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7-04-15 08:28:50翟洪恩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集料水化管理人员

翟洪恩

(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针对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

翟洪恩

(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但是,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检验工作不达标,施工控制不到位,混凝土施工裂缝明显,养护工作无法保证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落后等,本文将在论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做好混凝土检验工作,科学配置混凝土,完善混凝土养护工作等方面来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所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威胁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本文将系统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及其原因,并从做好混凝土检验工作,科学配置混凝土,完善养护工作,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解决对策。

一、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及其原因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施工检验工作不达标,检验方法落后;施工控制不到位,不能合理配置混凝土的集料参数;混凝土施工裂缝屡见不鲜,养护工作无法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落后。滋生这四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检验混凝土质量,不重视核算和控制混凝土集料参数的配制比例,忽视了混凝土的施工裂缝问题和养护工作,当前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不完善等。

二、解决对策

(一)做好混凝土检验工作

做好混凝土检验工作就要加强混凝土检验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准确计算混凝土集料的参数比例,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混凝土的防水性能,目前,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可以有效加强混凝土工程的密度与结构力度。

(二)科学配置混凝土

配置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各种集料的参数比例,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耐低温性能,分别检验和20-30、15-30和10-15三种不同型号的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集料的适当干燥程度,如果混凝土中含有矿粉,须验证其是否为石灰石所磨制的优质矿粉。对于混凝土粗集料,应该将其规格控制在3mm到5mm或者10到15mm之间;对于细集料,需要将其规格限制在3mm到6mm之间,其密度为2.045g/m2,而主骨架之间的空隙率不能高于45%。除此之外,矿粉集料的表观密度为2.545g/m2,砂石密度是0.981g/m2。而且,混凝土集料中所含的沙石量不能超出7%,矿粉用量不得低于2%,这样方能保证混凝土参数的稳定性,为混凝土施工开创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

(三)完善混凝土养护工作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弥补混凝土的施工裂缝,首先要尽量避免出现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低水化热的水泥原料,等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所增强以后,施工管理人员应尽量减少平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用粉煤灰混凝土代替以前使用的混凝土集料,强度等级的时间应限制在60天左右,在粉煤灰混凝土中掺加适当比例的减水剂,这样有助于加强混凝土集料的性能和质量,而且,施工管理人员应注意限制水灰比的参数,这样才能实现降低水化热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密度和稳固性,施工人员应精选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来配制材料。另外,将水化热水泥成分控制在最佳参数内,施工管理人员理应使用高质量的京都P.0.425水泥,这种水泥用量是380kg/m2,参数非常稳定,性能良好,承载能力最强。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以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在集料中添加参数比适中的粉煤灰,这样能够配置出最佳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加入量应控制在70kg/m2左右,参数比例通常是水泥用量的18%。

其次,施工管理人员要注意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坚持每天清洁和冲洗运输混凝土的所有工具,对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施工人员可以在车罐顶绑扎棉纱,并定期给棉纱浇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搅拌运输车的温度,而且能够起到保湿左右。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要尽量缩短入模与浇筑的间隔,控制好该阶段内粉煤灰和水泥的温度,混凝土的温度应控制在33.6摄氏度以内,水泥温度不得高于38.6摄氏度,还要控制好各种粗细骨料与集料的温度。而且,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为入模的混凝土覆盖一层有效的防水层与保护层,先用基础混凝土和基础钢筋来进行砌筑,接着绑扎好不同种类的钢筋,然后全面实施混凝土浇筑,当浇筑结构与高度达标之后可以再次进行砌体与跟进,还需要对混凝土的主体结构予以全面振捣,从而有效稳固混凝土主体结构。

另一方面,在实施混凝土入模与浇筑之前要先搭建好施工平台,清除平台上的一切尘土、杂草和杂物,再给混凝土结构喷洒适量的清水以保持湿润,然后再通过完整的浇筑保持混凝土的结构和形体质量。在拆模之前要通过定期洒水来为混凝土的内部渗入足量的水分以经保证做好养护工作。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了气泡、砂带与孔眼等迹象,施工管理人员就要在拆除模板以后立刻清除浮浆和流沙,修补有缺陷的混凝土部位,这样才能避免建筑混凝土工程在后期出现裂缝。

(四)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浇筑工艺对建筑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尤为重要,提高浇筑技术,把握浇注工艺,首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将整体混凝土结构予以全面分层,然后逐层开展浇筑施工,通常要浇筑完第一层以后再浇筑第二层,并注意保持浇筑混凝土的平面结构,从混凝土层的短边向长边浇筑,以此提升浇筑效果。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要正确使用分层分段地浇筑方式扩大浇筑强度,发挥搅拌机的作用,先起吊混凝土结构底层,接着对其进行浇筑,完成一段固定的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运用这种方式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全面浇筑。

其次,施工技术人员要注意优化浇筑中的振捣技术,以此全面优化建筑混凝土的稳固性和紧密型。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结构的下落状况,在浇筑过程中,将混凝土的倾落高度控制在200cm以内,如果建筑混凝土的高度必须不低于300cm,施工技术人员就要采取串通和溜管的方式来保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尚且存在施工检验工作不达标、施工控制不到位、混凝土时常会出现裂缝和后期养护工作质量不佳以及混凝土浇筑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做好混凝土检验工作和防水工作;科学配置混凝土,保证混凝土集料中所含的沙石量不能超出7%,矿粉用量不得低于2%,维护混凝土参数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全面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完善后期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采用粉煤灰混凝土,将强度等级的龄期定为60天,并掺加相应的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而且要注意降低水灰比,以达到较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并全面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将混凝土的倾落高度控制在200cm以内,结合具体结构和钢筋的绑扎与分布状况,选择最佳振捣器,严密控制具体振捣插点。

[1]杨伟.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混凝土工艺问题[J].广东科技,2011(04)

[2]谌鹏.关于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新材料新装饰,2014(14)

[3]罗凯.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水力发电,2010(5)

[4]杨林.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04)

猜你喜欢
集料水化管理人员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上海公路(2017年4期)2017-03-01 07:04:27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水化硅酸钙对氯离子的吸附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采用离散元方法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