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

2017-04-15 12:34:20姬广凯赵卫花寇春海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基础课英语

姬广凯,赵卫花, 寇春海

(东华大学 a.教务处;b.理学院, 上海 201620)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

姬广凯a,赵卫花a, 寇春海b

(东华大学 a.教务处;b.理学院, 上海 201620)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华大学从数学类、物理类及公共英语课着手,全面推进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依据学生的发展志向和自身特点,制订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优化“本硕博一体化”选课机制,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推进优质教学资源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本硕博一体化

我校(东华大学)一贯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实施分层次培养。基于学生发展志向,构建了“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近年来,我校对基础课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从数学类、物理类及公共英语课着手,全面推进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通过分层次教学改革,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全校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平均成绩和优秀率有所上升,不及格率大幅下降;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得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一、 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缘起

经过校、院两级充分讨论,对数学类、物理类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取得共识,将其划分为学术型课程和应用型课程两类。学术型课程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概念、理论和推理方法及其基本应用,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推理能力;应用型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概念、理论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率先实施了数学类、物理类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改革。数学类课程开设A、B两类,A类课程以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为主;B类课程以工程应用为目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2014年秋季学期,遵循“加强听说、注重应用、分层次培养、本硕博一体”的原则,我校又开展了公共英语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改革。

二、 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的举措

1.优化选课机制,实行个性化培养,加强英语运用实践

在总结数学类、物理类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2014年秋季学期,我校遵循“加强听说、注重应用、分层次培养、本硕博一体”的原则,重新设计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在实际操作中,从四个方面保障其实施:(1)摒弃身份差异,按能力分班教学,以达到精细化教学目的。通过入学分级考试,建议相应水平的新生选取对应级别的英语课程修读。(2)面向实际语言应用,加强实践环节。在听、说、读、写方面加强软硬件投入,通过专题师资培训,提升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教学辅助设备的支持力度。(3)开设了大量拓展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增开了雅思、托福、口笔译等语言应用型课程,以及商务英语、金融英语、外贸英语等商务经贸类课程。(4)鼓励跳级学习,提升学习动力。允许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免修部分初级课程,直接跳级学习更高级别的课程。

2. 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精心改编,服务分层教学实践

(1) 数学类课程开设A、B两类,A类课程以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为主;B类课程以工程应用为目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A类课程采用国内优秀经典教材;B类课程采用国外译本教材,如“高等数学B”课程采用美国F.W.Giordano主编的《托马斯微积分》(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课程采用由我校教师自编的《科学与工程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大学物理”开设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文科物理、大学物理双语课程等多种课程,选用不同的教材。对于工科专业,我校物理教研室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C.Giancoli教授主编的PhysicsforScientists&EngineerswithModernPhysics(第四版)图书版权,在翻译后精心改编,出版了《大学物理》(东华大学出版社)。该书内容深浅适当,注重物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以及物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使用效果很好。

3. 完善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提升基础课学习效果

(1) 数学类课程引进月考制度,通过加密考试安排,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学期末大面积考试扎堆的复习压力,鼓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改变了传统的“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提升了学习效果。

(2) 物理类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精心改编,力求把课程知识点讲通讲透。考核方式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课程的全校平均成绩普遍提高,优秀率总体上升,不及格率有所下降。

4. 梳理外语课程体系,引入新兴技术,注重语言应用

(1) 按照“加强听说、注重应用、分层次培养、本硕博一体”原则,我校外语学院重新设计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打破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一门课的传统,将听说和读写分离,把“听得懂”和“说得出”摆在了突出位置。单独给学生开设听说课,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听说训练,让所有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英语会话水平。同时,开设了语言应用(如雅思、托福、口笔译等)、学术/科技英语(如学术英语听说、学术英语演讲、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以及商务经贸(如商务英语、金融英语、外贸英语)为板块的拓展类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科技文化素养的发展目标。

(2) 引入新兴技术,加强辅助英语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应用水平。我校投入专项经费600余万元进行了软硬件建设。2014年以来,在硬件方面,建设了情境语言实验室,引进了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听说智能考试系统;2016年进行了英语数字化网络学习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建成了英语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无纸化英语综合智能测试系统。

(3) 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2014年9月起,我校英语听说智能考试系统投入使用,用于听说分级考试,开启了听说课程机考形式。通过把口语纳入机考,既能够给学生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可督促学生加强听说,尤其是口头表达训练,提高口语能力。同时利用我校作为雅思考点的便利条件,充分利用考点资源,实施口语一对一考试,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口语交流,增加口语习得的兴趣和训练机会。此外,建成的情景语言实验室可模拟商务英语各种情境、各种会议场景,通过使用先进技术手段,达到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5. 建设优质在线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

经过多年建设,我校积极推动优质教学资源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国家级自主立项教学改革项目、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性作用。2016年我校投入专项经费85万元,立项建设国家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在线课程5门,其中理学院4门,外语学院1门,包括“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选讲” “数学建模”“出国留学英语”。以上立项正在积极推进慕课建设,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扩大课程辐射范围。

此外,“数学建模” “MATLAB数学实验”还分别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2016年度在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寇春海教授主持的“高等教学”获上海市精品课程。2015年“以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三等奖。

三、 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的成效

2016年11月,我校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改革受到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教师认为通过分层次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认为通过月考等考核方式的改革,强调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效果更好,知识掌握更扎实,并降低了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压力。通过对数学类、物理类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前后学生成绩对照,呈现三种趋势:(1)全校各数学类课程的平均成绩比改革前有了显著提高。例如“一元微积分A(上)” (2015—2016学年) 平均分为77.8,比改革前(2012—2013学年)提高了3.9分。(2)全校各数学类课程的不及格率显著下降。如“一元微积分A(上)”的不及格率(2015—2016学年)比2012—2013学年下降了4.7%。(3)全校各数学类课程优秀率总体上升。如“一元微积分A(下)”优秀率由改革前(2012—2013学年)的19.8%,提高到38.0%(2015—2016学年),上升了约18个百分点。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大大拓展了英语学习的范围和空间,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校每年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报名人数都达到数千人,我校“模拟联合国大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300余人参加。2015年我校举办了第一届东华大学“英语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全校共1 200名学生参赛,选出初赛90名、半决赛35名,最终12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2016年全校各类英语竞赛获得上海市级和国家级奖项达97人次,比2015年翻了一番。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建设,我校基础课分层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完成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新增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1项,获国家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课题立项5项,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吴文英)

新书介绍

书名: 《现代服饰图案设计》

作者: 汪 芳 定价: 49.80元 书号: 9787566910950

开本: 16开

简介: 该书共分10章,分别从服饰图案的源流、审美、创作、造型、类型、技法、工艺、效果图以及服饰图案与流行色的内容来编写。该书立足于内容全面、系统,百余幅图例经典且具时尚感,将该书的要义作了形象化的阐述,在给读者呈现理论、技巧的同时,还可使读者获得服饰图案的愉悦美感。

该书既可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是服饰设计师的一本资料式手册。

[资料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02-20]

2016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项目(109-03-0127016)

姬广凯(1977—),男,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mail:jiguangkai@dhu.edu.cn

G647

A

2095-3860(2017)01-0016-03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基础课英语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读英语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酷酷英语林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