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8 07:12谭丽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效果

谭丽明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写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的过程。如何结合传统的读写方式,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构建有效的学习写作教学途径是本文论述的要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方式 作文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84-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注重写作过程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新课标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但是,不可否认,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作文教学的效率还是较低的。作文写作令学生发怵,作文教学让教师头疼。

问题一:写作目的是为了拿高分。为了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不少教师尝试对作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如“主体性”作文教学,“动机性”作文教学等,这些做法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写作习惯和提高写作能力方面仍有不理想之处。例如,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而一味去模仿范文,写作的目的变成为获得考试高分。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的功利性而不是写作爱好,更谈不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问题二:积累素材靠死记硬背。为了积累素材,傳统的做法是让学生读大量的范文,这种方法有它的可取之处,让学生学习到很多间接知识,但又有其弊端,学生的思维容易受范文的局限,我们阅卷老师对部分考生的作文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对作文发怵且懒散的学生又如何能做到自觉通过读范文来积累写作知识?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情景,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写作条件,培养他们对写作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探究精神,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感受,从而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

当前,也有不少教师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这种作文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目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综合了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和施瓦布“探究式学习”的优点。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育部[2001]6号文件)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写作的方式,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终生学习写作、运用写作技能奠定基础。

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一)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方法是以小组方式开展活动,这种方式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互帮互助。有一年我教七年级,刚开学时布置一篇作文,只有八位同学完成任务。我意识到这个班的学生写作欲望及写作能力都不强,于是换了一种作文方式:口头作文。先在小组内讲,然后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小组讨论相当热烈,同学们围绕话题作文内容,纷纷发言,力争为小组争光。上台发言的同学更是表现突出,慢慢地,一学期后,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能按时交作文,其中,李轶洋、钟兴妹等同学的习作获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奖。

(二)采用研究式样学习方式掌握写作知识。

阅读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训练,如果教学中完成这三维目标,就算完成学习目标了,我的感觉是很遗憾的,因此我引入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我以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为例来谈这个问题。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完成一篇表达“父母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在完成《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三维目标后,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记叙文的记叙方式有平叙、倒叙、插叙,课文运用了插叙方式,有什么好处?2.课文是如何刻画爸爸形象的?3.自己的作文有哪些不足?可以怎么改?我利用了一节课时间,我指导学生对照课文内容,修改之前所写的习作。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对以上问题开展讨论,并互相批改作文。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并宣读修改后的作文。此外,利用学生交换批改、传阅,堂上朗读作文的机会,受益良多。

结合课文文本,引入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坚持下来,培养了学生见文思作、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作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训练课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景物观察

第一个活动内容:定点观察,写一景物。(第1、2组)

选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校园一景。

第二个活动内容:移步换景,写校园景物。(第3、4组)

变换多个角度,观察校园一景。

第三个活动内容:自由观察,写校园景物。(第5、6组)

活动二:小组讨论,比较习作(小组内部)

第1、2组:定点观察,学生发现视角不同,观察的景物的形态、色彩也有所不同。

第3、4组:移步换景,学生发现角度不同。高低位置、远近距离、不同视角,校园的景物较丰富。

第5、6组:自由选择观察角度,描写的校园景物,学生反映按观察路径写景,情景结合,语言更生动。

活动三:拓展写作思路

教师引导:观察角度的不同,产生的写作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认为:不同的事物应采用不同的观察角度,例如,重点描写的景物应采用定点、移步相结合的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为了细致、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我们除了可以用定点观察法、移步换景法、多角度观察写景物,还有什么其他的写景方法吗?

学生A马上回答:想象。

学生B答到:通过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对景物进行描写。

众多学生受到启发,有的由想象想到实景与虚景结合,有的由通感想到采用何种修辞来表现各种感觉等等。

教师引导:修改习作时,想一想描写景物角度是否多样化?修改完,读一读,是否印象深刻?

这次写作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对象“校园美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及体验探索写作方法,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部分学生写出优秀作文。

(四)采用研究式学习方式拓展作文教学的内容。

现代的作文观念已由封闭性向开放式转换,作文教学已不是过去单纯地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而是鼓励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具有实用性。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写作内容应与他们周围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正如新课标所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真实的创作灵感,只能来源于现实生活”(邓拓)。我明白,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灵敏感应度及观察度。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结合生活经历来写。例如,围绕“家乡习俗”写一篇文章。有的学生写了回山东老家过年的情景,介绍了守夜、长辈给压岁钱的习俗;有的学生介绍了老家山村过年贴对联、放烟花的习俗;特别的是,一位学生介绍了家乡具有特色的“飘色”“年例”的习俗。一篇篇习作记录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学生从中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学生们反馈说这次写作触发他们回想起埋藏在深处的家乡记忆。学生们拓展了视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生活中有许多原生态的东西恰恰正是需要我们用文字去记录的。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围绕“家乡的风景”话题进行写作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培养孩子们关注现实的意识,激励了他们主动、自觉地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们拓展了视野。更好地表现出对家乡文化保护、开发的热情。

如叶圣陶说的“生活犹如溪流,文章猶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确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灵感,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将学生文本学习、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体验加以结合,让学生体验到使用写作知识去表现生活以及表达与交流的乐趣,养成写作习惯。多年来,我的学生在市、省、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中都有获奖。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育部[2001]6号文件)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