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构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5 09:38:1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同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王 羽

(福州市井大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师生同构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 羽

(福州市井大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微课融入学科教学,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之一,对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试从师生同构微课的意义、教学应用方面探讨微课程作为学科教学有益补充的价值。

师生同构微课;数学教学应用;资源建设

“师生同构微课”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微课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其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师生同构微课”能够发挥优生的学习优势。数学课堂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表述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完整或者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微课,从学生的视角梳理课堂知识,阐述复习要点,讲析解题步骤,并将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班级空间,与同学形成资源共享。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分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课后的学习中来。其次,“师生同构微课”形成良好的同伴互助。师生同构微课的最大作用在于让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制作、观看学习、交流评论与共同提高中。特别是学困生在复习巩固中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观看微课释疑解惑。这种同伴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因此,学生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契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并为课程的实施开辟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生”的新途径。

一、课前微课——自主先学,引发数学思考

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是生动的,蕴含丰富发展动因的教育,数学课程的动因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2]课前微课先学,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单或是根据学习单学习并制作微课;二是在讨论区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学生互评或是完成课前前测;三是教师了解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侧重点,制定分层辅导计划。例如在五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课前教师上传学生制作的本单元多边形面积推导的微课,发布以下学习任务:(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拍照上传;(2)学生浏览其他同学作品,进行点评;(3)在讨论区,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学生互评。课前微课及知识网络的建构体现了“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找准复习起点,针对学生共同质疑的地方及沟通各图形面积公式间的联系来设计课堂环节。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尝试制作新知微课,经历理解知识点、查阅资料、构思微课、语言表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未知的挑战,难度虽大,但更能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课前提供给学生学习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将推导过程制作成微课,呈现将两个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两种情况,并进行推导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发的学习需求,也展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经过教师的审阅,学生对数学用词不严谨以及列举不完整性的问题进行修正,明确了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而不是任意的两个三角形,以及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研究,应根据分类展示三种不同三角形的拼摆法。这样,学生在有声、动态、自主学习中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的第一次内化,并为新课提供了微课资源。学生在制作微课中出现的问题资源也为教师了解学况、调整课堂教学重难点,进而制定分层辅导计划提供了依据。

二、课堂微课——交流探学,构建学习环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前先学的基础上,学生带着思考进课堂,展示课前自学成果,借助微课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学生间答疑解惑、交流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梳理、组织讨论,根据学情展开有针对性的、交互式的教学及分层练习。如《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中,根据学生课前知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聚焦学生提出的困惑点“这些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展开操作、观察比较、沟通联系的数学活动,从而得到了以梯形面积公式为标准,当上、下底一样时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当上底为0时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实现知识体系化。然后进行个性化的学生闯关练习,进行查缺补漏、巩固提升。根据本单元的错题集,每个学生被推送的练习是不同的,过程中有困难可以求助答题解析、微课、教师个别辅导、组内互帮互学等等形式。在课上师生同构微课又可作为学习的资源,根据需要选择集体调取或是个体观看来帮助学习。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后,带着方案来到课堂,给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汇报交流时播放课前录制的微课,针对推导的几种情况展开讨论,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在展示台边操作边讲解,教师用手机及时拍摄,生成新的微课资源。在调用微课及学习单资源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讨论,进而明确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对学生选择的不同组三角形纸片及表述方式的不同,教师引导共性,都是将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而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找到转化前后图形间的联系,进而深刻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交流探究使知识得到第二次内化,积累了探究推导过程的活动经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便捷,课堂生成的问题资源又给学生的课后微课提供了素材,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创生”的自我生长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三、课后微课——合作帮学,体验分享乐趣

完成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强化对新知的认识拓展、技能的巩固训练以及开展研究性小课题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改错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错误的反思,促进学生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从错误中学习。[2]课后微课就是基于以上思考而产生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作业中的错题、知识的拓展及探究小课题等不同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资源平台进行分享,共同复习巩固。课后复习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到资源平台上寻求帮助,随时点播学习。学生制作微课时会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建议,集思广益地进行设计,做到了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较好地解决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例如学生在学过了2、5、3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后,制作《9的倍数特征》微课,微课是这样设计的:“一、迁移2、5、3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在百数表里圈出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81、90、99。二、观察这些9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发现:(1)只观察个位上的数字不能判断,(2)斜着看发现:9:9+0=9 18:1+8=9,27:2+7=9,36:3+6=9……(3)初步判断:9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9。(4)思考:100以上的数呢?举例:189:1+8+9=18,18÷9=2;3789:3+7+8+9=27,27÷9=3三、结论。四、揭示为什么判断9的倍数要看各个位上数的和?”分析这个微课可以看出,作为3的倍数特征的拓展,制作微课的学生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做到了揭示算理,对其自身学习是一个飞跃。课后微课使全体学生在交流分享、设计制作、修改提高的过程中互帮互学,使所学知识得到了第三次的内化。

总体上看,学生在制作微课、分享微课的同时,养成了对知识的自主总结归纳的习惯与能力;学会有条理表述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得到锻炼;学生间互相点评、提出建议、纠正错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素养逐步养成。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真正落实以生为本。师生在微课的制作、应用过程中提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课前先学、课中探学、课后帮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微课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途径,也不断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再提高,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2]王建林.“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同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