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荀
【摘 要】在影视剧人物整体造型的设计中,要以人为本,有文艺创新精神,支持文艺创造,把这个时代的元素融入文艺作品中。如何准确引导观众,展示更多的正能量?宣扬真善美,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外在的唯美,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要传承中国美德,要以人为中心,尊重历史,同时文艺作品中要有德、有使命感,使影视作品达到完美。
【关键词】唯美 完美 人物整体造型设计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渴望、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视觉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人们对唯美的追求空前高涨,导致思想有些偏激,只追求单纯的表面的美,淡化了真实的生活中的真善美。
当下的影视艺术已不能仅靠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观众需求的是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作为影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发挥艺术的创造技能,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观众给我们影视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影视人需要勤学苦练,不断进取,刻画出多种多样艺术形象,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影视作品。艺术的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不但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提升了审美观念,而且挖掘了影视人自身的潜能,创作出了当代有深刻內函,有时代特色,有文化,有血有肉的,当下最受观众欢迎的艺术作品。除了影视、戏剧以外也丰富了大众文化,增添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为电视剧的从业人员,在电视剧的人物整体造型创作中,怎样才能满足观众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观众对电视剧中的技术方面,画面的审美、色彩、构图,时尚艺术多方位都有着更高的期待,所以我们要在影视剧人物整体造型的设计中,要以人为本,有文艺创新精神,支持文艺创造,把这个时代的元素融入文艺作品中。如何准确引导观众,展示更多的正能量?宣扬真善美,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外在的唯美,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要传承中国美德,要以人为中心,尊重历史,同时文艺作品中要有德、有使命感,使影视作品达到完美。
近年来古装戏的热播,带给我们视觉艺术享受的同时,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唯美理念。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写历史要尊重历史,通过影视作品使观众了解历史。我们电视剧从业人员要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利用声、光、色、影等,使得画面、人物造型特别唯美,给观众视觉的享受,同时也使观众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历史。
无论是古今中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整体造型,还是我们生活中的自我形象设计,美都是以生活为基础,装饰生活,装饰自我。唯美大张旗鼓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大家不断地追求着。
在人物的整体造型中,从上到下、从头到脚重在唯美。不考虑剧本中的人物,不考虑符合当下历史,只有追求唯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刻画了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没有一点唯美的元素,可深受观众喜爱,是因为人物造型生活化。活生生的故事,活生生的人。这样的作品,虽然人物不唯美,不时尚,可这部作品达到了艺术的完美。
唯美和完美在影视作品中在人物整体造型设计中兼顾就可以达到艺术作品的完美。
在影视化妆造型设计中,化妆造型设计师,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剧本的特定情景,特定人物,按照导演的指导思想,主题风格,戏剧人物的时代特征,年龄、身份、民族、职业、个性等进行分析理解,然后进行艺术二度创作。化妆造型的整体构思和对角色的正确理解,导演的指导思想,演员的自身条件和化妆造型师的技术结合起来,融入到这个艺术作品中去,首先要符合人物,符合历史,然后符合大众审美。无论是五官比例,眉、眼、口、鼻、面部的绘画化妆,塑型化妆,还是古代历代人物造型、现代的发饰造型,服饰色彩,饰品装饰,都是符合剧中人物特征而设计的,都是围绕故事情节,表达戏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基础上,在一定尺度的范围内,进行艺术夸张、升华。将其作品达到了艺术的完美,也追求时尚兼顾了唯美。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服饰、发式也是一种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嗅觉渐渐退化,而视觉越来越敏锐,服饰、发式成为人们面对面第一时间的沟通。服饰、发式是人们传达心中意念的方式,而且这种意念是其他方式无法说明的。如同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发式语言。配饰作为点缀,有时候饰品如同成语,准确表达我们的信息。服装、发式、配饰也可以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的整体设计配饰和装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点缀人物,点缀生活,在戏剧影视作品中能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
