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大转型: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这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是从近三年的经济形式与政策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与对策、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进入“大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使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
Q:不少朋友都评价您是个“勤奋的经济学家”,您都在“忙”什么?
A:过去二十多年,几乎每隔两三年我都要出版一本新书,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做一个小结。我的第一本书,《大国金融方略》是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当时在沈阳,是我的心血之作,是关于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三年前,我又出版了第二本书,也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叫做《变革的时代》,讲的是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
现在的《大转型:探寻中国经济探询发展新路径》是我的第三本书,同样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是我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果的汇集。
2010年1月,我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工作,作为一名国家高端智库的专职研究人员,直接受到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等老一辈治国理政专家的指导,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经济和战略课题研究,形成了一些科研成果,有的以内参形式呈送相关领导参阅,有的以多种形式对外公开发表。当多数人起早贪黑、以自身利益奔波,而我们这些人却仰望星空,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地思考着天下大事,这是因为时代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老百姓也需要我们,咨政启民是智库之天职,为公共决策提供服务是智库学者的历史使命。将自己的思想成果整理出版,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也是回馈社会的一种具体方式。
Q: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应该说现在全球经济处于在复苏阶段,但总体上还是复苏乏力,原因是什么?
A: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式到底如何呢?从去年的情况看,去年年底,大多数人都觉得充满了不确定性,似乎一片灰暗,特别是去年下半年,频频的“黑天鹅”事件,如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上台等,让世界出乎意料,全球经济经历了八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八年时间的低位运行,未来的前景却还是扑朔迷离。
当前全球的经济总体来看,包括中国也不例外,都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但是新的动能没有兴起,旧的动能正在减弱。同时,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以及各种孤立主义甚嚣尘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的全球化遭遇了一定的挫折,或是暂时的挫折。
但是,未来的世界到底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应该看到,目前全球经济仍然没有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产能过剩、投资贸易增长减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下滑、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3.1%,贸易增长1.7%。今年总体预计比去年好一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大概会是3.4%,增加0.43个百分点,但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说,往往开年的预期要高一些,到了秋季预测还会往下调。
从目前的预测来看,我认为贸易增长会增加一些,今年在去年1.7%的基础上,会增加到2%以上。全球经济增长经历了五年的低迷,贸易增长低于经济增长。本世纪初,全球贸易增长曾经以两倍左右的速度大大领先于经济增长,但现在几乎只有二分之一的速度,说明这中间还有一点的空间。
投资也是一样,出现了持续下滑。但我们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的全球化。以美国为主的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全球化,现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特朗普上台以后,首先是退出了TTP的谈判,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英国脱欧,以及未来欧洲主要经济体出现领导人换届等充满着不确定性。
此外,我们的近邻,东北亚地区不太稳定,韩国政局动荡,萨德在加快部署,这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和战略格局造成了很大影响。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过去40年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來科技的革命、产业的分工体系和全球资本的流动,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08年是一个拐点。有人说,从2008年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在差不多40多年的时间里,可能是一个经济周期的下半场。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全球的产业分工体系、规则体系的重新建立,以及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突破等,现在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所以说,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世界主要经济体来说,去年美国经济增长只有1.6%,但总体来看,现在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温和回升的态势。特朗普希望通过加大投资、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但目前这种经济复苏的状态还是比较弱。
金融危机以前,新兴经济体崛起较猛,2009年、2010年对全球经济的增长拉动贡献非常大,近几年在走下坡路,同时去年由于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一些资源依赖型的国家经济有所恢复。
总体来说,全球的贸易增长处于低增长状态,已经持续五年。这种贸易增长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即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去年欧洲的移民、难民危机,英国的脱欧公投,以及美国的选举等,这些事件对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主要原因来看,包括了贸易自由化的红利逐渐消失,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货物贸易的这种需求也有所下降。全球价值链的扩张也在放缓,中间产品产生的贸易有所减少。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从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低速增长的态势。去年,全球贸易有所恢复,我们知道,美国的贸易出口呈增长态势,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在2015年底,首次加息,去年年底实行第二次加息,今年预计会有第三次加息。
新兴经济体总体上最近几年的贸易出口情况都是下滑的,投资情况也不例外。大宗商品的价格去年年底到了谷底,石油来说,2015年为26美元/桶,到今年年初已经达到54美元/桶,未来的走势,我个人认为是在五六十美元中间震荡。
关于物价走势,今年1月和2月CPI和PPI走势出现了严重的位离,特别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快速上涨,现在看已经超过了7%,有人担心今年生产领域通货膨胀可能还会显现,我个人认为今年生产领域的价格走势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主要的理由是,去年从1月份开始PPI是一路回升的,到9月份出现了拐点,呈0.1的正增长,结束了54个月的通货紧缩局面,最近几个月的上升势头较猛。但是,由于基数效应,再加上今年的物价水平,我认为全球大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会保持一个窄幅震荡的水平,而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我们的物价目标会控制在3%左右,因此,不用担心出现通货膨胀。
Q:全球经济来说,总体呈现怎样的态势?您预计今年的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
A:全球经济来说,总体而言,发达经济体走出了低谷,而新兴经济体也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
政策面方面,虽然全球出現较大分化,但深层次原因还是经济周期的不一致性。现在美国率先复苏,提前加息,其他国家总体来看还处于低利率状况,是比较宽松的政策氛围,因为总体上经济没有摆脱负面阴影,但已出现温和复苏。
从经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经过了七年到八年的低位徘徊,应该有所恢复了。
从中国来说,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长6.8%,前三季度6.7%,我预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是6.8%。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悄然复苏,出现温和反弹,所以,我们应该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有信心。
Q:当前,在全球治理层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全球治理面临着哪些挑战?
A: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增强,去年G20峰会把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应该身先垂范,“十三五”期间,我们把五大发展理念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了重要任务。
此外,收入以及贫富差距的问题一直存在,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的兴起对全球造成了一定干扰,全球治理理念分歧加大,过去英美推行的全球化模式出现了问题,亚洲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当然,全球范围内的改革都在进行,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
我认为这种全球治理模式的分歧还会长期存在,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这种探索与分歧,会长期存在,另外就是战略安全风险增加,地缘政治冲突不断。
Q:那么,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应该什么样的角色?
A: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位居世界第一。从增量看,中国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34%,超过了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总和。
杭州G20峰会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中,都深刻地打上了中国方案、中国元素的烙印。“一带一路”建设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切,都是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已经不仅是全球治理规则的追随者,也是全球治理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