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昌 卢玉青
(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与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比较
魏明昌 卢玉青
(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心理咨询疗法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分为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和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本文摘取意识层面的认知疗法与无意识层面的催眠疗法加以比较,概括两者所具有的相同和不同点。
意识;无意识;认知疗法;催眠疗法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当今社会人们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性不同,以及随着心理咨询的快速发展,心理咨询疗法开始从不同的层面来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无论是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还是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其目的都为了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不良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增强对生活的适应性和提高调节心理环境的能力。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通常有人本疗法、认知疗法等,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有催眠、意向对话、沙盘、家排等。比较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在这里通过对比两种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疗法,加以分析对比。
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认知疗法。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咨询师通过对求助者的不良认知进行矫正,从认知层面来诊疗心理问题根源,通过对不良认知的矫正,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疗法由70年代贝克提出,两个基本假设:①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②通过改变人的新年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
认知疗法的三个步骤:①启发来访者寻找不良认知。②协助来访者发现被曲解的或逻辑上的认知错误,并加以讨论、检验、合理推论。③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放弃缘由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1]案例:王某,女,某大专院校一年级学生由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和前来咨询。她们宿舍有6个人,每个人生活习惯不一样,作息也不一样。王晓每天去晚自习,回来比较晚,而其他舍友回来比较早,每当她从自习室回到宿舍时,舍友李某就去洗澡,并且洗完澡后等大家都睡觉后才去洗衣服,让难以入眠的李某非常痛苦。上周六晚上,王晓在为第二天的考试熬夜复习,舍友李某劝其早点休息,王晓听后就熄灯睡觉了,但是第二天早上,李某其得比较早,洗涑声音比较大,王晓被吵醒后,认为李某是针对昨晚的事情报复自己,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王晓考试完后发现整个宿舍里的人都不理她,心理很难受,心情低落,失眠焦虑、烦躁。
认知疗法:⑴和王晓建立咨询关系。⑵确定咨询目标。⑶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确定具体咨询目标,在这个阶段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引导求助者到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体验并进行再次反省,让求助者把自己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中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李某第二天早上的洗涑行为是否对王某的报复呢?李某平时早上洗涑声音是否大呢?
认知疗法特点:(1)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内部自我、外部他人)针对具体,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短期教育性治疗。(3)通过改变求助者的认知,从而达到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的效果。
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催眠。[2]催眠疗法近年来在国内已经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极具操作型的疗法之一,尤其对于催眠感受性高的对象疗法远胜于其他疗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催眠疗法,可以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无意识层面也能操作。与众多其他疗法相比,催眠疗法在无意识层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触及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普通心理咨询与治疗干预的仅仅是意识层面,尽管意识层面在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当人们在意识层面难以驾驭自己,也就是形成了某种心理障碍的时候,此时意识的调控能力下降,一般的心理咨询往往很难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以及无意识起作用的心理学思想,对于解释意识调节能力降低的人们是完全适用的。当求助者产生心理障碍时,意识层面的自我调控能力下降,通过催眠与来访者进行无意识层面的沟通,能够在意识层面运用的疗法同样可以在无意识层面应用,在被催眠状态下,求助者心理阻抗会降低,此时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无意识进行对话,可以弥补心理层面无法达到的效果。
催眠疗法的特点:(1)求助者信任咨询师。(2)求助者相信催眠具有效果,对催眠具有很好的感受性。(3)催眠需要安静的周围和心理环境。(4)咨询师通过对求助者进行全身心地放松,然后不断地进行暗示。(5)咨询师通过技术引导求助者进入无意识层面探索心理问题根源,在结束时唤醒求助者。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与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的共同点:无论意识层面上心理咨询疗法,还是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两者的不同点:(1)操作层面不同。认知疗法等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更多的解决来访者问题在意识层面,也就是来访者可以明确感觉到,也可以意识参与的层面上;而催眠等无意识心理咨询疗法则是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与无意识层面的交流,减少意识阻抗,可以通过无意识修善来解决来访者问题;这也是两者最显著的不同特点。(2)来访者的意识参与度不同。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更多地是依靠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交流,让来访者自己发现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改变不良认知,来访者的意识参与度很大。而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利用无意识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作用,直接与来访者无意识对话,将意识层面的阻抗降低到最小,也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来访者的意识参与度较小。(3)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意识层面心理咨询疗法,是一种引导的方式,引导来访者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咨询疗法,是一种直接与无意识对话和修改的方式,改变不合理的无意识。
[1]邹艳荣.认知疗法理论及其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2]吴承红,邰启扬.75例个案催眠治疗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8.06
魏明昌(1991-),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学生,心理学硕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卢玉青(1994-),女,汉族,安徽滁州人,学生,心理学硕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