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李淼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以弦理论研究在学术界知名,现在的“正规工作”是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長,负责着中国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
总之,他干的活,没几个人能弄明白。
没见过他的人会想,他长什么样?是不是像理论物理那般抽象?
他有第二个身份—一名畅销科普作者,他和不同的人探讨科学,从院士、教授,到本科生,到普通大众,而现在,他的对象是9岁到12岁的孩子。
他的第三个身份,是一名诗人。他对自己写的诗还挺有信心,一开始写古体诗,他说古体诗有格律,像物理学理论一样,严谨而性感;现在也写现代诗,原因待考。
院长、物理学家、科普作者、诗人,这几个身份,他现在最不喜欢第一个,最喜欢最后一个。
就外观而言,他像一个温和、时尚、不出格的艺术家。
何谓科普
知道李淼,起步较晚,是在刘慈欣的《三体》尚未获雨果奖,但已在科幻迷群体中被奉为中国科幻圣经的时候。
2012年8月,李淼在微博上说《三体》中的一些物理设定有硬伤,一些《三体》迷就怂恿他写一篇文章。“突然鬼迷心窍”,真写了一篇,后来就被《科幻世界》杂志约稿,一个大系列变成了一本书—《三体中的物理学》。
书卖得很好,但并不那么好懂,如今在李淼看来,和他想要的科普还是有距离。
而2005年出的另一本书《超弦史话》,被认作是他从专业领域闯入科普作者行列的起点,他觉得那更不是科普。“那时候经常去美国开学术会议,想着向外界传播一些最新研究的热点,或者介绍科学家们都在想什么,就在BBS上发一些分享文章,写了一年多,到2005年才出了书。”
去年北大出这本书的第二版,想让李淼再写一章,刷新一下内容,李淼没写。“因为它不够科普,所以它不会好卖。”
“好卖”意味着更好的传播效果,意味着工作更有价值,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
“最近5年,写作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淼说,“5年前我在一场演讲里说,科普传播,第一要做到严谨、准确,第二是通俗、易懂,第三是有趣和故事性。现在我看这个排序完全是错的,应当倒着来,有趣和故事性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通俗易懂,第三位才是严谨和准确。”
今年1月份他又出了一本书,《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我有点愕然,关于量子力学,他在《三体中的物理学》里多有涉及,但说实话,我只能读懂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问:“孩子,在年龄上怎么定义?”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李淼说,是9岁到12岁的孩子。“这本书是按照少儿科普类出的,但我希望成年人也会喜欢它。”看来,他现在已经达致他对科普写作的新要求,一个物理学家,和小学生实现了思维对接。
“以前会觉得,如果我想让你看到一只猫,你却看到了一条鱼,那多失败!”而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其实科普不是为了让人知道你在做什么,而是一种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
当代西方科学在源头上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而以日渐增大的加速度进行知识积累,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经过漫长而激烈的生死斗争,科学才摆脱宗教的压制,科学的理性权威取代了宗教的统治性权威。而在中国,科学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来得更晚。
我不由得从更高的高度去揣测他:他有没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播火情结?毕竟,他1989年到1990年在欧洲留学,而这一代的留学生,很多人是准备着要回来振聋发聩的。
“没有。”很干脆,李淼说,改造社会的理想,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北大读书时是有的,当时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个东西,读了研究生之后,慢慢成熟起来,就都扔掉了,转变为“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是什么人干的呢?比如说美国的特朗普吧,看他的言论和行事有点这个倾向,但最终应该也没那么严重。”
他认为,做科普,是在对人进行“概念升级”,并不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一开始什么也不懂,受教育以后学会文字、学会阅读、学会写作,背诵九九乘法表,做一点运算,再学点化学、物理、生物,就是随着正常的受教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进行概念上的升级。”
“概念升级”在社会上有特定的对象,简单说是那些爱学习的人。科学谣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一样大行其道,“推特、脸谱上,一样谣言满天飞”。但李淼认为,科普的首要目标不是驱逐谣言,而是为需要的人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
在为《那些年我们信过的谣言》这本书写序时,李淼说:“科学不是鸡汤,但它更有价值。”
有价值、服务,当然就需要付费,李淼从不回避这一问题。他曾对一家媒体说,自己现在写一个字2元钱。而对我,他提到他在“博雅小学堂”和“喜马拉雅”的节目,以及被拉进一些科普微信群去讲课,“那都是收费的”。“其实,在杂志上写文章,出版书籍,都属于收费。”
既然是收费服务,那就必须让付费者听得懂,否则,“别人会骂你”。
不谈抱负,李淼说,自己没有改变他人的想法,也不是在尽力让别人活得惬意,而是更关注自己过得是否快乐。
然而说起科普现状的时候,他又会惋惜于现在国内畅销的科普书籍大多是外国作者所写。“科普畅销书,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后面有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叫《上帝掷骰子吗》,前面清一色全是翻译的著作。”他又说,科普是为了继承上万年的人类知识积累。
话语揭示潜意识,那么,这算不算一种抱负?
