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的应用

2017-04-18 16:01尚静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尚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供水管网的传统管理体制及制度,对供水的服务质量提升已经很难起到推进以及将水质进行改善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必须要将精细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如此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对城市供水工作,精细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将这种思想在整个的供水流程中进行贯穿,从而使供水的现代化得以有效地实现。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供水水质;服务保障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通过对管网水质影响主要因素的分析,将利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对管网水质进行提升的方法及措施提出来了。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理念,是在常规的管理基础上建立的,在管理模式和基本思想中将常规管理融入到里面。在城市供水的全流程保障将精细化管理思路引入,是将供水企业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的要求。

一、管网水水质管理的现状和难点

(一)管网水水质受管道材质影响

从当前来看,钢管和铸铁管以及镀锌管是城市供水管道包括的主要几项,这几项管内壁都容易结垢和腐蚀[1]。无论是管网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太长,还是水力条件发生急剧的变化,管网水都会有铁锈味臭水或者黄水产生。所以,将供水水质得以保障的基本方法,除了配件和管材需要选用不释放有害物质和抗腐蚀外,还要将管网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缩短。

(二)管网水水质受管道使用年限影响

对于正常管网水而言,与出厂水进行比较,溶解性的总固体和浊度稍有增高,余氯稍有降低,其余指标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钢筋混凝土以及水泥砂浆衬里面的铸铁管,如果管道里面没有衬里,使用的年限又太长,由于结垢和内壁腐蚀,造成水中的一些金属物质及细菌的指标含量过高,使水质直接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管道使用达到五年以上,结垢和腐蚀就会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使用的时间越长,水质就会变得越差,水流方向改变和流速降低的情况,都会对水质造成影响。所以,对管网水水质若想得到有效地保障,需要早期将容易锈蚀的管道进行更换,将水流的方向进行合理而有效地控制。

(三)管网水水質受施工质量影响

管道施工的质量太差,会导致水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对管道进行排水时,强度不足,冲洗的时间不够;新铺的管道,冲洗用的消毒水的浓度不足;对维修管道和分支管道进行安装时,管道的渗漏现象没有及时发现;消防栓长期不用,变成了死水;管网由于铺设的时间太长,致使末端水发生滞留;在水中长期浸泡的水表和阀门以及管件,导致污水进入管道等[2]。

二、管网水水质精细化管理实施的目标及思路

将管网水水质的粗细化管理进行推出,是将观念进行改变,挖掘管理方面的潜力,将人力和现有资源,以及设备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在使出厂水水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的管网分片和分区的管理,将用户终端服务和维护管网等一系列工作进行有效地开展。

(一)实行监控全过程水质

使供水水质得以保证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合格的出厂。为了使管网水水质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于出厂水的余氯和浊度以及pH和氨氮等指标必须进行严格地控制。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技术改造,都要进行有效地加强,将水厂常规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从而将严格控制出厂水指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对于用户供水的全过程的水质监测工作,都要加强,无论监控净水过程连续监测水质的数据,还是在线仪表定时的水质数据,都要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使水质集中监控及动态管理得以有效地实行。

(二)实行供水管网管理分区分片

在供水的范围以内,将精细化管理分区分片的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形成一个4级管理模式,即分区-分片-分块-分单元。将控制点设置在市政的配水管网和市政的主干管网以及小区管网和用户终端管网等一些关键节点上,对全过程的水质逐渐形成动态的监测。管网全过程的供水和水压等变化数据,对于终端水质的保障和水质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管网运行调度的优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消除梳理管网水水质盲点

实行供水管网分区分片的管理,对于通过水流方向和管网特点,可以将梳理管网水的水质盲点分布进行发现。根据监督的重要性,以及管网水的水质监测点特点,来对监测管网水水质分类。控制管网水水质的关键节点,将思维方式进行逆向地控制,在小区进水口和市政主干管网,以及市政配水管网和用户终端设置关键点,通过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控制,形成这些关键点的三维立体网络的控制,使管网水水质监测点的设置得到有效地优化,使管网水水质盲点目的的消除得以实现[3]。

(四)建立管网水水质评价体系

将全流程关节点的水质评价体系进行建立,无论对于市政的配水管网和市政的主干管网,还是用户的终端管网和小区管网,这些控制点的各关键点的水质都需要评论,将管网水水质的情况尽快掌握。将管网运行周期内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下一阶段管网运行优化的建议,使管网水水质和水质数据的联动得以有效地实现。

(五)合理加氯进一步保障管网水水质

根据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在保证灭活水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前提下,设置管网投氯点,合理提高管网余氯量,使管网水水质与出厂水水质基本保持一致。

(六)加强管网设施维护,完善服务

作为供水行业,一定要保证合格的水质和供水管网的持续完好性,以及发生爆管后的抢修及时性都体现着服务质量的好坏。管网维护队应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加强管网的巡线,检漏,配备先进的专用抢修工具,车辆,通讯器材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量缩短停水时间,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同时,加强用水管理的监察力度,成立一支水政管理专业队伍,查处市场上非法将生活用水用做商业,建筑用水,从中牟利的行为,坚决杜绝偷漏水现象,让供水管网良性循环,企业效益良性循环。

三、精细化管理对供水服务提高的效果

精细化管理实质是转变服务的理念,某自来水公司将片和区及单元为服务的目标进行推进以后,将以往比较粗鲁的服务形式,转变为对用户细致的服务。将精细化管理在区域开展以后,收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

1.片区服务人员的电话向用户公开,用户随时有事都可以与服务人员进行联系,尽快解决。

2.辖区内的用户,用水情况,片区的服务人员必须充分地进行了解,致使用户对于供水的疑虑减轻了。

3.片区内拨表和水表损坏以及无表用水等相关的现象减少了。

4.用户的迟交和欠费等的相关现象减少了,用水的纠纷情况没有了,从而使企业生产的回笼资金得到了有效保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终端用户而言,管网水质是影响水质安全举足轻重的环节,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精细化管理,对保障服务及供水水质的供水管网及时进行划片和分区,将每个片区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对控制和监督管网进行加强,使终端供水的服务质量得以保证。精细化管理无论对于人民安全用水的保障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是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大农.水质全流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建设[J].给水排水,2016,04:128-131.

[2]薛炜.供水水质和服务保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50.

[3]梁明.深圳水务集团供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医院精细化管理下的预算支出控制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