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晶光,王雪涛,王海椒,张建芳,张岩松,唐艾华,徐 洋,冯灵云,张春民,伍家琪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2308)
截止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近87万例[5],尘肺病占90%,而每年报告的尘肺病病例中,半数左右发生在煤矿,发病者又多为农民工[6-7]。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职业健康检查率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单独针对农民工的尘肺病患病情况做统计,而尘肺病是一类潜伏期长、隐匿性强的疾病,加上农民工防护意识不强,农民工尘肺更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选取4省(市)的83家井工煤矿进行尘肺流行病学调查(2014-2015年),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煤矿尘肺病多发原因,剖析煤矿粉尘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煤矿农民工尘肺病防治的有效途径,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83家煤矿企业: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经济规模、煤种、开采方式等因素,从全国25个产煤省(市)中选取重庆市、陕西省、山东省和云南省。从各地安监局获取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全部煤矿企业名单,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经济类型,按照“国有、民营(含个体)、乡镇”分别为“5∶2∶1”的比例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对每类企业进行编号,用随机数法,随机选取50家国有企业、22家民营企业和11家乡镇企业。
2)接尘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入矿时户口为农村户口,受聘于煤矿企业的在岗人员(在岗是指在本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正式工是指通过正式的招聘方式,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且“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齐全。
1)查阅资料档案:通过调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其相关制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粉尘监测情况等,了解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收集2013-2014年接尘工人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历年尘肺病诊断证明书及劳动能力鉴定资料等,分析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特点。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数据资料双人录入,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两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本次调研的83家煤矿企业,均为井工矿。采掘方式方面,国有煤矿以综采为主,乡镇煤矿和民营煤矿以炮采为主;人员方面,共有77 122名生产人员,其中57 298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会接触粉尘;在调查的83家企业中,农民工总数达到32 991名,占总生产人员数量的42.78%,接触粉尘的农民工有26 017名,占接尘总人数的45.41%。
论舞蹈作品表演者的作者地位 .............................杨华权 03.37
2.2.1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调研煤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置率、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制定率均为100%,但制度内容未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大部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职业卫生培训率平均为95.20%,但缺乏单独的培训体系,几乎都包含在相关安全培训内容中。
2.2.2 粉尘防治经费使用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83家煤矿企业的粉尘危害防治投入金额为18 738.07万元,生产煤炭的能力达86.33 Mt/a,粉尘危害防治费用平均为吨煤0.18元/月;各省(市)的粉尘危害防治投入分别为3 130.19万元(重庆市)、7 382.54万元(陕西省)、5 870.64万元(山东省)、2 354.70万元(云南省),具体粉尘防治费用的用途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83家煤矿粉尘防治经费用途比例说明
83家煤矿中,57家(占68.67%)委托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评价,并开展了粉尘的日常监测工作;21家(占25.30)仅开展粉尘日常监测工作;5家(占6.02%)既未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评价,也未开展粉尘日常监测。而相关检测评价报告中,粉尘检测结果合格率平均在70%以上,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总尘浓度约为1.02~49.5 mg/m3,煤矿日常监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14年78家煤矿日常监测粉尘浓度汇总
注:空白表示未检测呼尘。
在对2013-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整理分析后,相关结果表明:在岗检查时,农民工肺部异常的检出率为12.87%,高于正式工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0,P<0.001),如表3所示。其中,肺部异常主要是指肺部存在小阴影,肺纹理增粗、增强、紊乱及其他肺部异常情况等;其他异常以血压升高为主,其次相应是心电图异常、听力下降、尿常规异常、视力下降等。
表3 煤矿在岗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情况
注:*是指与在岗正式工相比,P<0.05。
对体检的X线胸片进行抽查,并重新阅读分析检出率。本次共抽查9 033人的X线胸片,查出疑似尘肺病717例,检出率7.94%,高于当地疑似尘肺病检出率0.84%,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 195.7,P<0.001),如表4所示。
表4疑似尘肺病检出结果对比分析
Table4Contrastiveanalysisofpneumoconiosisdetection
省(市)原检出结果调查组抽查结果体检人次检出人数检出率/%抽检人数检出人数检出率/%重庆2283401.7512921219.37陕西85321021.1942063899.25山东9106450.4920341055.16云南3440100.2915011026.79合计233611970.8490337177.94*
注:*是指与原检出结果相比,P<0.05。
收集煤矿历年已确诊的尘肺病例,其中农民工417例,正式工573例。经统计对比分析,农民工发病工龄14.47 a±6.79 a,短于正式工27.75 a±8.42 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8,P<0.001);农民工发病年龄42.56岁±5.80岁,小于正式工49.84岁±7.89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01)。总结调查结果可知,农民工尘肺病依然呈现发病工龄短、发病年龄小的特点,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历年确诊尘肺病例发病情况对比分析
注:*是指与正式工相比,P<0.05。
近些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民工进入煤矿企业工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管理措施不到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8]。
1)粉尘防治经费投入不足:调查显示,粉尘危害防治费用平均为吨煤0.18元/月,与安全生产费用(吨煤15元/月)相比[9],粉尘危害防治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
