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部“工匠精神”的演变史

2017-04-19 21:18谭保罗
南风窗 2017年2期
关键词:量产东风工匠精神

谭保罗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重要过。

从大处说,汽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和最长的制造业产业链,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从小处说,“以车代步”代表着国民特别是中产阶层对通勤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它是一个社会富庶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约30辆私家车,而汽车的总体保有量则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汽车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中国消费者已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对私家车的品质和效能越来越看重,这也对汽车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有一些要求是 永恒不变的。对东风日产这样的汽车品牌而言,它的产品背后凝聚着一种恒古不变的“匠人精神”。一方面,它包含着对工业品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品质近乎偏执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在细节和舒适度方面,对中国消费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服务承诺。

中国市场的私家车保有量已经不低,但远未饱和,更重要的是,品质需要正在不断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中产阶层的财富扩张,东风日产800万辆整车下线这一历史性时刻,才只是一个开始。

日产汽车曾启发改革开放

如果把时光回溯大约40年,定格在改革开放的启动时点1978年。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变革前夜,中国的汽车产业同样如此。

1977年,中日关系刚刚实现正常化,日本11家汽车公司组成了一个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参观了中国的主要汽车企业。参观结束,这些汽车巨头的社长和副社长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汽车生产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管理松散,产量太低,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缺乏舒适度,而且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合格率都会很低。

日本人的话,对整个行业的震动很大,更触动了高层。中国人要搞“四化建设”,“四化”中为首的便是“工业现代化”,而其突破口一定是汽车。第一步,中国人必须走出去先看看,别人的汽车是怎么实现现代化的。

1978年10月,邓小平出访日本,在日本期间,邓小平在日产公司社长川又克二的陪同下对该公司神奈川县座间市的日产工厂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参观。当时,这家工厂刚引入了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全球第一。

在参观过程中,邓小平得知,该厂人均每年汽车生产量为94辆。随即,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工厂比中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均年产量竟多出93辆。参观结束后,邓小平发表即席讲话,他说出了那句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话:“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了。”

实际上,这次出访直接推动了高层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种种大胆和坚定的改革。在1978年,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只有不到20万辆。在此之前,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私家轿车还没有达到“量产阶段”。因为,此时轿车主要是领导干部用车,政府和国企采购,制造不计成本,但也没有真正的高品质的需求。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汽车为什么必须量产,量产为什么是汽车产业进步的重要标志?

因为,高品质的汽车必须是量产的,而量产的基础则是高度自动化、甚至数字化和智能化现代化生产线,唯有这样的生产线才能生产出最高品质的工业品——尤其是汽车这种零部件多達数万个,并且关乎普通人安全的重要工业品更是如此。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日产汽车对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工业最大的启发。

这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它不是一个工程学的逻辑,而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的逻辑。

“东风日产”速度享誉行业

在建国初期,尽管中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但轿车领域,中国却面临一个根本的软肋,即中国的轿车从未有过真正意义的量产。

两个原因导致了无法量产。一是没有技术和设备,比如中国缺乏现代化的机床、数量庞大且经受过长期实践训练的工程师队伍,以及完备的高质量的产业链基础;二是没有市场,普通人吃饭都要“搞计划”,遑论购买私家车,轿车主要是领导人或部级干部专用,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市场,所以无需量产。

因为没有量产,导致中国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轿车生产流水线,一些高级轿车是“纯手工打造”。在当下的语境之中,“纯手工打造”可能代表着一种品质,但它只能是某些特殊的产品,并且只是其中的某些特定流程可以“纯手工”。否则,就适得其反。

对于汽车而言,在上万个零部件中,绝大多数精密部件都需要自动化,唯有自动化才能最低限度地减少误差,实现精确从而达到零部件寿命的持久。在没有量产的前提下,自动化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也没有产生良好品质的基础。

此外,即便从经济学角度来讨论,量产也有利于分摊成本,更有利于通过分析海量消费者提供的“大数据”,研究消费者偏好,最终让车厂开发出更好的,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优良车型。

实际上,在任何汽车大国和强国,一家车企崛起的“典范路径”一定是从量产阶段才正式启动的。量产的不断扩大,它首先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推动着车企本身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与市场消费者的贴近程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让这个品牌迅速崛起为市场的领跑者。

