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兄
摘 要:阅读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语言学习者需要足够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培养语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英语书面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一般是指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与主题有关的信息。本文针对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逐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职;阅读能力;教学方法;阅读习惯
1 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技能欠缺。大多数学生刚开始总是习惯与逐字逐句的阅读或停留在句子上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即一味地字字读、句句读,不懂得略读、跳读、猜测生词、推断等阅读技巧,这样阅读中就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这也是影响阅读效率的一大障碍。在英语高考中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借助尽可能少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推测和推理,必要时还可跳出阅读文章,客观地判断作者意图。
2、教师的教学方式欠妥。高职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几篇阅读文章。很多老师的做法是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讲解词汇用法和语法规则,甚至直接地抽出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过分注重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运用,偏离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正确方向。
3、学生过分强调结论的正确而忽视思维过程的理解。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性和教学任务的制约,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往往阅读训练就是老师发几套题让学生做,然后运用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的答案。这种突击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结论和答案的获得,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英语阅读教学情境的构建,因而常常使教学脱离实际的生活情境,学生进行阅读只是为了找出答案,缺乏系统的阅读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学生只是運用片段的、局部的信息做题,很可能会忽视问题的关联性和隐含信息,对问题判断的准确性也不高,长此以往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激情。
4、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语言教育家拉多曾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阻碍了其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文章时,许多只做表面活,认为把文章翻译出来就是理解了这篇文章。其实不然,要真正的理解一篇不仅仅是通过眼睛来感知文字信息,还要由平时积累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帮助阅读理解。有关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理解文章最重要的因素。而这正是很多学生所欠缺的。
2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准确把握篇章有效信息
现在许多英语阅读涉及各国的风俗文化背景,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材料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文化知识传载丰富的阅读材料,从而不断逐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和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构建自己的文化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快速运用储备知识来理解和判断篇章语义。
(二)指导学生拓展有关欧美等讲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背景文化知识的欠缺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其次,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讲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特别是对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地方。我们更应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方人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另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一些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相关的材料,如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会帮助学生理解许多文章字面下隐含的意思。
(三)帮助学生加强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熟练运用
首先,我们要引导并督促学生踏踏实实去找出单词记忆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去背单词,并根据构词法的知识来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及合成词的词义和词性。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使他们能联系上下文来处理英语中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等种种常见的现象。第三,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一些与阅读理解相关联的词汇及其基本功能。比如:替代词、衔接词、语法连接词、逻辑连接词等等。另外,我们在语法内容的教学中要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引导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判断语法结构,进而能通过语法分析正确理解句子,并适当地援引例句让学生进行类比,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语法,进而在阅读英语文章时能加以运用,全面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四)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加强课外阅读
高职英语教材每单元以阅读为重点,所以老师应利用阅读课加强精读的指导。精读是学生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学和泛读的基础,是教和学的手段。精读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并研讨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教师要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地、深人细致地、分析性地讲解。要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课文内容及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讲练结合,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其用法,以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意在形成能力。在每教一篇新课文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5-10分钟)快速阅读,接着做课文理解题,以测验学生阅读理解情况,然后评议答案,这是泛读。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泛读、精读的紧密结合。
(五)充分利用网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阅读可得天独厚,它至少存在以下三个优越性:广泛性,共享性与即时性。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看上去杂乱无章的资源海洋,阅读者必须能够快速地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排除繁杂的垃圾信息对阅读的干扰。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益的关键所在。网上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映,网上信息也一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上网阅读,对阅读者的选择与判断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阅读除了能培养传统文本阅读所能培养的能力之外,还能培养阅读者迅速检索信息的能力,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在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求一种新的自我认知方式,以期为人的教育终身化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递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阅读英语的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广泛猎取,在潜移默化中你会感受到自己的阅读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对克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师要积极主动根据阅读理论和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创设适合所教学生年龄、性别、兴趣、性格差异、阅读心理的有自己特色的策略,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文秋芳:《英语的成功之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