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能力培养初探

2017-04-18 07:15:25石晓明孟玉宁杨志广彭鹏杨月云
当代化工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仪器化学实验教学

*石晓明 孟玉宁 杨志广 彭鹏 杨月云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 466001)

材料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材料制备和性质表征分析技能,以及推动材料化学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化学实验与材料化学学科的理论教学相比,由于受实验室条件、实验资源及大型实验仪器使用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滞后。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在结合多年材料化学专业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拟对材料化学实验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改进教学手段,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对实验室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仪器使用率,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得。

1.优化材料化学实验内容

材料化学实验主要研究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以及测试材料性能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当前设计的各个实验项目大多是独立的,内容较为传统,相互联系的紧密性不高,与材料科学的前沿技术差距较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对材料化学实验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力求能够反映材料化学学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包括材料气敏性、孔径和比表面积、光学、光催化、热力学等性能的测定。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高温烧结法、共沉淀法等。培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水热釜、高温炉、固体压片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体敏感性测试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光催化仪、X 射线粉末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等材料化学实验仪器。

新实验项目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注重各个实验之间的相关性,内容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性能测试分析等。新实验应该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性能测试仪的仪器特性,使用条件等,还应该对涉及到的有关材料科学前沿的内容进行讲解,力求将材料化学实验从单一验证型转变为综合设计应用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实验技能。

2.改进实验教学手段

(1)分组实验

材料化学实验中,材料的制备步骤较多,包括仪器和药品的准备、合成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耗时较长,步骤繁琐,需要多人合作进行。因此,材料化学实验采取分组的形式完成,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去,一般以3~4人为宜,一方面可以避免实验操作复杂,耗时过长而引发学生焦躁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有些学生没有可供操作的仪器,而浪费时间。分组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进步。

(2)做好实验预习报告

材料化学实验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相关仪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对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步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课前预习包括理解实验的制备原理、了解所用试剂的性质、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另外还要查阅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写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列出需要老师解答的疑问等。实验之前应向老师提交预习报告,并回答老师提出的与实验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后,方可进行实验。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实验教学一般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仪器操作等,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这种实验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在实验研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验过程应该由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先在小组讨论,之后再由老师补充纠正,解疑答惑。应当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主观思维,并不是要学生去完成所有的实验工作,首先老师必须全面掌握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操作和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免学生对实验内容理解不到位,发生操作事故。

材料化学实验应该更加重视实验操作过程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发现并解决实践问题是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出现原则性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分析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并作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规范实验操作的必要性,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的梳理和实验数据的精确分析,全面记录了整个实验项目。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验报告,便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化学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论。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独立分析并完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

3.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

为了更好的推进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实验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给学生创造独立动手实验的条件,需要合理配置实验资源,适当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走进来,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设计实验环节,准备实验药品、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记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概括总结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师就实验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认真求实的科研作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材料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适时更新实验内容,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考研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献明,傅玉琴,吉保明.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与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广州化工,2014,42(8),212-214.

[2]孙建之.地方院校材料化学实验的建设与研究[J].实验教学,2010,33,120-121.

猜你喜欢
仪器化学实验教学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