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圈养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7-04-15 11:30叶信治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升学考试圈养学校

叶信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打破圈养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叶信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但圈养教育模式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打破圈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圈养教育模式;学生;全面发展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时代的真切呼唤

我国的《宪法》和《教育法》都规定,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全面发展并没有充分实现,仍然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如果说在过去,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追求的话,那么在今天,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现时代人类文明的尺度。人类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调试发达和人的创造物的先进水平上,也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水平上,正所谓“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1]。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自身的发展水平也越高,或者说,人的发展也越全面,而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丰富的涵义,是德、智、体、美和谐完美的发展,是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2]当今时代,人自身的发展水平应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人自身的片面发展倾向还比较严重,人作为工具而被动发展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也就是说,人自身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与现时代的物质文明不平衡。因此,这个时代的教育应尽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每一个人只有获得尽可能全面的发展,才能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当代社会不仅要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要求个人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健康水平等的全面提升。第一,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更需要具有综合的、能在不同职业间流动的能力。当今时代,一个人很难一辈子只在一个岗位或者在一个职业领域工作,而是需要换几次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怎样帮助学生为未来作最好的准备呢?学校教育不能培养固定的专业领域来培养人,而应该培养具有超越具体学科的、能被用于大量不同职业之间的能力的人,即“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3]。第二,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充分发展的人,而且也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现代学校所培养的人,不能只是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该是高智商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乐于奉献的人。第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也是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重要要求。人们的健康水平、平均寿命和幸福指数等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度,所以,现代教育要让学生学会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人格、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等。

二、圈养式教育:封闭性和模式化的教育加重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加强,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所侵占,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统一性、模式化的要求越来越多,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在我国,由于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以及对学生人身安全问题的担忧,很多中小学对学生实施圈养式教育,导致制度化教育消极的一面被人为地加大。圈养式教育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即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圈在教室里、学校里,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隔离开来,“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二是教育理念的封闭性和教育过程的模式化,即学校为学生提供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教育,其唯一的目的已经被预设为在升学考试中获得成功,而忽视其他的可能性。圈养式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不利于学生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首先,作为一种封闭性教育,圈养式教育把学生与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分离,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得社会经验和自然体验,而且也导致一些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习难以开展,从而使教学做一体化的完整教学过程被肢解得只剩下教和学。缺乏做尤其是在现实情境中的做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仅仅停留于记忆和理解阶段,而不能上升到运用、评价和创造等高级阶段,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仅如此,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隔绝的教育还不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积累社会经验、保持血性和野性、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其次,作为一种模式化、标准化的教育,圈养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要求单一,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导向的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可能被考到的知识点,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讲授和题海训练,评价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考上更高一级的学校。这种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把所有学生都当成未来的科学家来培养的,不太适合培养其他类型的人才,当然,也不太适合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杰出的科学家。事实上,社会所需要的不只是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家、政治家、作家和艺术家等人才,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被当作科学家来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圈养式教育是一种削足适履式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去适应一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量体裁衣式的教育,让不同类型的教育适应不同类型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获得自由而充分地发展,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学习失败者。

总之,从个人成人的角度来说,现代人需要成为身心和谐的人,但是,圈养式教育作为一种不完整的教育,表现为学校重视升学考试科目,忽视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科目,同时,还因文理分科而导致学生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因此,学生所得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样,学生就会因为某些知识、能力和品质的欠缺而难以成为身心和谐的人。从个人成才的角度来说,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开创型、领袖型和综合型的人才,只能成为守成型、服务型和追随型人才。开创型、领袖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和活动的书橱,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搭建人脉关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推销的能力、冒险的精神、团队意识等。这些品质和能力需要在复杂的群体活动和开放性的社会实践中培养,难以在封闭的教育环境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中得到发展。

三、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走出圈养式教育

只有走出圈养式教育,为学生提供开放性、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走出圈养教育模式,并非只是简单的开门办学,还涉及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等许多方面的转变。