咖啡和颈椎
和李淼相见,是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这层楼有一间咖啡室,两面落地玻璃,正对着室外湖山,还有浩渺高天。
咖啡室是按他的要求设置的,他习惯于用咖啡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他喜欢在社会上的咖啡厅里写作,那里不那么安静,也不那么嘈杂,环境正好。许多写作者对安静有苛求,而李淼则感到,类似于“闭关”的写作是不科学的。“你可能是在着急赶进度,赶出来的东西往往不会好。”
谈话的时候,他不断变换姿势。“颈椎不好了,一个姿势保持时间长了就难受。”
因为颈椎问题,他提出了辞职,打算不当院长了。不过校长没有批准,让他早点去看医生。“我想他是怀疑我在找借口。”当了院长,事务纷繁,经常来往于广州和珠海两地去开会,而且没有时间读书,“这一年多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腾出精力的话,就是多做一点科普。”
55岁,就规律而言已经过了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李淼想通过科普影响更多的人。在他看來,这个世界上有三种权力:权力、财力和影响力。
“那么,辞职是因为你把影响力看得比院长的权力更重?”“不,院长是一个服务者,不是一种权力,他是高管,但连CEO都不是。”
我接着问:“那么,如果你成功辞职,摆脱了各种会议……”
他幽默地打断了我:“我再强调一下,是因为颈椎。”
诗 人
李淼这一代人,尤其是科研工作人员,多少都受到过陈景润的故事的影响。不修边幅、家境清寒、条件简陋、深度近视眼镜、性格乖僻、智商高而情商低,这是经典的科学家形象。早年的李淼并不那么爱说话、不注重衣着,多少也显得有点儿“经典”味道。
大约是2013年,有个读者说,李老师你要减减肥,否则形象不好看。李淼就开始减肥,练了一身肌肉。减肥成功之后进到某名牌服饰商店,把一件衬衣穿在身上,他一下子觉得自己“以前都白活了”。
“28岁以前没有发福的时候没钱买衣服,发福之后不配穿衣服,直到过了50岁才知道生活可以有另一重境界。”于是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博士、作家、诗人,又多了一个身份—时尚达人。有时他还会在专栏里纵论时尚,比如《没有几十双高跟鞋的女子,不足以谈时尚》。
不可否认,时尚优雅的外表是这位“网红”科学家受欢迎的一个侧面原因。一个科学家,可以过得那么精致、惬意,也会吸引一部分人去接触科学知识。科学本身的魅力和科学家形象的魅力结合,让人们对科研工作者的想象脱离了“经典形象”。
李淼说,这“有可能”。他没有完全同意,我发现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几乎没有对我的任何观点表示过完全赞同,除了这一个:“无论科普做得多好,时间一长,它也是一些陈旧的知识。”
“对对对。”他说,“如果真要说我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退休后写几本好书出来,几百年之后还有人读,这是真正的宏大理想,我还是有的。但科普著作可能吗?不可能。”
所以,他准备好好写诗。
《三体》中写到,三体人为了干扰人类科学进步,将一个被刻写了复杂的智能程序的质子二维展开,包裹着整个地球,通过调节透明度,让科学家们误以为几乎恒定不变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强度在不断变化,就像宇宙在眨眼睛。
而美丽的科学,就像宇宙在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