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思想的碰撞,不同平台的传播途径,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素养却发生了弱化现象。因此,在体育院校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关键词: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碼: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①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专业过硬的技能,还必须具有内在的修养和素养。而这些,仅仅靠硬性的灌输是达不到的,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呼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们常常提到的“人文”一词,最早则见于中国古籍《易经》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同“天文”相对应,指的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②而对人文素养一词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准确地定义,一般来说它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
一、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体育院校已不再唯金牌至上或运动竞技成绩为先,而是更加注重同人文素养的培养一起齐头并进。主要表现在:
1.人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作为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就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才能够应对工作、生活等挑战,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体育院校教育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把体育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密切融合起来。
2.人文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助于体育科学的研究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体育类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越来越多,出现了交叉学科,这就使体育科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人文元素的参与。
3.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体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线,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是高等体育院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武轻文”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都采取了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体育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
1.体育院校人文教育地位不明确,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能所取代
有些院校唯以体育专业技能为导向,“人”的全面发展完全被“才”的专业训练所替代,大都认为只要把专业技能教好就可以顺利毕业或就业,而人文教育则是放在辅助性的地位可有可无。人文教育被取代导致了人文传统的淡化、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内涵的流失。
2.体育院校人文氛围不浓厚,缺乏塑造人文素养的外部环境
高等体育院校各类训练场馆林立,但是人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缺乏, 人文建设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学生作为参与者,本身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社团活动缺乏持续有效的组织性;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人文素质也相对缺乏,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引导。
3.体育院校人文素养塑造的方向不清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弱
社会转型时期,海量的信息每天都会通过各类传播途径被人们所接收。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文化的选择方法常因判断力、价值观的不成熟而产生困惑或迷惘,不知选择哪些渠道、利用哪些资源;同时又缺少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等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方向的选择。
三、体育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
1.加强人文教育与丰富第二课堂建设并存
加强人文教育一方面积极倡导体育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或通识教育方面的教学改革课题立项, 编写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训教材,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选修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在社会环境中丰富、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生活阅历,促使人文素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2.营造全员育人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
营造全员育人的人文氛围就是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发挥育人的职能,并且相互配合,交叉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一方面体育院校要开展形式高雅、内容丰富且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人文氛围中塑造自我;另一方面全体教职员工要注重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言行举止去感染大学生, 同时也注意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 用自己的无言行动,去影响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地教育效果。
3.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养评估标准
体院院校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大学生人文素养评估内容和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类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评价依据,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档案。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2]石亚军.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3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张军.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工会论坛,2005(5).
[5]肖健.医学院校图书馆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社会,2003,16(3):15-16.
作者简介:阚妮妮(1983-),女,安徽宣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