(一)超越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从为了升学考试到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许多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升入更好的高一层次的学校。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暂时搁置于一边。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学校教学为升学考试服务的意义,只是认为把升学考试当作教学的唯一目的不太妥当,同时,当前的考试本身也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等,对一些人有利却对另一些人不利,而且,一些重要素质也难以被测量等。围绕升学考试的教育,是一种内涵被简单化、外延被狭隘化的教育,不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当今时代,无论是从个人自身发展要求还是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学生都应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倡导的美国大学招生改革建议:大学招生政策要传递这样的信息,即道德上的要求和智慧上的要求相结合,在道德上,要求学生关注其他人的和人类共同的利益。具体而言,一是要求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持续的社区服务,二是要求参与那些解决社区挑战的共同行动,三是要求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获得那些有助于深刻理解多样性的真实的、有意义的经验;四是要求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形成对前辈贡献的感恩之心和对未来负责的观念。同样的,中国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释放出强烈信号,即今后的招生将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高考分数。

(二)转变思维方式:从以消极的思维方式对待学生安全问题到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对待学生安全问题

面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安全问题,长久以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采取的都是消极逃避的思维方式。例如,某地某校因春游或秋游出现安全事故,则其他地方其他学校所采取的对策往往是取消春游和秋游活动,而不是想办法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继续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禁止一切有潜在危险的校内外活动,不仅仅导致学生生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而且导致学生身上的野性、血性、冒险精神、探索精神的丧失。在社会快速变化和全球化竞争的时代,缺乏这些品质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和在全球竞争中取胜。

美国的教育注重用竞技体育来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气、合作精神、男子汉气概、自我控制、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和保持尊严等品质。橄榄球运动是一种在美国非常流行的但又是粗野残酷的体育项目,经常导致参与者受伤甚至死亡。1904年的橄榄球比赛中有21人在丧生,于是,很多大学1905年后退出了比赛。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美国需要有勇气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能对抗心灵和身体的敌人的男子汉,因此,他竭尽全力挽救橄榄球运动。他认为,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坚韧品质、冒险精神和竞争力,为了保持安格鲁·萨克逊民族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即便在橄榄球运动中需要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也不能退缩,也依然要坚持。为此,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召开了改革橄榄球的会议,制定严格的规则,限制野蛮行为,使橄榄球比赛变得更温和一些,从而继续发挥橄榄球运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4]

与西方人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开展风险性高的有益教育活动不同,我们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忍心让孩子受苦,将孩子放在温室里培养,这导致孩子失去强健的体魄、坚韧的品质、冒险的精神和竞争的能力,脆弱不堪,难以担当重任。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要在世界上发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就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健体魄、坚强意志、不可征服精神和领袖能力的人。

(三)建立法律制度:为学校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提供保障

学校实施圈养式教育,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学生安全出现问题而被追责,的确,很多并非由学校和教师的原因造成的学生安全事故,也导致学校和教师被追责。为了解除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国家应该立法明晰责任,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鼓励学校和教师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其成长中所不可或缺的课外和校外的活动机会。一些学生安全事故,对于学校尤其是教师来说,是天大的、难以承担的问题,但对于政府来说,却是可以承担的问题。因此,在明晰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以及保护学校和教师的权益的同时,法律应规定政府对学生安全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提供一定的救济行动。如果政府能够解除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则有利于课外和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反之,如果政府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愿提供一定的救济行为,而是把一切责任推给学校,然后,学校又把责任推给教师,那么,只会加剧圈养式教育,学校也就难以培养承担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伟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应该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学校开展有意义的课外和校外的教育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四)完善教育环节:变“从听中学”为“从做中学”

教育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世界,更是让学生感受世界,使学生有怜悯心、正义感、各种形式的爱、审美的情感等,并且作为一个道德主体能够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去行动。[5]但是,圈养式教育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困在校园里,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题海战术,忽视了课外实践活动,这不仅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且,也无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如果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让学生“从听中学”转变为“从做中学”,也就是说,学校教学就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还应该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提倡教学做合一。做,不仅仅是做书面作业,还要完成一些真实情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复杂的真实任务中动脑、动口、动手。事实上,“从做中学”包含了“从听中学”。“从做中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获得情感、态度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张步仁.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赵显通.再谈教育目的——约翰·怀特教授访谈录[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喜欢
升学考试圈养学校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语文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英语
被“圈养”的童年
学校推介
圈养在心中的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