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杨 皎
借力复述课文 培养高中学生语言能力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杨 皎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师要创造性开展教学,以复述课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语言能力,帮助高中学生在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和创造中习得语言知识,形成学科素养。
复述课文;英语语感;语言能力;素养
孙勉志(2006)提出,语感是个人对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的体验、领会以及对其用法的敏感度。Van Lier对语感的界定是:“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真实运用的逐渐内化的一种领悟。”而语言能力就是语感在语用中的表现能力,语言能力具体来说是指听说读看写等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将这五种技能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众所周知,“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这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经常使用复述课文能促使学生在口头表达交际中输出别人能够识别、理解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理由有三:一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题材新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其内容和词汇较为丰富,接学生学习的“地气”;二是教材的语言地道,富有“洋味”,难易恰当;话题意识较强,学生可仿可效可运用;三是学生在复述中能全身心地聚焦于听、读和写等各项思维活动,在即时记忆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长期开展复述课文策略,学生语感就会得到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水涨船高。那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复述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主阅读部分篇幅大都较长,如果要求学生完整地背诵下来,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新课程理论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适得其反。复述课文的方式,既可选择文中的好词好句、高级句型,也可适当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创造性运用自己的所学词汇和句型,做到温故和知新相统一,学和用相统一,因此,教师不妨设计必要的脚手架和支点,给学生创造复述的助推器,让学生借力支点和脚手架,完成复述课文这一创造性语言运用过程。复述要做到立足于文本,同时又高于文本。比如,教师在文本理解主线的基础上,将关键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或制成图表,或标出信号词等,给学生提供显性或隐性的提示,降低学生复述课文的焦虑,让学生乐于复述、勇于复述、敢于复述。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9 Unit 1 Canada—land of the maple tree,教师可在让学生快速阅读和详细阅读后,将每段的主题词和线索列成表格,让学生基于表格主题词,创造性开展复述课文,这既是语言运用的过程,也是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能力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慢慢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语言素养。
一般来说,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主阅读大都分为三部分——篇首段、主体部分和篇尾段。而每一段皆有一个段旨句,旨在统摄段落的中心,并服务和支持文章的主体思想。精彩的段落往往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工整,意义连贯。因此,教师可以分层、分段、分步来开展复述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先厘清文本脉络,然后借助插图、信号词或主旨句分层、分段进行复述,让学生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复述中有一定的发挥和自由度,让学生个性化完成自己的复述任务。分层复述的优点在于:一是段落内容少,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复述难度和焦虑,学生易于开口,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复述这一挑战性任务,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二是段落内的词汇、句型相对集中,学生在复述中将听读消极词汇变成说写积极词汇,这有利于学生复述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并逐渐形成敢说、乐说和会说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为后续的复述任务提供持续动能;三是有了主题句或信号词的引导,学生的复述有了线索和方向,因此,学生在复述中易形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9 Unit 2 The Acropolis now中,全文共分为6段,笔者将每段主题句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复述其中一段或二段,最终,小组成员经过精心准备,每个小组推荐了最佳选手完成了复述任务。
变式复述就是在领会原文主题、厘清文本脉络、掌握故事发生的相关因素后,由学生创造性改变文本的人物角色、时态、表达结构,甚至情节等,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个性化开展复述。这表面上是复述课文,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不断遣词造句,更要渗透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是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突出了其功能和话题的特征,而且其所选材料皆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也为学生开展变式复述提供了条件和可操作性。
“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只有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复述课文中尝试进行自我表达,学生才能习得语言能力。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从而提升学习效能,发展语言学习能力。变式复述正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 Unit 3 Dying to be thin中,Amy来自于加拿大,有个减肥梦想,希望身材变得苗条,服用了大量的减肥药……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进行变更复述,比如可以把人称换为My old sister、My aunt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述,形式新颖,学生学思结合,提升了语言能力,总体而言,其优势在于:(1)学生谈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所学即所用,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变更复述显得更加口语化,这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欲望,体现了我口表我心,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能及时调适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在尊重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文本的二次创造。(3)由于变更复述时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表达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说,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网络,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DeKeyser(1998)指出,注重语言输出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接触过的语言形式,适当的语言输出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语言和获得反馈的机会。语言学习既需要输入训练,如听和读,更需要输出性训练,如说和写。相对输入来说,输出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Swain 2000)。因此,训练语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既离不开说话,也离不开书写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学会设计各种任务,将复述材料巧妙地转换成文字材料,让学生边说边写,促进说和写的内在统一,让说和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俗话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是写的基础,而写又反过来促进说的准确性、流利性和连贯性。一般来说,由语言的输入转化成语言的输出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操作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语言地道且鲜活、体裁和题材多样的优点,为学生复述提供多样化蓝本,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样本。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已经内化了词汇、句型和结构,教师要乘势而上,促进学生将复述材料写出来,促进复述成果显性化、可视化、成果化,从而让学生在复述和写作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提升语言能力。
王芳. 2009. 复述课文——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有效途径[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11).
王笃勤. 2016. 教材二次开发:从理论到实践[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吴永红. 1994.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口头复述课文[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