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孤独者》中的孤独与绝望

2017-04-15 11:49靳于萩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先驱者礼教浅析

靳于萩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浅析《孤独者》中的孤独与绝望

靳于萩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孤独者》是鲁迅关于反抗者的描写,深刻反映了鲁迅对中国群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情怀,对以魏连殳为代表的反抗者孤独反抗,走向绝望的同情与悲愤,所以本文主要通过探究魏连殳的孤单表现,反抗命运及结局三方面,来分析鲁迅的孤独与绝望哲学。

魏连殳;孤独;反抗;绝望

小说取名《彷徨》,也正是鲁迅“彷徨”心境的反映。1924年正值五四退潮后,新旧文化交替时期,在五四运动中的先进者“有的隐退,有的高升,有的前进”,是否前进以及如何前进这两大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选择了继续前进,只不过这前进的道路是坎坷的,如何前进,更加深他的迷惘与彷徨。因为在愚昧无知的封建社会,先进者的彷徨只会被忽视,被打压,所以他将这种心境反映到了作品上。

一、孤独表现:看与被看

受个人哲学思想的影响,鲁迅在写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他批判国民的迂腐,“不作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些“看客”在作品中常以“同村人”形象出现,戴着仁义的帽子,对先驱者的改革一无所知,却又会“凑热闹”的看先驱者的生活状况,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在《孤独者》中,故乡人同魏连殳的关系正体现了“看与被看”的关系,当魏连殳要回来时,“他们知道连殳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两面的争斗,大约总要开始的,或者还会酿成一种出人意料的奇观”,他们渴望看戏,看到争斗,但是当魏连殳说都可以的时候,“打听新闻的村人们也很失望”,因为魏连殳的回答让他们无戏可看。这些看客,并不是想看魏连殳如何反抗,而只是想要看看热闹,在他们想要看到的热闹下,魏连殳的孤独愈发明显。

先驱者的热情与信心,会在群众的漠视中,渐渐消退,因为他们找不到改革的意义,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改革。在《孤独者》中,“我”与魏连殳对于“儿童天真与否”进行的争论就反映了这一点。魏连殳一开始认为儿童是天真,善良的,尚未被社会所改变,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但是之后“大良”“二良”对他的仇视,甚至是路边“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让他彻底的孤独绝望了。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的新生者,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尚且都这样,那么一个社会的生存希望还在哪里呢?魏连殳仅有的共存感也被浇灭了,彻底成为了“孤独”的个人。

不论是村中的看客还是儿童的天真不再,都反映了先驱者与群众的区别。知识分子作为先驱者,在精神原野上已经走得很远,总是超出同时代的认识,但是却往往很难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他们是孤独的,而群众在无意识中成为了“无主名杀人团”,他们的不理解使得先驱者只能四处漂泊或是难逃厄运,鲁迅一方面感叹于先驱者的孤独,另一方面也痛心于国民的愚昧落后。

二、孤独反抗:孤狼境遇

作为革命家,鲁迅向来不畏惧对封建势力发起反抗,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抗者的存在,《伤逝》中涓生和子君对封建婚姻的破坏,《狂人日记》中狂人对吃人社会的质疑等等,在《孤独者》中,魏连殳也有反抗性的一面。

当族里人认为他要改变丧葬礼仪时,他选择了同意,这时他反抗的是“好看热闹”的村中人,让他们无戏可看。当祖母入殓时,他没有在入殓仪式上哭,而是在仪式结束后,一个人孤嚎,这时他反抗的是那些用封建制度为外衣,实际只是为给自己保位的族长及其他封建家长。这样的反抗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爱祖母,所以愿意遵守礼教,但当封建礼教被有心人利用时,他便要冲破这束缚,进行反抗。

只是这样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上显得微不足道。中国群众,习惯了生活在稳定不变的传统礼教下,一旦有人出现破坏这个礼教,他们的生活便会受到动荡,这对于想要稳定生活的中国人是破坏性的打击,所以他们便会联合起来对抗这些“破坏者”。魏连殳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大良”“二良”疏远他,在报纸上出现了攻击他的文章,以及之后的失业,社会上不同的人对他进行反对,他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

这样孤独的反抗,鲁迅用“孤狼”来概括,“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反抗者像狼一样,有着尖利的爪牙,能够将社会的弊病抓出来,但他们是“孤单”的,即使再锋利,也始终是单打独斗,找出一个弊病,就会被十个,百个“仁义猎士”所捕捉,让他们动弹不得。这不是魏连殳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吕纬甫,狂人,甚至鲁迅本人都是这样,在《孤独者》中他写道:“那地方的几个绅士所办的《学理周报》上,竟开始攻击我了。”可见,反抗者的境遇是何等的孤单。社会礼教的根深蒂固,群众的无知从众,都使得他们小心谨慎,到头来可能也只是失败。

三、孤独绝望:走向死亡

何为绝望?绝望乃包括对人类现状的险恶性的全部接受,以及对其本来意义上的非人性的根本拒绝。这样的绝望是鲁迅对现存世界的态度,在魏连殳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魏连殳的绝望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精神上:当魏连殳抱着高尚,美好的社会理想面对生活时,社会的礼教束缚却让他生存不得,但当他放弃理想,开始“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拜,所主张一切”,却获得了社会人的追捧,甚至以前的丑事也被认为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前后巨大的反差,以及可笑的生存法则,让他从心底里对社会彻底的绝望。其次,从小说结局来看,魏连殳走向死亡,生命终结,这是他绝望的最终表现。或许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的释放,当精神已经绝望,身体却还生活于这世上,这是一种多大的痛苦呢?

魏连殳的绝望无助,是鲁迅笔下反抗者的常态结局,比如在《伤逝》中对于渴望追求爱情的涓生和子君,最后的结局却是子君的离世,爱情的破灭;在《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以及《颓败线的颤动》中的母亲最终拖着颓败颤动的身躯走出黑夜等,这些反抗者的结局或是希望破灭,或是回到起点,一切的反抗最终都归于虚无。笔者认为,这与鲁迅绝望虚无人生哲学有关。他对中国的弊病看得太多,所以深知反抗者命运的艰辛,而且本人从少年家境中落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以及在社会上不断地被人攻击,这些都导致了他对先驱者反抗命运的悲剧性看法。

关于死亡,鲁迅更是毫不畏惧。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而‘死’是必然的事,虽曰‘尽头’也不足悲哀。”可见,他对于生死是非常淡然的态度的。并且在晚年他还指出“‘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由此可以解释,魏连殳的死亡不是反抗的结束,而是反抗的最高形式,他用死亡打醒那个封建社会中沉睡的人们,向他们发出最后一声的怒吼。

[1]鲁迅.呐喊(自序),1922年12月3日

[2]鲁迅.娜拉走后怎样,1926年

[3]张杰,杨燕丽.鲁迅其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关峰.鲁迅“孤独者”新论.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25日

[5]许敏.孤独是孤独者的旗帜-浅析鲁迅的“孤独者”.名作欣赏,2016年3月1日

[6]宋凡.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心理内涵.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3月1日

靳于萩,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猜你喜欢
先驱者礼教浅析
祛魅与启蒙:蒙古国现代化先驱者笔下的寺院医学——以达·纳楚克道尔吉为例
同轴单元的先驱者 Tannoy(天朗)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先驱者10号的壮举
试析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浅析“谯”字“酷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