2003年6月,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广州花都成立。短短两年之后,2005年,东风日产便以160%的行业第一增速被誉为“东风日产年”;2006年,东风日产再以203,537台的销售业绩,被誉为超越年。

2007年12月31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以销售271915台车的成绩,进入全国乘用车销量十强,名列第七位,其崛起速度在行业内是一个奇迹。

近两年来,市场数据越发说明了消费者对东风日产的认可。2015年,东风日产终端交车量和提车量双双突破百万大关,高质量、高品质成就了“双百万”跨越。2016年12月26日,东风日产第800万整车下线仪式在花都二工厂举行。

伴随着第800万辆整车的下线,东风日产提前完成2016年度销售目标,截至12月25日,全年销量达到11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再次稳健跨越百万。在合资车企中,东风日产取得成绩罕有其匹。

必须一提的是,2016年东风日产品牌好感度相较于2015年提升了3.8%,超越了另外一家日系车企,坐稳了中国合资品牌的前三名。

什么是智能时代的“工匠精神”?

汽车生产中,似乎越来越存在一个“悖论”。即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整齐划一的车型和部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度和精确度。但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特别是消费者偏好的分化,一个品牌要开发不同的车型变得必须。那么,如何做到质量的稳定和不同需求的满足,这两者的有机统一呢?

唯一的“解法”是,研发和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在这方面,东风日产早已走在合资车企的领先位置。在研发上,全球日产几乎是同步的,这在合资品牌中并不多。

东风日产技术中心(DNTC)是日产海外第一大研发中心,2016年,DNTC已发展至将近1300人,为东风日产提供了技术人员保证。同时实现了研发能力的稳步提升,截至2016年12月,东风日产DNTC共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22项,2016年新增专利39项,涵盖汽车座椅、中控台、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发动机盖、前照灯、尾灯等方面。

目前,DNTC开发的自主研发产品和系统,逐步应用于NISSAN品牌车型,并应用到日产全球各据点,包括智能互联DA大屏导航系统、倒车雷达系统、音响系统等产品,出口到日本本土、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国外市场,被日产全球各大工厂所投入生产,为日产全球的产品注入了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的研发成果。

2016年6月,东风日产先进工程技术中心落成,这更意味着一直被国际汽车巨头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技术”,第一次以“整建制”的形式落地中国国内合资企业。中心将利用超级数字化平台和手段,让东风日产在研发、设计和制造阶段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让产品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这是信息化、智能时代对汽车产业“工匠精神”的崭新定义。

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和制造,这既关乎产品品质,更关乎汽车产业的未来。目前,一种有趣的说法是,未来汽车将成为最大的“移动终端”,而手机不过是那个最小的“移动终端”。在这个时代,汽车将超越“代步工具”这一限定,成为出行、娱乐、学习等为一体的移动终端。

尽管这个时代还在路上,但也对当下的汽车厂商提出了新要求。这方面,东风日产已未雨绸缪,该公司已聚焦进入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YOUNG NISSAN 3.0时代,并发布了“I3計划”。即以全价值链智能升级为核心,从智能出行(Intelligent Mobility Technology)、智造品质(Intelligent Manufacture Quality)、智享体验(Intelligent Customer Experience)三大维度布局未来。

在智能出行方面,以“零碰撞、零排放、零距离”作为终极目标,开启汽车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东风日产将成为率先导入中国的量产电动车的首个合资品牌。

在智造品质方面,构建国内首创“整建制”先进工程技术中心,以数字化开发平台、智能化精工制造和信息化品质管理,实现制造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在智享体验等方面,依托国内首个合资汽车公司自建电商平台车巴巴、率先将VR技术应用于新车体验的沉浸式产品数字体验平台、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的应用,进行顾客全触点的智能化升级。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先鹏表示,“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以及稳健高效的执行力,为东风日产更快速响应市场,决胜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800万份信赖之上,东风日产砥砺前行,以智能化的未来驱动力,将助力东风日产引领行业趋势,稳健前行。”

猜你喜欢
量产东风工匠精神
东风Honda全新XR-V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3D打印迈向量产之路
超细、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实现量产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