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莹
摘 要:河南作为中部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部崛起战略是否能够成功实现。本文通过介绍河南在人口、交通、能源、劳动力素质、经济开放程度等方面的情况,阐明了河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制约因素 经济开放度
一、引言
中部六省之一的河南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省会城市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此外,作为人口过亿的人口大省,河南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具备上述丰富的比较优势,河南省在近几年始终保持全国第五的GDP排名。然而,在河南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比较优势陷阱”,转变产业结构,以谋求长足的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作为国际贸易学科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狭义的“比较优势理论”仅指大卫·李嘉图的理论,广义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是指由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所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
亚当·斯密最早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优势”的概念,是指发生贸易的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自在一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各自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换的过程。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即在发生贸易的两个国家中,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不可能在所有产品上具备高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故任何一个国家都具备比较优势,贸易的过程依然有利可图。此后,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要素禀赋理论”,即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三、河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劳动力充足
河南省劳动力数量丰富,长期以来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15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山東两省,且相比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河南平均工资较低,劳动力成本低廉,具有相当大的用工优势,适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
(二)交通便利
河南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显著。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基本形成。米字形高铁路网基本形成、二十余条地铁正在积极筹划建设中。此外,2013年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成投入,使河南成为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可实现“铁、公、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三)能源丰富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资源大省,石油、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发电量、煤产量、主要农产品粮棉油产量和地上地下旅游资源均位居中部六省之首。目前全省已发现矿产资源157种,探明储量的有81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钥矿、蓝晶石矿等8种,居前5位的有26种,居前10位的有48种[2]。
四、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开放度低
经济开放度是指市场经济下,经济开放的程度。它不仅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关系格局的影响。河南由于受外贸依存度底、投资依存度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因素已然成为影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位次的制约因素[3]。
(二)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①。河南省因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也因此限制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不协调,人均消费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
河南无论是人口还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均居中部六省之首。但在“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这三个指标的对比中却处于劣势,高等教育极其薄弱。此外,虽然河南总人口过亿,但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落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也有很大缺失,相当一部分乡村依然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劳动力素质水平整体较低
五、对策与建议
1.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面对日益紧迫的竞争局势,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的力量结合起来,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要利用郑州航空港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及完善的交通运输设施,与省外、境外联系起来。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河南区位、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全面推动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对接,进而提升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
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农业比重高,工业以及第三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必须改变普通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产业中的弱势地位。大力营造适合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积极承接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接纳和接受市场经济规则,为河南经济的顺利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大力发展教育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人才的出现是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国家建设正高速发展着,这便需要教育提供强劲的人才动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依赖人才建设的。经济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缺失,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对河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应该正确全面开展基础教育,大力扶持高等教育,将高素质人才真正转化为生产要素,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丹. 突破比较优势理论的束缚 推进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河南经济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98-101.
[2]张宏军.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对策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2):97-100.
[3]张惠玲. 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J]. 经济师,2003,(08):232-234.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zh3pAeHkqr4w1QF9v5cxCmTnTKPQncNsKvEU1L-wmyev6NBR2WjreNIzIHHTBlADvyxo027SZ-Myt7PIYVD0Q9PGqrTj5XA60Grlj8x_Rial3zuzLOVvs1S92d3c2M6-TwvlTCK5dQQRSN3ltO_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