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伟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2)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林 伟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2)
文化自信是一种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深刻领会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对于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信;软实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是一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集中体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国梦,更要坚定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大局和战略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他强调并号召:“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把文化自信上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坚持的“第四个自信”,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也更加凸显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化自信,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并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必然要坚定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三)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了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尊重历史、传承接力、开辟未来的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和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理性、积极、稳定、成熟的心理状态,是支撑本国、本民族变革发展的稳固精神支点、恒定心理基础、强大精神动力与基本价值指引。
(一)增强文化自信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做的是对处于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保持高度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只有切实学会学懂马克思主义,才能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钥匙,才能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基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多次论述和强调。他告诫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这就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革命和改革、建设成功的“法宝”、引领事业发展的精神引擎。
(二)增强文化自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名曲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的精华要予以汲取和发扬,并不断推陈出新。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自信,关乎一个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失去文化自信,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三)增强文化自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不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文化独立、文化自强、文化自觉的必然指向,更成为奠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强国;一个连文化自信都没有的民族不可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人的尊重。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加有定力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1]全面理解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理论与实践,2016年07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09月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