审美需求是表现自我、美化自我的心理需求。首饰、胸花、领饰是以表现自我,装饰自我为主。首饰,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女性的喜爱,在举手投足间,环佩丁当。满足自我装饰的完美。配饰对服饰起着协调配套的关系。饰品的装扮能提高人们装饰的鉴赏能力,还能体会到配饰装扮和艺术的审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配饰特征,也有自己的服饰配饰礼仪。
例如法国: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度,法国人对服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著名的,他们的衣着配饰、发型、化妆都是无可挑剔。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颜色以蓝色、黑色、灰色为主,面料为纯毛。妇女化妆,男士修面。法国人认为穿着打扮重在搭配得当。
德国: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庄重、朴素、整洁。他们不喜欢鲜艳服装,和衣冠不整,对于浓妆艳抹者,德国人是看不起的。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商务来往中对衣着十分介意。他们认为要穿黑色西装,白色衬衫,和黑色皮鞋。西班牙女人在人际交往中忌穿裤子,一定要穿素色套装,大都化妆并配戴首饰。该国妇女参加交际应酬时,不能不戴耳环,否则会引来他人的大惊小怪的目光。原来西班牙人认为,妇女出门不戴耳环,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外出不穿衣服。
日本:日本是个十分爱清洁的民族,认为衣着不整齐,意味着没有教养或不尊重交往对象,在商务活动中通常穿深色西装,民间交往有时穿和服,穿和服就要配木屐并且配上白色布袜。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穿什么不仅代表他们是谁,是干什么的,还想表达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在他的需求动机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七种等级:一、生理的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爱的需要;四、自尊的需要;五、认识的需要;六、美的需要;七、自我表现的需要。马洛斯认为要形成高一级的需要必须先满足低一级的需要。根据这个理论,服饰的实用性涵盖了人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需要,服饰的审美性涵盖了第三级至第七级的需要。事实上,服饰配饰在自我表现时的重要性超过其他物品,使人一眼分辨出佩戴者是属于内敛、嚴谨或外向、鲜明的性格。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时尚的偶像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饰品和搭配方式。
自我表现并非是炫耀,有可能是一种伪装。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整体造型设计,服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服饰、图案具有审美和实用的双重性。从审美意义上讲,可以装饰美化服装,给人带来视觉美感;从实用意义上讲,它往往能够明示。例如运动服装的色彩一般多强调对比关系,尽量追求跳跃、鲜艳的色彩效果,以突出运动员的身份;工作服的图案和色彩多倾向于单纯、明朗、庄重,与工作状态吻合。按着色彩学功能讲,冬天的色彩应该柔和厚重,富有温暖感;夏天的色彩明快、清新具有凉爽意味;休闲装色彩淡雅、亮丽适合休闲状态下的人们悠悠情致。不仅赋予色彩以生活意义,而且从视觉心理上对色彩的暗示功能有认同感。
色彩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着各自特点。首先在特定人物,特定情景特定演员生理上,人的年龄、性别及体态各不同,我们在为这一类人物整体造型设计时,应加以仔细研究,并根据各自特点在色彩上做出具体的处理,以满足戏剧人物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明快简纯、朴素大方的色彩比较适合男性特点;温柔细腻、丰富艳丽的色彩更适合女性特点。体态瘦小者,其服饰图案色彩可以明亮些,多用浅色、暖色以增强扩张感,并尽量提高装饰重心,使戏剧人物显得高一点;体态特高的演员,其服饰图案色彩设计时不宜在色彩方面作强烈的对比,采用暗色、冷色效果会更好些。其次从心理上看由于生活方式、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文化素养和性格气质等因素的不同,文化素养相近的人,对图案色彩的选择大体接近;性格内向、细腻的人多倾向于柔和素雅的颜色;性格外向爽朗的人会偏爱明快对比的色彩。观察生活得知不同职业的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不同生长环境的人,对色彩的感觉、审美的倾向有着复杂、微妙的变化。
在影视剧的整体造型设计中,针对人的生理特点,服饰图案色彩采取扬长避短,奇妙地运用色彩的视差、视幻效果,突出人物美好的方面,尽量减弱、遮盖其缺陷与不足。对于戏剧人物的心理差异,服饰色彩处理应该有相对明确的针对性和倾向性,尽可能符合一定层次、一定类型人物的心理需求和完美。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吴静芳.服装配饰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2]徐雯.服饰图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