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回归:传统“小学”与国学复兴

2017-04-15 21:53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学小学教育

刘 硕

一、国学复兴现状分析

所谓国学,是指中华学术和文化,是自古以来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并批判吸收了外国文化,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与核心价值的学术与文化体系的总称[1]。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国学复兴”的口号,时至今日,国学复兴的效果已彰显出来。据调查,部分中小学家长已有了让孩子接受国学启蒙、国学教育的意识,学生也有了接受国学熏陶的自主意识。各大高校也纷纷行动起来,开设相关课程。然而,这看似越来越热的“国学复兴”现象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中的国学热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浮躁化与功利化。赵士林指出,各种国学班都有“易学大师”在装神弄鬼地算卦,都有“风水先生”在给房地产老总上“国学课”,更有连国学之门还没找到的营销先生,摇身一变成了“国学应用大师”,还标榜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2]。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在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国学热的浮躁化与功利化,这便亟待一个妥帖的视角打开国学系统化普及的大门。

其次,学校环境中的国学热流于肤浅。目前学校中的国学班、国学社已屡见不鲜,但究其教育过程看流于肤浅。正如刘海艳指出,在小学国学教育中,国学教育一般以学生背诵和学习经典文化为主,对于国学的深层含义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和宣传。学生们在国学学习中出现知其文不解其意的情况,而且国学教育开展的方式有局限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影响到教学效果[3]。这样的感知教育虽然为学子营造了浓厚的国学氛围,但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学什么懂什么,听了什么故事知道了什么事件这种浅显的层面上,并不能深刻领悟国学知识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丰富精神,体现不出国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再次,国学研究的滞后性制约着国学复兴的实践。目前,国学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甚至就国学的范围至今尚未出现一个明确的、受大多数人认同的界定。有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国学不科学的责难。正如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指出的,也有学者认为国学无法与现代学术分科结果,无法适应当今世界学术的发展[4]。这些问题及质疑表明当前国学的理论与学术研究不能满足国学实践的需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学复兴的实践。

于是,重新审视国学复兴,建立国学复兴的科学系统就成了当下的重要问题。任何系统都要从其最基础之处深入,正如段玉裁《广雅疏证序》所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意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这也就是说,想要弄明白古人的思想精华,先要搞清楚他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不得不借助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这些国学的工具学科,也就是“小学”。因此,重新评估“小学”在国学复兴中的价值与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与国学的关系

所谓“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传统“小学”与国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一)“小学”是国学的关键部分

无论《汉书·艺文志》中“古者八岁入小学”中所指的传统教育机构,还是《周官·保氏》中“六书”的文字之学,抑或是朱子之言——小学宜举全体,都表明“小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1922年,胡适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将《经传释词》这类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列入首类;1934 年,章太炎发起章氏国学讲习会,授课内容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等,这些论著再次表明“小学”是国学的一部分。

在当今一些高校的国学院,更是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列为必修课程,甚至培养了大量专门研究这些学问的研究生,从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更可以见到“小学”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

由上可见,“小学”是国学的关键部分,“小学”的普及和复兴就是国学的普及和复兴。

(二)治国学必须以“小学”为基础

纵览整个“小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传统文化典籍是国学研究的重要载体,而若要通晓传统经典,弄明白典籍中文字的音、形、义就成为后续一切学习和研究国学的基础。古往今来,国学大师无一不是有着深厚的“小学”功底的,作为前辈,他们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国学提供了方向和线索,更成为“治国学必须以‘小学’为基础”的佐证。正如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六书序》曰:“经术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小学之不振,由六书之无传。圣人之道,惟藉六经。六经之作,惟藉文言。文言之本,在于六书。六书不分,何以见义?”

