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这是当下大部分中学生的通病。文言文以其给学生“佶屈聱牙”式的思维障碍,为绝大部分学生所害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学习的效率。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课堂的最佳方式显然是让你的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趣味的文言课堂因新颖别致的导入而兴趣盎然。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在课堂教学之前,能以此营造出符合文言文本的特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氛围,符合“趣味性”课堂教学的要求,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我的新课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演示导入等等。灵活巧妙地选择新课导入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教《马说》这篇杂文的时候我是这样导入的,由动画版的《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的文言课堂因渐进的教学设计而丰富多彩。如《以虫治蟲》第三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是“开放探究,悟出启示”。如果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进行“单打独斗”式的思考,或是完全开放式地让学生合作处理,学生都容易出现思考不深刻、思维混乱、表述不够清晰的状况。而层递式的引领更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知规律。据此,我对这一环节做了这样的设计处理:“虫子天敌的自然现象”→→“生物防治”的例子→→“生物防治”的好处→→“生物防治”的启示”。 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渐寻渐幽,学生在文言阅读的不断攀登中获得螺旋上升的体验。就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而言,我也注意遵循了这一原则,在充满刺激与挑战的解读过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断地被点燃。
趣味的文言课堂因多样的教学手段而精彩纷呈。寓文言课堂教学于乐,方法异常多,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还可借助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PPT等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如新授课时,我采用吟诵的手段,有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琅琅书声代替老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知识点”的练习。吟诵体会,不只是心灵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受,如吟诵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读者会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景象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的一种强力度的外向冲动的躯体反应,同时产生如同作者一样的外向冲动,从而体会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气魄。让学生小组合作吟诵诗词文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热情投入,品尝到合作的喜悦。如进行《陈涉世家》《出师表》等文言文教学时,学生学得乏味,针对这点,我在教学内容上稍加改变,如与历史典故学习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马上得到提高,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趣味的文言课堂因多样的展示方式而别开生面。斯霞老师说,“课堂展示的方式有多丰富,你的课堂就有多精彩。”单一的展示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乏味与无趣。这也是“趣味”文言课堂的最大忌讳。然而,“文言文毕竟是文言文,它应该具有文言的色彩和味道。”黄厚江老师曾在阐述“本色语文”时,谈到文言文的教学。我以为,一语中的。不管展示方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凸显“趣味性”,也应该展示出“文言味”来。在《黔之驴》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尝试着使用了抢答检测、合作演读、故事概述、角色置换、画面想象、举例类比等方式。如在朗读展示环节,学生不仅展示了小组的朗读智慧,而且提醒了“好”“ 慭”等字的读音,以及“以为且噬已也”的朗读节奏。在不同环节中,学生尽情地展示,或陈述自主学习的成果,或展现合作学习的智慧,或彰显探究学习的深度……每一次展示都凸显着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生的掌声、质疑、补充,在老师的激励、点拨、引领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幸福的成长。
总之,创建富有“趣味性”的文言课堂是我们中学教师永恒的追求,就让我们带领学生在文言文这片古老、深邃的天地里,尽情地享受自由飞翔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