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
[关键词]基层党校;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可以说它是一个新课题。全国各级党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校熔炉作用应重新思考定位。《意见》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而传统意义上来说,大家都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中央党校和各地省市委党校。全国各地的省市一级党校教学设施完善,有比较正规的教学楼,教师队伍数量庞大,教学科研能力也比较强大,每年培训班次成规模、成体系。相对来说,县(市、区)委党校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逊色很多,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场地奇缺,教师队伍薄弱,有些党校甚至常年不举办培训,甚至名存实亡。笔者认为,党中央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战略部署不应该忽略基层党校发挥的作用,因为基层党校在党建、加强干部党性教育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他们起着省市党校不能够替代的作用:
一、基层党校作用
1.弥补了省市委党校培训学员层次的缺漏
一般来说,各地省委党校培训省管干部,市委党校培训市管干部,但除了特定的培训班次(比如,农业方面的专题研修班)之外,每年县(市、区)一级的公务员甚少能够获得去省市委党校培训的机会,而这一级公务员服务在社会最基层,有很多窗口单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能够代表共产党员、政府官员的形象。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轮训也是有很大必要的。而县(市、区)委党校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漏,以笔者所在区为例,每年本区党校培训轮训共34个班次,培训轮训区二级班子成员及本区公务员共2030人次。这就使得基层公务员、党员干部也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培训,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也就能够更好地贯彻政府有关决策。
2.授课贴近地区实际,有针对性
中央及省市委党校教师一般站位比较高远,授课更多的是针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视野比较开阔,理论功底深厚,教学及科研能力都比较高超。但也正由于他们习惯于从大局出发,习惯理论研究,就很难着眼于细微之处,很难俯下身去体察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情况,授课就难免与基层实际情况有些脱节。而县(市、区)委党校在基层,党校教师能够更加切实地了解本地区的区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授课更能有针对性,更加灵活多样,能够真正解决地区的一些实际问题。
3.能够将党建做到最基层的党组织中
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基层党组织已经发展到436万个,其中全国7565个城市街道、32753個乡镇、92581个社区(居委会)、577273个建制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19.4万个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1.0%,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57.9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53.1%。18.4万个社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占社会组织总数的41.9%。而且相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乡镇及非公党组织还会持续发展壮大,所以非公、乡镇、社区党组织这一阵地我们坚决不能丢,我们要定期对这一类党组织成员进行党性培训。而能够担得起这一教学工作重任的只有基层党校。通过送课下基层活动,基层党校教师可以将党的理论与党性教育传播到非公党组织群众中去;通过基层党校与民政局,基层党校与乡镇党委联合举办培训的形式,可以让社区党员工作者、非公党员、农村党员都能够参与到党的教育中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肩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重任
2014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05.7万名,较上年减少35.1万名。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96.2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6.8%。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69.3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2.3%,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79.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8.8%,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每年都有新增党员,如何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部署,保证党员质量,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是摆在党校面前的课题。而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省市党校都不再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而是在县(市、区)委党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基地,将这一培训安排给了基层党校。这样一来,基层党校就必须肩负起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合格党员的重任。
二、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能缺少基层党校的这块强有力的阵地。而基层党校也应该抓住《意见》的“东风”,努力建设自己,使党校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1.锻造教师队伍
党校教师永远是党校的第一线。师资队伍优劣决定了学校的质量和水准,也决定了党校的校风和学风。党校师资应明显高于普通教育和其他系统,而且要讲政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争取人人成为教学骨干,业务高手,既能走上讲台上好主体班次课,也能走进基层做好宣讲员;既能为县(市、区)里临时工作发挥作用,也能为县(市、区)里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另外,结合中央(下转64页)(上接62页)提出“两学一做”的精神部署,基层党校教师要加强严谨治学和调研科研力度,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完善党的理论和党性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知识;关心时事,立足研究方向,刻苦钻研,成为学科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和业务的行家里手;为了加强对县(市、区)情实际的了解,基层党校教师应当主动深入基层挂职,实行蹲点调研,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加强对现实热点问题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积极发挥外脑作用。为了适应培训形势需要,切实提高师资水平,提质增效。党校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扩大视野,积极走出去,外出学习进修,接受高端培训。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与才干。真正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积极、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基层党校师资队伍。
2.活化教学形式
传统党校教学以校内讲授式为主,教师在上面讲解,学员在下面听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党校教学需求,必须在此基础上求新求变。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就在今年开始探索校外联合办学模式,即在外省市建立教学基地,将学员带出去,用他山之石攻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所用。围绕地方政府新的发展战略做文章,结合外省市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员真正有效的学习其他地市的先进发展经验。另外,在校内教学模式方面探索运用研讨式教学、桌面推演、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课程设置上应逐步提高互动教学比例,不断提高各级各类班次的培训质量和教学水平。
3.发挥外脑作用
党校除了承担区域内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之外,还应成为当地政府的智库。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应能够并善于聚焦事关本地区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直接奔着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目的来开展研究,拿出具有真知灼见、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真正发挥“外脑”和“参谋”的作用。及时发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问题并能够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挥好咨政服务作用,为县(市、区)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开视野或提供思路对策,为当地政府党委决策建言献策做好支撑。
4.创新发展思路
伴随着党的事业的新发展,党校尤其是基层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也应该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培训思维。作为承载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主阵地,我们应主动从意识和思路上寻求突破。笔者认为总的来说可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干部培训需求为目标,创新培训理念。培训之前充分了解学员所想所需,因需施教,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设计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以满足干部成长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创新培训内容。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時,着重培养各级党员干部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面对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基层党校必须在坚持党性办学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积极发挥阵地作用,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更好地促进党校事业发展,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提供坚强的保障。□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