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我国多以日本血吸虫感染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笔者所在地区处于血吸虫病高发地区,当地50岁以上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吸虫肝病。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在我院门诊就医及体检中的1000名血吸虫肝病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血吸虫肝病患者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年龄55-88岁,病程至少20年以上,均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
方法:使用百胜魅力90,西门子ACUSONS1000,ALOKA3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Hz,空腹8-12h。患者采取仰卧位,按超声常规检查方法检查肝脏、胆囊、脾脏,并详细观察记录肝实质及血管等变化。
2.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典型的血吸虫肝病患者,其中230例为血吸虫性肝硬化,伴有腹水11例,伴脾肿大21例,伴脾切除12例,另有8例伴有肝癌。
典型病例声像图:肝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表面不平整,肝内回声增粗增强,形成由高回声带组成的网状结构,并可有粗网套细网的征象,大小可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使肝脏成“马赛克”或“地图样”改变。部分肝静脉变细,部分门静脉矢状部右移,伴有腹水、脾肿大、肝癌表现。
3.讨论
3.1 血吸虫肝病的临床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其声像图特征
3.1.1 临床表现 患者有疫水接触史。急性期有畏寒、发热、皮肤瘙痒及丘疹、腹痛、腹泻、肝脾肿大。慢性血吸虫病表现为消瘦、贫血、体力减退,肝左叶肿大,右叶可缩小。脾进一步肿大,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并出现腹水。
3.1.2 典型血吸虫肝病:在急性期未积极治疗或反复多次感染,肝内虫卵沉积而演变为慢性增殖病史。肝内吸收虫卵,结节钙化,小叶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伴以小肝管增生的炎性细胞浸润,可使肝脏变硬缩小,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肝表面高度不平,由浅沟划成无数直径为3-5厘米的不规则分区,形成突起结节,与门脉性肝硬化的细小颗粒不同,故超声多能够明确诊断。声像图上表现为:①肝脏肿大,缩小或不规则,常可见右叶尤其右后叶萎缩,左外叶失去锐角而呈钝圆角;②肝表面不平整,常由突起的结节所引起的锯齿状或凹凸高低不平;③肝脏内部常由沿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分布的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而呈现不同形态的声像图变化:马赛克样的回声增强、地图样的回声增强、粗网状的高回声;④门静脉周围因大量增生,管壁增厚;⑤晚期大量腹水、脾肿大。
3.1.3 非典型血吸虫肝病:患者病变以炎性渗出和虫卵沉着所引起的急性虫卵结节为主。在肝脏表面和切面上均可见有粟粒大至黄豆大的虫卵结节,肝窦扩张充血,肝组织水肿,汇管区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并常有肝细胞的小灶性坏死。声像图上表现为:①肝脏有轻度肿大;②肝脏包膜一般较整齐;③肝脏内部回声稍增强增密,分布不均匀;④脾脏稍肿大。
3.2 鉴别诊断
3.2.1 原发性肝癌:血吸虫肝病中的纤维化如整体分布差异较大时,可在高回声网格中形成低回声假性占位性病变,尤其是网格结构回声较低时,更易误为肝癌,但肝癌呈低回声者有一定的立体感,有一定的占位效应,或有晕圈及瘤体内测及动脉血流可资鉴别。
3.2.2 肝血管瘤:一些低回声的肝血管酷似血吸虫肝病网格中的低回声,鉴别较为困难,但血管瘤回声应更低,整体观察可显示该血管瘤与其他网格区肝回声仍有一定差异。
3.3 超声对于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及其注意事项:笔者所在地为血吸虫肝病的高发区,加之超声对该病有着特征性的表现,典型者均能直接辨认,非典型者结合病史也大多能肯定。对于不常发生甚至极少发生的地区,超声检查者如遇此声像图,应询问患者病史,综合考虑到此病,为确诊无误,可建议患者实验室检查。
超声对急性期血吸虫肝病无特异性征象,不是首选,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表现,超声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由于国家的大力预防和治疗,我国现有的血吸虫肝病多为慢性。超声检查对血吸虫肝病患者来说操作简便、经济、无痛苦,而且特异性敏感性高,同时可作为了解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的一种常规随访方式,故超声对于作为血吸虫流行地区一种普查手段来说十分有必要,有着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93-894。
[2]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5-56。
[3]李治安,李建国,刘吉斌. 临床超声影像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7。
[4]杨光华. 病理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