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研究 分享 共进

2017-04-18 00:27谢琼
新课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评议研讨教研

谢琼

“一课多研”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多位教师实施教学,大家在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中相互比较、切磋,再进行二次设计的教研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它因具有“展现个性教学”“促进自我反思”“实现合作共享”等特点而成为教研活动中备受关注和推崇的策略之一。

一、把只提出问题的教研转换为研讨解决问题

开始,我们并没有一下子进入课程的实施,而是将一线教师遇到的比较普遍、典型的问题或当前亟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确定为研讨主题,鼓励教师从问题、困惑人手开展教研。教师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让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成为研究的主体。例如,老师把“幼儿园晨间活动”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归纳出几个问题:

1.活动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行器械的运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质量为什么不高?

2.活动的组织形式如何打破放羊式,使晨间活动具有创新性、多样性且活动目的明确?

3.为什么老师在指导时规定的内容多,幼儿模仿性学习多,但忽视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行为?

二、改进“一课多研”的方式。为新老教师“量身订制”教研过程

1.第一研:“实践课”后的全员互动——重人人参与,体现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目的:研讨新教师执教的活动,活动中所采用的道具是否恰当,指出案例设计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反思、诊断问题的成因,探讨解决的方法。融合集体的力量,探讨解决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在对活动目标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老师想面面俱到,似乎也没有抓到中心点,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没有层次递进的主线,显得不够紧凑。在研讨的过程中,并没有给老师太多的内容,但却是目标明确的研讨,可以让参研的老师明晰自己的责任,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其效果远胜于多次的泛泛而研。所以,每一次的研讨我们只需解决重点问题。

2.第二研:“跟进课”的合作式互动——在合作互动中分享

“一课多研”活动过程是不断实践与研讨、不断反思与改进的过程。因此,它是实现同伴互助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任务: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和相互间合作意识的培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促进参研教师教育行为的进步。

“跟进课”由大陈老师和王老师各上一次。我们鼓励任课教师大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第一研中的研讨结果,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通过实践与研讨,老教师和新教师之间不断碰撞、协商、思考、比较、跟进、剖析与评价自己有关的理念和行为,互相扩大和丰富彼此好的理念,自觉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样的过程,不仅使三位主角教师感受颇多,参与研讨的教师也受益匪浅。这种方式也大大改变了由一位教师任“主角”而使大家产生视觉疲劳的状态。

在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中,集中听课,教师评议,集体反思,提出修改意见,再一次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加以验证。其中的每轮研讨,都凝聚著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不仅开课教师获得成长,评课的人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真正体现了智慧共享,优势互补。

3.第三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关注过程和改进

“一课多研”有别于其他教研活动最重要的优势在于教研过程的全程性、开放性,通过多轮研究和探索,实现了“议(评议)一思(反思)—做(上课)”的有效结合。以往,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是“一课一研”活动,目的也常常是推出“优质课”“示范课”。这种教研形式虽然便捷,却是一个“半拉子”的教研:即使教师自身反思到不足,评课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但因没有再度继续研讨开课而不了了之,于是,评议交流时,有的教师甚至抱着“你姑且说之,我姑且听之”的心态,而且课后评议的重点往往停留在对课的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对教学活动的改进。而“一课多研”在一节课结束后也要关注教学的效果,但关注的结果是为完善过程服务。在“地球妈妈,我爱你”的研讨活动中,王老师借鉴第一研中陈老师“语言感染”的经验,又将PPT重新制作,用卡通的形式表现,效果比第一研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节省了时间,整个引入环节显得更加自然紧凑。进行反复的实践、研讨、调整、再实践、再研讨、再调整的过程正是“一课多研”的精髓所在。世上没有最好的课,只有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更好的课。听课、评课,不是为了观摩学习,也不是为了给上课者的教学评判打分,而是为了大家在教研过程中思考、交流、提高。

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理念向行为的转化;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反思,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实践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评议研讨教研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