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露
(厦门市集美中学,福建 厦门 361021)
普通中学舞蹈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黄小露
(厦门市集美中学,福建 厦门 361021)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中学舞蹈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舞蹈校本课程构建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体系构建、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设置以及课程的实施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为今后普通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普及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普通中学舞蹈;校本课程;建构实施
在高科技及信息网络猛速发展的今天,校园里的中学生求知欲也在不断地变化、扩展,舞蹈校本课程作为艺术课程有益的补充,可充分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等美育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在普通中学艺术教育中,音乐、美术早已被纳入常规课程,成为素质教育和美育培育的基石,但舞蹈始终没能以艺术教育的身份进入课堂,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因为少量舞蹈特长班,有针对性地开设舞蹈课程。目前,虽然高中音乐选修课中有设置舞蹈模块,但是真正有执行的少之又少。一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大部分学校不够重视,模块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实,二是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舞蹈教师,有的甚至没有舞蹈上课场所。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基本没有舞蹈课程,仅部分生参加学校舞蹈演出队,大部分学生无法切身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舞蹈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开发。
舞蹈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课程体系、计划、内容设计的构建,教学实施等有的放矢,让选择学习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开端,不断进步,形成好学、乐学氛围,增强学生舞蹈教育的主体意识,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让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健康发展。
中学生平时学业任务较重,因而他们学习舞蹈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在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需因地制宜,酌情安排;另外,中学生骨骼发育趋向成熟,身体的柔软度与协调性与长期接受舞蹈训练的专业学生有天壤之别,因此要针对性地建构符合中学生阶段的舞蹈校本课程体系。
舞蹈校本课程体系重点构建普及、提高、实践三个层次。普及课程帮助学生构建舞蹈理论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软开度训练和形体训练,挖掘肢体语言,解决舞蹈入门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初步建立健康的艺术情趣和正确审美观的美育培育;提高课程是在完成基础课后进一步提高舞蹈艺术修养,训练舞蹈的基本功,学习简单的舞蹈技巧,选择合适中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学习,以及经典作品欣赏,重点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践课程是着重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排练舞蹈节目,参加班级、学校、校外的文艺汇演或者比赛,通过实践体验来提高美育中学生的表演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提高核心价值观中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舞蹈学习过程中的接受水平和学习能力等,不断充实和更新舞蹈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等正确的审美教育。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教研组及专业教师,或者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
(一)资源选用。舞蹈校本课程教材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选用国家、省属舞蹈专业院校教材部分资源,如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鉴赏内容,经典的作品欣赏等,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直接选为教材。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或学校课程的开发成果。
(二)基训和技巧的选择与改编。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的身体条件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国家出版的舞蹈专业院校或者高中舞蹈模块中的基本功训练和技术技巧选择并改编,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进行重组,设计有适合中学生并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内容。
(三)教师自编。把教师的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潜能,将教师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等,自编一部分中学生较为兴趣,或者时尚的内容,作为舞蹈教学的补充,比如现代舞、瑜伽、街舞、拉丁舞等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体现美育培育的价值。其次,把地域资源转化为舞蹈校本课程内容,开设本土舞蹈,让孩子们感受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体现价值观践行成果。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技能和理论,而且可以塑造学生健美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形体结合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发育迅速骨骼成型阶段,由于长时间的教室听课,没有靠背椅的支撑,因久坐出现的脊椎侧弯、驼背、肩颈僵硬等问题。形体结合舞蹈基本功训练,在训练学生软开度、力度、爆发力,动作的协调性等舞蹈能力的开发与提高的同时,可以培养和训练中学生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将促进他们对肢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意识状态,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也逐渐消失,并较快解决肩颈僵硬的问题,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为课程构建主要内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承载着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精髓,积淀了民族传统风格,是我国舞蹈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既让学生们掌握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和风格,也深刻领略了各民族的气韵和音乐风格特征,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搭建了桥梁。
课堂上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在各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和训练价值的动作元素,体态律动和动作都增加了幅度更有质感。汉族、藏族、蒙族、维吾尔族、傣族的学习与鉴赏必须成为教学主要的部分,教师要有意识、有重点地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等核心价值观。
(三)创造力的培养。舞蹈创造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即兴舞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手段,它在舞蹈教学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它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创作水平和快速整合实践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美育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尽快配足较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目前普通中学师资配备上,基本是音乐教师,相应缺乏舞蹈教师,少数学校招聘了舞蹈教师,也是上音乐课,只是在课余时间训练舞蹈演出队,这样的舞蹈教师常常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音乐课不是他们的专业,凑合着上也是在误人子弟。也有些学校想招聘舞蹈教师,但因为各种原因迟迟不能解决。所以尽快解决舞蹈专业教师的配备势在必行,普通中学学生没有舞蹈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舞蹈知识的认知很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是中学舞蹈教师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因此中学舞蹈教师要求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舞蹈教室设施标配。学校要解决舞蹈学习必需的场所,场所面积至少在一百平米以上的宽阔教室,内设有把杆、镜子,塑胶地板,多媒体等等,为确保舞蹈校本课程顺利开展,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首先,舞蹈校本课程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召开课程发布会,向全体学生公布教学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兴趣,自主选择参加。如果选择的学生人数不足10人,这门课程自然取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注重舞蹈课程实施的质量。
其次,合理分配课时的时间,可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高中保证每周1课时,初中每周1-2课时,必须把舞蹈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
再次,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性、探索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不断优化教师教学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形成一种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二)舞蹈教学结合现代技术及多媒体的运用。让舞蹈动作和内在情感表达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了审美情趣。现代技术教学有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促进了舞蹈鉴赏力和表演力的提高。
(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结合主题教学。抓住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将民族文化渗入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体会文化与舞蹈关系,分析舞蹈动作含义由来。
(四)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舞蹈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人体艺术,学生们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影响下,才能把舞蹈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尽力做到语言亲切,积极鼓励,点滴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舞蹈的价值,促进学生舞蹈素质教育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最后,学校建立内部评价机制。学校或者教研组要建立校本课程的调研和监督,通过听课、问卷、座谈、汇报表演的方式,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情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舞蹈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和学生认可程度,并及时反馈,为后续的开设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功效,使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并通过接受舞蹈素质教育更透彻领悟人生的真谛,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舞蹈教育是组织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素质教育功效的良好途径之一,也是美育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途径。因此,展望未来,舞蹈校本课程的构建将会在我国普通中学艺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张军.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校本课程的开发[EB/OL].[2015-05-26].ht tp://www.snedu.gov.cn/sxjy/374/ 201505/26/4592.html.
[2]杨敏.深化中小学舞蹈教育改革推动舞蹈专业教育模式创新[J].舞蹈,2014(11).
(责任编辑:万丙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