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雄
我国白酒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在酿造过程中由于原料、环境、糖化发酵剂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因此就形成了各种风格的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是其中之一。酱香型白酒销量占整个中国白酒销售量的11%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为了保证酱香型白酒良好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对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酱香型白酒的质量。
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
酱香型白酒的感官体验:微黄透明、酱香出众,优雅细腻、丰满味长、空杯留香持久。目前针对酱香型白酒中香味的成分并没有定论,主要有4-乙基愈创木酚说、吡嗪类化合物说、加热香气说乙基呋喃类香气说等。在酱香型白酒中,香气是由酱香、焦香以及糊香混合而成的,其中酱香的成分最多。酱香型白酒具备一定的酸度,这样就形成醇厚、丰满以及优雅细腻的风味特征。
酱香型白酒的的质量形成因素
高温大曲。俗话说“曲乃酒之骨”,也就说酿酒大曲和酒的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曲通常是由小麦、高粱、豌豆等原料做成的曲坯,在开放式条件下,将环境(原料、场地、器皿、空气、水)中的微生物搜集起来,然后进行发酵、储存,这样就形成活性微生物菌体、活性微生物酶的活性微生态制品。该制作形成的高温大曲是形成酱香香气的主要原因,因此就需要控制好高温大曲的制作。在制作大曲的过程中,通过微生物和化学作用,就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些分解产物随后发生美拉德褐变,这样就形成了酱香型物质。此外,大曲中存在的微生物也会促进酱香型物质的形成。为了保证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就需要对高温大曲制作过程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控制好化学变化和微生物变化。
风味物质成分。酱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其中酱香型物质只有2%,但是这些微量的酱香型物质却能够通过嗅觉、视觉、味觉等引起人们的感官刺激。酱香型物质种类的不同、含量的差异都会影响酱香白酒的风味和质量,其中主要成分是醇、酸、酯以及羰基類物质。
有机酸含量高。酱香型白酒中存在较多的有机酸,其含量高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中的有机酸。白酒中有机酸偏高,具有许多优良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催化新酒老熟。基础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在有机酸中H+的作用下经过氢键缔合作用会形成协调的分子群,这样就会使白酒变得更加醇厚、绵软;另一方面酸可以作为白酒中的味感剂。在有机酸的作用下,酒的味感在口腔中的感觉会增长,也就是能够增加酒后味。因此就需要控制好有机酸的含量,根据白酒的特点来进行含量的选择,尤其是需要选择选择一些高沸点的有机酸,这样就能够增加白酒的丰满、醇和。此外,有机酸还能够促进白酒中形成甜味,消除白酒的糙辣感。有机酸一般以乙酸居多,乳酸含量也较多。
总醇含量高。酱香型白酒中存在着许多醇类物质,其中正丙醇最多,正丙醇是造成白酒爽口的主要原因。醇类物质表现出刺激、微甜以及浓厚的感觉。此外,相对于其它成分,醇类物质的沸点比其它成分低,因此容易挥发,并且拖带其它成分一起挥发,这样就能够起到助香的作用。
酯类化合物含量高。酱香型白酒中存在的酯类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够表现出微甜、带涩的感觉,并且有一定的刺激感,有些酯类物质还会表现出一定的苦味。其中含量较高的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但是酯类物质并没有十分突出的香气特征,因此在酱香型白酒的香气中表现并不突出。
羰基化合物含量高。羰基化合物是酱香型白酒中重要的呈现味道的物质,在各种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糠醛,丁二酮的含量也较多。羰基化合物在白酒中主要体现出刺激性的口感,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助香作用。
高沸点化合物含量高。酱香型白酒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高沸点化合物,是所有白酒品种含量最多的一种白酒。这些高沸点化合物主要有有机酸、醇、酯、芳香化合物以及氨基酸,这些物质能使酱香型白酒具有柔和、细腻、丰满的口感。
生产工艺
原料:高粱
发酵剂:高温大曲
发酵设备:条石窖
生产工艺:酿造过程中,需要分两次投料,每一次投料总原料的50%,在酿造过程需要加90℃以上的高温水和少量上一年未蒸酒的母糟,装甑并且蒸至7成熟,此时可以出甑,然后加入热水摊冷,撒入大曲粉,然后经过4-5天的堆积入窖,泥封发酵30d。出窖后加入其余50%的高粱原料进行混合蒸酒,第一次蒸酒全部泼回甑,然后加入大曲粉堆积,入窖发酵30d就可得到第一次原酒。在经过反复的出窖、加尾酒以及大曲粉的搅拌堆积,就能够得到不同发酵程度的酱香型白酒。
综上所述,酱香型白酒风味的形成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如高温大曲、各种风味物质的含量以及酿造工艺等。因此,为了保证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效果,就需要对酿造条件进行严格控制,提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