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芳
摘要:高中历史属于重要的人文学科,肩负着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责任。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受到高考压力,教师更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探索与传递。本文通过对人文精神进行解读,并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存在及意义,探究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的传递,以期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的发展做出启示。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培养
无论在远古的希腊罗马,还是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都可以追溯到人文精神的踪迹。除了在汗牛充栋的哲学著作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名词解释,我们也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认识人本身”。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各方面思想都在成熟,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都逐渐成熟,但这种认知是不成熟的。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担负起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认知。
一、人文精神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既可以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寻找到端倪,可以在“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得到启示,也可以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系列探索,在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准确的定义。人文精神就是发现人本身,是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和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判断与思考。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在任何时期都是具有意义的,能够使人们更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传递,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选择。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发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长,以及生活阅历的丰富,开始运用自己的一些经验来总结社会实践。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一种固定的趋势,开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此时期,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他们个人价值是如何体现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有哪些联系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偏激,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等。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此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传递,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所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纸张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启发学生智慧,将祖先的文化与传统传承下来,以史为鉴,启发着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到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文精神的传递远较针对考试的知识点的背诵更具意义,也是历史作为学科出现在教学中的意义所在。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的策略思考
(一)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学校教育中传递人文精神,所需要的往往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解,更多的是结合生活实践的传递,有时甚至是身教重于言传。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是指在教学改革大潮下,对教师进行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目光从教材、考试、知识中逐渐移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知识目标、学习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能力及情感目标的制定,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具体到每个细节中,使之具体化。教师对课堂的关注,也要从教学内容逐渐转移到学生本身,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状态,以学定教、以人为本。
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修养。人文素养作为一种品质、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从举手投足、言传身教中传递给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传递,相较于严肃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教师在学校中将爱与尊重展现出来,将自身的素养展现出来,总会在不自觉中影响到学生。
(二)对各种材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运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多种教学材料,教师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再传递给学生,是实现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步骤。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一些帝王豪迈的打下江山,却终究难以守住,而一些帝王则能够身居帝位几十载,功德惠泽后世十几代,与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有着很大联系。在近代史中,我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民族英雄,从他们身上能够挖掘出人文精神。通过不同的材料,挖掘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时刻展现给学生并进行引导。
(三)将以人为本贯彻于整个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人文精神,就要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也就是感受到爱与尊重。教师为学生营建和谐稳定的历史课堂氛围,教学工作的展开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角度展开教学。教师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等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使观点充分阐释,内涵充分吸收。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对于课下作业的布置,可以多一些实践内容,少一些文字内容。对于学生的表达等,多一分鼓励,少一些苛责。教师将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学生也自然能够形成人文精神的习惯。
(四)将历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以史为鉴,为当前的生活做出指导。在当前历史教学中,有一种不良的思想就是认为历史与生活相距甚远,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历史教学对生活实践的联系与指导并未被充分挖掘。针对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关注到生活中的历史。在课下,鼓励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将一些优秀的书籍、电影等推荐给学生;在教学环节有意识的结合当前的时政新闻,将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做统一的分析与揭示,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表现。读史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在生活中运用历史,才能充分认同其中的精神概念,感受到历史教学中传递出的人文精神。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各学科的人文性都做出了充分的挖掘,而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承担的显然要更多一些。在高中教学实践中,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时间线条下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特质,以史为鉴,将历史转变为反思生活的智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人文精神与历史事件的结合。在历史中发现天下精神、发现传统文化、发现民族精神,再由此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柳学琴.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 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11).
[2]文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3]周民飞.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的支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文理导航(上旬),2014,(1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