2)农民工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低:本次调研发现,4省(市)当地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0.84%,而调查组抽查的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7.94%,与文献[10]研究得出的6.7%相近,而文献[11]中的某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患病率为4.74%,这些均提示目前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存在漏诊;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接尘农民工因各种原因未做过职业健康检查,也造成了尘肺病的漏诊。
3)企业提供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与同类调研结果差异大:本次收集企业粉尘报表数据显示,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总尘浓度约为1.02~49.5 mg/m3,平均为10 mg/m3以下,而王雪涛等[12]研究发现某煤矿的采煤工作面总粉尘浓度平均为64.17 mg/m3,最高达337 mg/m3,与本次收集的企业日常监测粉尘报表数据差异较大。
4)农民工尘肺病发病年龄低、发病工龄短:吴希祥等[11]研究表明,农民工平均发病工龄为6.69 a,明显短于正式工最短发病工龄25 a,与本次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发现:一是与农民工从事的工种以采煤和掘进为主、接尘浓度高、劳动时间长有关;二是部分农民工工作变动频繁,外单位接尘史被隐瞒,导致发病工龄统计不全。
1)政府层面:强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建设,如在有关法规中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专项经费在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中的提取比例,明确工伤保险可用于事故的预防支出,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对事故和职业病的主动预防功能;探索和推广职业健康责任险,将导致严重职业危害的行业或岗位纳入强制责任保险范围,工伤保险与职业健康责任险共同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医疗和家庭生活,通过调整保险费率的经济手段,鼓励用人单位加大职业病防治投入;加大各级政府监管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履行监管监察职能,督促企业重视职业卫生工作。
2)企业层面: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强化源头治理,引导企业加大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加强防、降尘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个体防护用品的投入;开展、强化农民工职业卫生培训,重点培训岗位操作规程、粉尘危害的后果及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开展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提升农民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1] 张忠彬,陈刚,张圆媛.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S1):51-54.
ZHANG Zhongbin, CHEN Gang, ZHANG Yuanyuan. Explore to status’problem and measures against occupational hazard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10(S1):51-54.
[2] ILO.The World Da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 in 2013 focuses on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EO/BL].(2013-04-28)[2016-11-11].http://www.ilo.org/safework/events/meetings/WCMS_204594/lang-en/index.html.
[3] 乔庆梅,柯常云.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1(12):59-62.
QIAO Qingmei, KE Changyu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in China and thoughts on it[J].China Health Insurance, 2011(12):59-62.
[4] 李涛,张敏,李德鸿,等.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及其对策[A]//2004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重庆,2004:22-24.
[5]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2014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的通报[EB/OL]. (2015-12-03)[2016-11-11].http://www.nhfpc.gov.cn/jkj/s5899t/201512/c5a99f823c5d4dd48324c6
be69b7b2f9.shtml.
[6] Laney A S, Attfield M D.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are increasingly more prevalent among workers in small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0, 67(6):428-31.
[7] LANEY A S, PETSONK E L, HALE J M, et al.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advanced pneumoconiosis, 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among underground coal mi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2009[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2, 102(S2): S279-S283.
[8] 杨超敏.我国农民工尘肺防治现状及对策[J].应用预防医学,2011,17(3):188-190, 160.
YANG Chaom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migrant workers pneumoconi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 in China [J]. Applied of Prevention Medicine, 2011,17(3):188-190,160.
[9] 财政部,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12-02-14)[2016-11-11].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2012wg/wg201203/201207/t20120717_667079.html.
[10] 王丹,张敏,郑迎东.中国煤工尘肺发病水平的估算[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1):24-29.
WANG Dan, ZHANG Min, ZHENG Yingdong. Study of estimation method for incidence of new cases of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2013,31(1):24-29.
[11] 吴希祥,孙志杰,王姬.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发病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5,21(1):19-21.
WU Xixiang, SUN Zhijie, WANG Ji. The investigation of pneumoconiosis situation on State-owned coal workers [J]. Occupation and Health, 2005,21(1):19-21.
[12] 王雪涛,马骏,关砚生,等.我国地方煤矿职业危害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45-1147.
WANG Xuetao, MA Jun, GUAN Yanshe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local state-owner coalmines of China [J]. Occupation and Health, 2008,24(12):1145-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