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婷
摘 要:盲童由于视觉缺陷,空间表象概念匮乏,在学习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时候尤其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探讨直观教具的运用、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感知和操作等几方面来谈谈盲校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对策展开教学,从而加强盲童数学思想在空间与图形知识中的渗透和形成,为他们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盲校;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盲童由于视觉缺陷,空间表象概念匮乏,在学习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时候尤其存在较多的疑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盲校教师要学会设计直观易操作的教学活动给盲童提供观察、操作以及推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化的机会,只有注重通过直观教具的运用、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感知和操作等实际活动,才能加强盲童的空间与图形概念思想的渗透和形成,从而为盲童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结合多年来在盲校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如何巧破难点,就盲校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空间与图形”教学在盲校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空间与图形”主要是研究周围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生存空间。
由于盲童的视力缺陷,他们的表象记忆匮乏,对空间和图形概念认知较少,他们在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发展方面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而这些都将会是盲生学习数学的种种难点。例如,平面几何中的添加辅助性和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的几何转换能力等都需要学生有清晰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因此,有效地进行空间与图形数学知识的教学,将会较好地促进盲童空间抽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这也是他们未来学习较复杂数学的重要基础。
二、盲校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帮助盲生建立形成丰富的几何图形表象
我们知道,盲生受视力的限制,不能透过空间来观察事物。在平时接触到的物体中,特别是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又极为有限。因此,无论是已有的生活经验,还是几何表象,或者是空间想象力,盲生的表现都是不尽如人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板书作图分析的方法效果不理想,这就决定了盲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必须使用教具模型。尽量采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空间表象,开展有效教学。
教具的使用应注意:
1.教具模型数量要多,尽可能人手一个
特别是用于提示概念的教具模型,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应有。这样,教师在讲解分析时,学生就可以一边听,一边跟随教师讲解摸认教具,把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促进认知的发展。
如,在讲解认识圆锥、梯形、多边形等盲生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图形时,就应该每个学生人手一个模型学具来帮助学生学习。
2.教具模型种类要多样化
这些教具模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正教具,另一类是负教具。所谓正教具,就是与教学内容相符或一致的教具。这类教具,主要是用于揭示概念,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特征。如,教三角形要有三角形教具,教圆柱体就要有圆柱体教具。在正教具中还要有不同的形态。如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等边、等腰、不等边三角形教具。所谓负教具模型,是指与教学内容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教具。如,教长方形时,在教具中還要出现一些不是长方形的教具模型,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让学生辨别;又如,认识对称图形时不单要出示对称图形蝴蝶等,也要出示不对称物体梳子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正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又可以通过负教具让学生触摸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加深和巩固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增强记忆,拓宽知识面。
3.教具模型要方便盲童感知触摸
由于受视力缺陷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应使用符合盲生特点的教具,一般是要有凹凸效果方便触摸感知。如,在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这一环节时,低视力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观察动态的情景进行学习;盲生就可以利用一个圆形纸片,在反复对折中,通过对折痕的触摸发现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的特点;在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把一个圆柱体切割并拼成近似长方体的方法,使用的教具要符合盲生的感知特点,不宜过小,且拼组的长方体越近似越好,避免盲生摸到凹凸不平的长方体,不利于其学习认知。
(二)巧设有趣的数学故事场景,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盲生好奇心重,喜欢听故事、学故事,所以教师要善于并巧设源于生活实际的有趣的数学故事场景,有效地激发小学盲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然也愿意主动地去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故事场景,将难题抛给学生:“村长想考考喜羊羊和懒羊羊谁更聪明?让它们收割一块长方形块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随它们挑选其中一块,它们会怎样挑选呢?”利用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出发,提出有趣问题,这样的故事情景,让盲生觉得非常有趣,“喜羊羊和懒羊羊,它们肯定是想要收割面积小的草地。”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就会明白要求出两块地的面积才能进行比较,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在小组讨论时,盲生会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求法是否一样?通过观察和交流,盲生自然会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发盲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三)努力挖掘盲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盲生平时接触到的事物较少,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一定事物和这些事物的形体是有一定认识的。这就为我们进行几何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采用直观教具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这些基础和经验,特别是引入新概念和教学有关的几何计算。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认识和图形计算建立在平时得到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作为掌握概念和进行计算的出发点。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图形产生亲切感,意识到这些知识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是空泛的东西,从而消除畏学怕难的情绪,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收集并提供给盲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积木、文具盒、牙膏盒、魔方、粉笔盒、茶叶罐、小皮球等等,引导盲生通过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使盲生形成对立体图形体是三维的直观感受。再通过让盲生摸着物体,说出它的几何名称,例如:魔方——正方体,文具盒——长方体,小皮球——球体等等。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老师说出图形名称,学生分组比赛说出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形状的物体,看谁说得多。
这样,让盲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的效果往往是比较牢固的。
(四)注重设计感知体验活动,培养盲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小学盲生的思维发展顺序与普通学校的小学生一样,正处于具體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直观演示,着重让盲生通过体验、操作、探究等方式,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空间表象,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最终形成并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1.在体验活动中感知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盲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如果老师直接告诉盲生课本的知识,也许他们还会存有疑问,但是如果由盲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证明,那么更容易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所以,教师要为盲生提供一切创造体验和探索的机会。
例如,在认识体积单位“1立方米”时,如果只是告诉盲生 长宽高分别都是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对盲生来说比较抽象,表象不清晰。所以为了让盲生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我就借用3根1米长的米尺在教室的墙角搭建了一个1立方米的框架空间,让盲生猜想1立方米可以容纳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接着让盲生一个一个蹲到1立方米框架里面,最后发现里面可以容纳6名盲生。这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中自然感受到1立方米的大小,使得1立方米有多大的表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2.在操作探究中推理
在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学生可以通过“排水法”的实践活动,体验容器的水位变化,从而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三条纸条进行拼接,通过探究几组不同长短的纸条的拼成过程,从而得出三边关系等等,既能通过实践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加强盲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提高其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例如数字与图形的结合方法,数学变换思想,数学的估算与预测方法等都是普通学校常见的数学思考方法,对于盲生来说,这些思考方法同样需要渗透和培养。
而在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让盲生也能像普校学生那样进行观察和操作,学会分析和推理,让盲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和工具,同时教师又能够巧妙地培养盲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初中和高中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深入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进行盲校小学低年级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教学的时候,是在盲生已经具备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的基础上,然后将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接着设计三角形拼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渗透面积守恒的概念,同时让盲生在拼接游戏活动中加深对相等边这个概念的理解,而这些拼接和配对方法的学习正是盲生未来在学习对称和旋转以及推导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深刻认识到: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同时因为盲生的视力缺陷导致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难点,教师需要想方设法设计适合盲生需要的教具学具以及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来引导他们去实践操作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有效地培养盲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01.
[2]曹培英.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7-15.
[3]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03.
[4]赖燕萍.浅谈数学教具在盲校计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现代特殊教育[J].2011-10.
[5]李东成.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教育界[J].2015(2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