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璟
摘 要:根据高职高专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化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点对无机化学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化学教学中定量分析做出了整体性的融合,建设了一个相对完整但详细、适用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系统,体现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优势。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体系 实践 思考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现状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院校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多次的重组与调整。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故将其整合为一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也是很多院校在化学基础课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材内容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各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不断进行理论体系的重组和内容上的改编,出版了各种各样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囊括了现代物质结构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知识、定量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滴定分析知识、仪器分析等一系列的知识。[2]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院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有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有环境工程技术,这些专业均需开设化学类基础课程。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也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减少理论教学课时,我们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开设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1.教学体系的改革
教学体系改革后依旧包含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但在教学体系结构上予以调整,不再是单纯的先介绍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理论,再进行分析内容的介绍,而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中亲缘关系较大的内容,按照理论原理与应用实例结合的原则进行整合,这主要体现在酸碱平衡与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滴定、沉淀溶解平衡与重量分析法、配位平衡与滴定这四部分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基础理论与原理,物质结构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定量分析基础知识。[3]
2.教学内容的思考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涉及到的知识较为广泛,所以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的思考。第一,因为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工作中仪器分析的比重增加,仪器分析内容是否开设,开设哪些内容,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不同院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做了了解,有些考虑全面性,将仪器分析完整纳入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化学反应理论篇、化学分析篇和仪器分析篇,这使得原本就很多的教学内容更加庞杂;而部分院校为避免教学内容的臃肿,仅对光度分析加以论述,这就对后续的课程内容安排造成影响;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将仪器分析的内容则调整到后续的工业分析与检测课程当中,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不做讲解。第二,化学热力学的内容,后续物理化学课程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在本课程中考虑到该内容对学生在对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理解,只做简单介绍。第三,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是基础化学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这部分内容不仅教学内容较多,系统性差,知识点零碎,而且主要为描述性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显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大,授课效果也不好,所以我们适当压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但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很难有机会系统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以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转嫁于第二课堂,以趣味实验和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4]
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思考及实践
立足开发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课程的基本理念,本着“必须、够用、适用”的基本原则,我们对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整体上构建出一个内容清晰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满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体系的安排上,首先介绍基本化学理论,其次要对元素化学知识进行介绍,最后是基本理论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上,一方面删减繁杂的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替代传统的理论讲解和计算,在四大滴定的教学内容环节,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5]
结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两门化学基础课程整合而来,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破了原有的结构,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利于理实一体教学的开展,也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若愚,朱建飞.无机及分析化学[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俞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倪静安,商少明,翟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