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山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我国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学生表达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清晰表述给他人,进而增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46-01
一、前言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领和辅助,学生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要能利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充足的表大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口语表述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二、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已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目前,仍有部分语文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十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但却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进而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由于教师无法遵循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这样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就缺乏交流沟通,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很难理解教师教授的知识,这不仅阻碍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根据对初中语文当前的教学现状研究,从中可知,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必须要能合理的解决影响语文教学的问题,让语文教学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才能促使学生形式表达能力[1]。
三、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提出的对策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发挥
初中语文教师如果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就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相关的教学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主体,而教师则应引导学生,辅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教学内容。(2)朗读全诗,感悟师中的思想感情。(3)深入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怀。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帮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加强对诗歌的理解,然后在进行层层点拨,在点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探讨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与同学之间展开交流探究,教师要能正确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发挥,从而在与同学探讨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强对诗歌的理解,深入体会作者想要做出大山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为了进一步提升學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向他人简单的复述《在山的那边》主要表达的含义[2]。
2.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引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深入到课堂中。例如:在展开口语交际《探索月球的奥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月球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月球的理解。其次,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关于月球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学会连接词语,学生也会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当学生了解月球的奥秘后,教师在让学生表述自己月球的看法。口语交际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多说,多练,才能体现口语交际课程真正的价值,这十分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3.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只是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生活上事情,这不仅体现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同时,教师也能深入的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心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科目,语文课程起着良好的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真正的展开口语交际的训练,学生才会逐渐的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丝路(下旬),2016,(11):45-78.
[2]刘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法运用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70-90.
[3]王凤香.分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30-5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