,同样,员工对于企业的激励政策的支持与认可程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公司是否为员工营造出一个平等、健康的激励环境。只有员工处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才能认可激励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同时企业也才有机会收集到有价值的真实信息反馈。而所谓的健康的企业运营环境其实就是所有的激励理论的实施和推行都要基于以人为本、以员工利益为核心的基本前提,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融合在一起,确保员工实践与企业发展的共同体原则,同时,还要确定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主体地位,为员工成长提供充分的资源和舞台,以合适的激励机制作为企业聚合人才的出发点,积极营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环境,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真正感受自己的行为与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三)确定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保障
对于激励机制的监督和管理一直以来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何把握好激励与绩效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良性发展,是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企业成立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担负着员工权利和需求的责任,企业负责人需要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汇报企业状况,同时,听取来自基层员工的工作心声,企业职工代表有权利通过表决来建议或者表决不符合企业发展经营的管理者。通过定期的职工代表大会不仅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实现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同时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体制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实现激励制度的全程关注和监督,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仅能够让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员工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怀,同时对于内在激励的效果也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励理论涵盖了多门学科知识,包括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在内的知识体系内容,也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种管理理论,无论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的激励,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激励人的行为,提高工作绩效,培养工作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发展激励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表现形式上加以权衡,同时对于激励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要进行考量,确保激励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最终,通过激励理论的实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面貌的革新,提高组织流程的顺畅性,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拓宽员工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