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臣
【摘要】人的一切活动都只有的记忆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进行,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学习的结果是新经验的获得,而新经验的保持就有赖于记忆。记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吸收,积累和能力的形成。所以,无论从搬动语文教学论,这种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记忆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79-01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对于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这一任务更是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记,就是记下来,心理学称之为识记和保持;忆,就是回忆起来,心理学称之为再认或再现。记忆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再现的过程,通过记忆人们可以积累个人的直接经验,又可以利用间接经验来武装自己。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明确提出记忆任务
有人曾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做过分组实验,要求甲组同学阅读故事后记住词汇,乙组同学阅读后记住内容并复述课文,然后对甲乙两组学生都进行词汇和复述检查。结果,词汇保持率甲组为31%,乙组只有23%;课文内容保持率乙组达24%,而甲组只有14%。这说明记忆目标越明确,记忆效果越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易于检查效果的记忆任务。如:记忆字的音、形、义,记忆生词,复述、背诵等等。
二、掌握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
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恢复记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叫做遗忘。心理学家研究得出:遗忘有下列规律,第一先快后慢。即今日的材料明天会忘了很多,后天也会忘,但是忘的会少一点,越往后忘的越少。第二,有意义的材料忘得慢而少,无意义的材料忘的快而多。第三材料中间部分忘得快而多,两头部分忘得慢而少。第四,记忆性质相似的材料由于互相干扰也会产生遗忘。第五,材料数量越多,遗忘得越快。
根据遗忘规律,教师要合理组织复习。第一,及时复习,趁热打铁,经常复习,前密后疏。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不搞突击复习。第三,复习形式要多样化,如:自问自答、默写、讨论、作业等等,避免机械重复。
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要想记得牢必须理解的透,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意义记忆。意义记忆是对材料有一定理解的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比语文教学机械记忆好的多。比如:让学生记忆下列两组材料,第一组是:一、两、上、柳、青、鹂、黄、行、个、白、鸣、翠、鹭、天;第二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果第一组材料最多有七八个人记住,而第二组材料大多数人都能记住。第二种材料之所以记得好,是因为字与字之间存在着意义联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的关系,通过理解发展意义记忆,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教师常用比较的方法,如:形近字比较,多音多意字比较,同义词反义词比较,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等。
四、教给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使他们运用良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科学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规律记忆法
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抓住共同点,找出区别有助于记忆。如比较良、朗、郎、琅、很、恨、根这些组字可以看出,第一组良、朗、郎、琅,这些字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只是在音调上有区别,而第二组很、恨、根,声母不同,韵母相同,掌握这些规律就很容易记忆了。
2.多渠道协同记忆法
在记忆的过程中,各种感觉器官要同时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调动五官(眼、耳、口、手、脑),做到五到:眼到(仔细看),耳到(用心的听),口到(认真的读、讲、讨论),手到(多做、多练),心到(专心致志、独立思考)。事实证明,多渠道协同记忆比借助单一感觉器官记忆效果要好。
3.重点记忆法
有些课文内容,学生不必全记,教师可根据教材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记忆重点词语和句子或段落。
4.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记忆结合法
阅读结合回忆,可使学生注意到哪些部分已掌握,哪些部分记得不好,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记得不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行尝试回忆可以增强记忆。
5.联想记忆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与记忆材料相近相似或相对的材料进行记忆,如借助形近字,“低”记忆“抵”的字形;借助“一心一意”记忆反义词“三心二意”的词义;借助贬义词“阴谋诡计”记忆“神机妙算”的词义等等。
6.歌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是把所要记忆的材料编成歌诀、顺口溜等形式进行记忆。如“j、q、x小淘气,见到鱼u眼挖去”,利用这一顺口记忆j、q、x和u相拼音时去掉两点儿的这一规则。
五、强调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集中注意力是增强记忆的重要条件。如阅读课文,聚精会神地读比漫不经心的读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精神,教会他们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
上述方法,既是教师指导学生记忆的运用手段,又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善于记忆的工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达到过目不忘、博览多识的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记忆指导、训练外,还可以采用做游戏、听掌拍、学节拍的方法进行训练记忆。这样,孩子们把记忆和形象思维紧密结合,这样学生的记忆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热情,使他们爱识字、会识字。上面的几点浅析说明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苏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息玉静、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教育科学,2015.
[3]张菊梅、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J].读写算,2015.
[4]刘水洁、关于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力的反思[J].成才之路,2011.
[5]陈越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7.
[6]李廷康、试谈学生记忆力的培养[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