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17-04-15 08:25李蕴芝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体性语文教学小学

李蕴芝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语文教学,是体现新时期语文课程价值的要求。要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如何实施主体性教育呢?本人认为要做到这样几点:一、树立学生的主体观,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二、诱发学生学习的心向,使其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三、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四、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五、完善教学反馈,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学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41-02

“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密切关系。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教育,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回归主体”就是把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夺走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发展主体”即努力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回归主体是发展主体的条件,发展主体是由素质教育决定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主体性教育,实现回归主体和发展主体呢?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观,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关键。

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变学生单向地从教师或书本接受为多维接受,并由此改革教学工作的传统方法,即变“管”、“灌”、“压”为“引”、“启”、“导”。

传统的教学观集中地体现为“为教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现代教学观集中地体现为“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执行“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现代的语文教育更应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为重点,切实转变语文的教学观念:首先要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其次是从“理解分析”转为“运用表达”。最后要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教学观念转变了,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

二、诱发学生学习的心向,使其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前提。

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就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愿学、想学的心理倾向。第一,教师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通过结合课文,讲述中外名人小时侯认真读书的故事,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第二,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创设一种吸引学生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把良性的竞争引入到学习中,引导他们与小伙伴比学习、比进步,在班内形成良好的学风。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学生一旦产生了强大的学习欲望,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看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看他(她)喜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有没有兴趣。有了兴趣,有了爱好,他(她)就会乐此不疲,其乐无穷。钱理群先生说过:“兴趣使人优秀,任务只能让人合格。”冰心先生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三、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条件。

发扬教学民主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体现平等、合作、和谐的特点,创造一种轻松的民主气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发他们敢说、敢问、敢想的勇气,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适应的气候和土壤。

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就应该做到: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和政治上的真正平等,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二、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品德不良或学业困难的学生要有信心、耐心、爱心。三、教师要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帮助,并开展一些有利于团结互助的学习竞赛活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四、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使学生独立地进行智力操作和行动,进而顺利完成教学的全部任务。时代精神所要求的学生的自主能力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现和培育。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他们的自主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师认为教学应以教为中心,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就会放松学生的纪律,就会浪费时间。所以,常常是满堂灌,课外布置大量的作业。即便是课堂提问,也常常是仓促点“将”,很少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殊不知,教学的这种“间歇”就是学生“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分配上,教师就要精心构思,合理布局,使整个教学疏密有间,张驰有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学生,多设计质疑、释疑、讨论、练习这些教学环节,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自悟自得,培养自主學习的能力。

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自悟自得,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呢?

(1)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引导他们自己解疑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够积极思维、主动质疑,就能一改“被动接受”的“万马齐暗”的局面。启发学生的质疑问难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正式授课前,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对课文初步理解的程度,并可以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学情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所提的问题除三言两语可以解决而又与课文整体内容联系不大之外,一般不即时回答,可纳入到授课计划之中,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解决,并尽可能把每个问题“物归原主”。“问题回家”可以促使学生更用心去听讲。第二种情况是在课程结束后请学生质疑。这样能够查漏补缺,有利于因材施教。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即提即答,最好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自己解答或让其他学生帮他解决。第三种情况是在课程进行中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出,并马上解答。

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就标志着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积极思考,去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这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来说,确实是一个质的飞跃。

(2)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因此,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避免繁琐的课文讲解,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方面,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有所获。如,我教第一册《雨点儿》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变化的句子,再说变化,软件展示雨点儿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雨点儿的作用,并指导他们有感情读书。紧接着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练习说话。最后想像雨点儿还会去哪些地方,帮助哪些人?快下课了,我让学生在《小雨沙沙》这首歌的伴奏下,把自己当作小花、小草、种子,根据音乐自己创编动作,把动作做出来,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得有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落实到家。

(3)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學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也是如此,必须教规律、教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学会学习”的时代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而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一篇课文教一种方法,持之以恒,学生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并能逐步做到“会学”课文。学法指导,必须体现“导法——学法——用法”的过程,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学法,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法,最后还要指导他们运用学法。这样的指导学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

五、完善教学反馈,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是实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的保证。

教学反馈是把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对照,找出差距进而调整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学反馈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环节,它又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课文的导入、学习探索、巩固总结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及时做出客观、公正、含鼓励性的评价,适时调控,使学生总处于高涨的学习情绪中。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好习惯。

以上几点是我对开展主体性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在这些教学尝试中,我体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田汉族:《课堂教学优化的原理与方法》中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赵伟士:《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价值取向》

[3]周宏、高长梅、邢莉娅:《学校教育科研热点研究全书》中的“主体性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语文教学小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