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转专业制度是学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家正在逐步推进志愿填报专业优先的高考改革,可见专业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本文就某地方院校的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优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地方院校;转专业;对策
近两年多省市都在酝酿或者已经合并了高考招生第二、三批次,且在试点“专业(类)+学校”的高考志愿填报形式,推崇专业优先,这对地方院校招生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学科特色不明显的学校。同时间段国家提出加快“双一流”建设,这对地方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是极大的好消息,同时也凸显出部分边缘学科的后劲不足。面对新时期新情况,各高校积极推进转专业制度的改革,力图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点,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优势。针对某地方高校转专业情况,笔者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其在校生进行调查,为新时期地方院校大学生转专业提供新的思路。
一、转专业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1、转专业现状
笔者分别对某地方高校未转过专业和转过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合格100份。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汇总,我们发现34人的专业是调剂的,55人对本专业感兴趣,想转专业的学生有35人。笔者分别对专业调剂、学习兴趣与转专业意向进行相关性检测,其P值均为0,则不相关的假设不成立,转专业意向与专业调剂和学习兴趣均相关。不同学习生活背景的学生,其填报志愿、兴趣爱好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转专业这项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做,还要做好。
同时,笔者就2014级、2015级两个年级的本科生转专业数据进行汇总。2014级同年级转专业人数为36,降级转专业人数为9;2015级同年级转专业52人,降级转专业9人(表1)。2015级比2014级转专业人数有所增加,技能型专业更受欢迎。当然,2014级及以后的学生相较以前转专业的机会增加了一次,即降级转专业,也是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所做出的改变。
2、转专业的原因
有意向转专业和已经转入新专业的学生,对于为什么转专业有着不同的说法。有意向转专业的35名学生中,有26人是专业调剂,有30人对现专业不感兴趣,其余个别的原因为家庭要求、就业压力和随大流。已经转入新专业的学生超过50%是专业调剂的,主要是文科学生。而文科生90%对原专业不感兴趣,部分因为就业压力、家庭要求以及从众心理。理科生60%更看重新专业的就业优势,20%的学生因为不了解专业而志愿填报失误,对现专业不感兴趣,少部分是学习吃力和从众心理作祟。
二、转专业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这就表明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本校转专业制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因为制度本身和条件的不足,导致转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
1、转专业条件限制过多
同级转专业的学生成绩要全部及格,且成绩排名前25%者才能申请,当然不包括身体不适合原专业学习和有学科特长的学生。降级转专业的学生没有成绩的限制,但是需要跟随转入专业下一年级学习。诚然,对于转专业肯定要有一些限制,不能无条件转专业,否则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限制过多,又与“以学生为主”相悖。通过调查访谈,我们发现存在着三个共性的问题:第一,有意向转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因为成绩不符合而被关在门外,只能硬着头皮学习不感兴趣的专业。第二,转出的学生成绩比较好,部分专业大量转出会造成原专业师资浪费,对原专业建设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三,虽然可以降级转专业,但普遍认为时间成本太大。
2、转专业次数较少
该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准确的说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分别是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平级转专业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初降级转专业,部分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初进行大类内转专业。机会可谓不少,但是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转专业次数较少,造成有意向转专业的学生对于机会的把握不是特别准确:有些学生刚刚萌发转专业的念头,还没有确定是否转专业就报名了;而有些学生思考成熟后却发现转专业的条件过于苛刻或者已经没有心仪专业可转了;还有少数学生转入新专业后感觉学习吃力,再次转出的机会没有了。
3、转专业后选课规程不够明晰
转入新专业,就要按照新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学生需要进行课程替代和补修课程。课程替代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补修课程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既要跟正常班级上课,又要跟随下一年级补修一些课程,有时候两门课上课时间冲突,要二选一;有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弱,学习上会比较吃力,偶尔会有个别学生无法毕业。对于此种情况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学生只好与任课教师商量自学或者等待来年再修读。
4、转专业后师资力量不平衡
目前,該校生师比达不到国家要求的18:1的标准,部分专业大量转出转入会造成师资力量不平衡。部分转出专业的人数较少,小班授课的愿望可以实现,但是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就会减少,工资也会相应的减少;与此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实验室资源的浪费。部分转入专业的人数过多,编入已有班级不能满足,只有新编班级。将所有班级融合一起上课,不是教室容量不够,就是教室容量够了教学效果却不好,所以同一门课还要增加一个课头,师资更显匮乏。
三、转专业优化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转专业这项教学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所以大多数管理者多从自身角度出发来工作,并未真正的将学生放在首位。新时期社会发展愈加多元,学生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诉求也是越来越多,观念不转变,只会走下坡路。
该校在2016年招生录取环节,已经有所突破,适时调整专业录取名额,按第一志愿录取,专业调剂减少,学生们的满意度有所上升。因此只有学校管理者转变观念,将“学生本位”这一理念贯穿始终,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工作,为其学习生活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地方院校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有所提高,否则只会维持现状或者走向没落。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专业品牌意识
凡事宜疏不宜堵,否则情况更糟糕。在无法提高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而又无法转专业的情况下,学生可能就是混个毕业。新时期地方院校应该审时度势,多参考学习一流大学的管理模式,创新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培养开辟多条路径。一方面要推行主辅修制和双学士学位制,不仅可以避免转专业单一性,而且可以结合两个专业的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引导专业兴趣学习,每年设立不定量的特赦名额,给予那些即使不能转专业,也可以通过选课修读心仪专业的课程,并达到相应专业的毕业要求,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学生,真正的以其兴趣为导向,减少转专业的需求。
同时,高校应抓住建设“双一流”的契机,树立专业品牌意识,结合专业就业前景、历年招生数据、师生反馈等情况,敢于停招边缘专业,扩大优势学科的招生,降低转专业的需求。
3、放宽转专业条件限制,增加转专业次数
转专业政策的制定,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给学生根据兴趣重新选择的机会。设立门槛过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真正想转专业的学生被挡在了门外,耽误了学生,浪费了师资。因此,放宽转专业条件的限制,使学生们都有申请转专业的资格,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同时,增加转专业的次数,给予那些有意愿转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机会,一方面可以给予想转而未转的学生缓冲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给予转出后学习困难的学生再次转专业的机会。
4、建立转专业前学后补的机制
转专业的学生基础想对较弱,又要面对比其他人繁多的课程学习,确实会有些吃力,不利于激发潜能。建立转专业前学后补的机制,不仅会增加学生转专业成功概率,也会为以后补课提供参考依据。有意向转专业的学生要提前了解学习转入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旁听课程、讲座、自学网络课程等等。转专业成功后,根据培养方案,结合考核时掌握的学生情况,单独开设课堂补课,避免降级或者选课冲突的发生。
5、加强师资建设,热门专业预留名额
地方院校生师比普遍不达标,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使师资更加紧张。因此,加强师资建设,加快招聘教师的步伐,提高新入职教师的科研、生活待遇,吸引人才加入不仅是实行转专业的保障,更是学校发展,建设“双一流”的需要。
除师资配备外,还要优化招生计划,为热门专业预留转入的名额,避免出现学生转入后师资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金涛, 張亚洁. 大学转专业实践中的困境与对策思考——以扬州大学为例[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3):50-54.
[2] 方慧沂. 对高校转专业现状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77-80.
[3] 雷树祥. 高校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高教与经济学, 2007(1):21-24.
【作者简介】
孙建业(1990—),男,河北衡水人,硕士学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与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