在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中,更是在乙部——“治国学的方法”中特意提到了“通小学”,并在其中列举到《尚书》中《盘庚》、《洛诰》,在当时不过一种告示,现在我们读了,觉得“估屈聱牙”,这也是因我们没懂当时的白话,所以如此。《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直言就是白话。古书原都用当时的白话,但我们读《尚书》,觉得格外难懂,这或因《盘庚》、《洛诰》等都是一方的土话,如殷朝建都在黄河以北,周朝建都在陕西,用的都是河北的土话,所以不能明白。《汉书·艺文志》又说,“读《尚书》应用《尔雅》”,这因《尔雅》是诠释当时土话的书,所以《尚书》中有难解的地方,看了《尔雅》就可明白。

由此可见,治国学需要“小学”,只有以“小学”为基础才会使我们对于国学的研究更加简便,同时也更加准确。因此,“小学”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国学这一大的分支,是国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在研究上则成为国学入门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

三、“小学”在当今国学复兴中的价值与影响

(一)“小学”是工具学科,非通“小学”,国学无从复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传统“小学”有利于使国学爱好者由从喜欢国学的现象变成掌握研究国学的方法,如果将“小学”适当地纳入启蒙教育体系,则有可能会使读古书、学习古人思想成为儿童认字算数般不自觉形成的能力。笔者认为国学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不是难背诵,而是不识字,更不用说通晓意思,理解思想情感了。又何谈引经据典,传承国学?因此,欲通经史子集之学,必先通“小学”。不通“小学”,则不通“经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最深刻的认识,也是对于今日我们复兴国学的启发与提醒。

如今社会上的国学班、国学讲堂等活动或组织大多采取诵读国学经典,讲述传统思想或人物的方法,这就使国学复兴只停留在现象本身,而没有深入到让人们自己去探究国学。甚至一些国学经典是经过学者翻译的第二手材料,是涵盖学者自身的观点和取舍的,而如果从先学习“小学”的角度来复兴,以“小学”为工具,人们就可以自己探究典籍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非简单的诵读和接受。显然,如果没有“小学”作为工具和媒介,国学将只能靠少数专业学者的咀嚼散发其味道,这样的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是不健康的。

(二)“小学”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由于“小学”是“国学”工具和媒介,是国学的初级知识的启蒙,所以“小学”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如果能将“小学”适当地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国学复兴就可以在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启蒙时期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孩子对国学的接受“正序”。正如马克思比喻古希腊是个正常的儿童一样,只有让孩子真正从识字断句开始接触国学,才能扭转今天这种先囫囵吞枣地了解一个古人的思想,再去其作品中找依据的畸形顺序的窘境。并且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每个青少年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阅读经典的能力,这就使研究国学、复兴国学的担子从专家学者扩展到每一个接受过“小学”启蒙的青少年人的身上,每一个青少年都有资格与能力研究这门“绝学”,国学的普及率将大大提升。

(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小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挥出来。一方面,“小学”是国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小学”可以更好、更广泛地彰显国学修身养性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小学”这门学问本身也蕴含着强大的中华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字是文化的符号,更是民族共同认知的缩影,特别是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它承载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许由于地理的差异、历史的发展,民族同胞有了不同的方言,但文字所凝固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却已经成了文化认同的共同符号。而“小学”中的文字学则恰恰是对这充满意蕴的符号的研究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团结。除此,“小学”的其他方面亦蕴含着中华文明始祖原初的认知与独特的智慧,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流传载体,更是有力的象征符号。如诗中用韵、双关都潜藏着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与智慧。“小学”的振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振兴,激发了炎黄子孙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有效工具。

四、结语

国学复兴正在处于发展阶段,以传统“小学”为切口,可以为国学复兴打开一个新的视角。而着眼社会群体,青少年处于知识接受的启蒙期与黄金期,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普及“小学”知识,从而打开国学复兴新切口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英华.国学复兴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8.

[2]赵士林.“国学热”中迎五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01.

[3]刘海艳.浅析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2014(7):45-46.

[4]李英华.国学复兴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8.

猜你喜欢
国学小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