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雅嘉 辛琦媛 陈慧君(.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36000;.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36000)
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困境与解决对策
田雅嘉1辛琦媛2陈慧君1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年轻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农村留守幼儿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留守幼儿大都面临着父母亲情与教育缺失、教育资源匮乏、幼儿园管理小学化倾向、政府与社会关注度不足等教育发展困境。要使留守幼儿走出这些困境,应该加强亲子沟通,改善亲子交流内容;完善园所管理和资源配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出台相关幼教政策;建立教育监管中心,发挥社会支撑作用。
留守幼儿;教育困境;解决对策
从1998年起,农村留守儿童开始引起有关学者关注,在党和国务院高度关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有关学者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年龄在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务工半年及以上,留守在家或寄养于他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而由他人或父母单方照管的儿童。[1]201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学龄前留守儿童(0-5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比例为 38.37%,其人数达到2342万,比2005年增加757万,增幅达47.73%。农村留守幼儿不仅广泛存在于重庆、四川、安徽、贵州等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外出较多的中西部省份,同时存在于江苏、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省份。[2]因此,分析中国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困境并提出解决策略及其重要。
(一)父母亲情与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者,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幼儿的数量也随之增多,这使他们陷入父母亲情与教育缺失的困境。
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着父母亲情缺失的困境:第一,由于路途较远,一些留守幼儿一年才能见一次父母,缺乏亲子沟通,严重忽略了留守幼儿的心理需求,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第二,由于家庭结构的断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社会纽带易出现裂缝,严重阻碍留守幼儿社会化过程。[3]儿童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细心教育和指导,尤其是幼儿时期,父母缺位影响着留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着父母教育缺失的困境:第一,留守幼儿大都由祖辈代为照看,一方面,这些监护人可能因溺爱而采用不当的教养方式,使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这些监护人还可能因家庭负担而忽略对留守幼儿的照顾,缺少与他们的沟通,不了解他们的身心需求,在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第二,留守幼儿祖辈大都年龄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留守幼儿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极少,甚至会受祖辈“百无一用是书生”一类错误教育观的影响而树立不正确的教育观。
(一)幼儿园教育资源匮乏且管理小学化倾向
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教育功能,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中的作用也因此而凸显。[4]但大多数农村幼儿园都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和管理失效的问题。
事实上,农村幼儿园普遍面临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首先,很多幼儿园不仅教学设施简陋,而且环境布置还缺安乏全性。农村许多幼儿园没有幼儿专用桌椅,而是直接用中小学生的桌椅,极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和身体发展;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室内缺少活动区角墙饰布置;农村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虽大,但不能被充分利用。其次,农村幼儿园的师幼比例严重失衡,而且缺少专业教辅人员。在农村幼儿园,经常出现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授课现象,有的教学人员连最基本的从业资格都没有,很多教师都以读写算能力来判断幼儿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留守幼儿在父母教育缺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的现象。
管理安排小学化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现象。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大都偏向小学化,只注重幼儿的识字能力和算术能力,缺少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身体协调健康等能力的活动安排,不能遵循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五大领域课程活动安排的要求。农村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大都不合理,有的幼儿园甚至采用与小学一样的作息时间,未考虑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等年龄特点。
(二)政府财政投入不均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和政策,但其视野更多聚焦在宏观层面,对实质性问题的重视依然不够[5]。近些年,虽然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但大都缺少针对性,尤其是与农村留守幼儿有关的相关法规,这使得很多留守幼儿应有的权利受到侵犯。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过少。一直以来,政府对全国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学前教育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小的。在这种全国性学前教育经费紧缺的状况下,政府的财政投入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的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享受不到与城市相等的财政投入,在农村幼儿园基本保障措施本就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学前教育就更加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了。
(四)社会对农村留守幼儿的重视不够
在党和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焦点,然而我们仍然容易忽略那些在农村留守的幼儿。一方面,留守幼儿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环境中,被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只能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赚钱,他们的物质可能会有所提高,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远远得不到满足,在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现如今,很多社会人士开始关注留守幼儿教育的慈善事业,但社会作为幼儿成长的大环境,不仅要关注留守幼儿的物质生活,还应多关心留守幼儿的精神世界,发挥其对留守幼儿教育应有的支持和监管功能。另一方面,留守幼儿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利,越来越多的留守幼儿性侵案发生,这不仅对被性侵儿童造成终身阴影,还为其他留守幼儿作不良示范,使他们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
(一)加强亲子沟通,改善亲子交流内容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亲子沟通太少,他们与父母之间不仅是空间的距离,还有着心灵的鸿沟,要解决这一难题父母必须加强与孩子间的联系。父母既要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次数,又要注意与孩子沟通时采用的方法以及谈话的内容。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网络基本已经普及,这为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父母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可与孩子语音、视频通话。每周父母至少要与孩子沟通一次,而且在与孩子对话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多关注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父母也要多与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帮助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走出成长中的困境。
(二)强化幼儿在园管理,完善园所资源配备
父母的缺位,削弱了家庭教育在留守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这就使农村幼儿园要担负起更多教育学生的责任。首先,农村幼儿园要尽可能完善自身教育资源的配备,为留守幼儿提供较多的教育教学设施。如今数字化媒体教学已成为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知识,也可帮助幼儿教师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其次,幼儿园要多招收相关人才,扩大师资力量。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了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多观察留守幼儿的行为,当他们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时,教师应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帮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第二,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多与留守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像朋友一样倾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第三,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当留守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适当地引导。第四,幼儿教师应该为每个留守幼儿建立一份“特殊的成长档案”,记录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并经常与留守幼儿的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处理问题的技巧。最后,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应多参加相关培训、多看相关书籍,学习并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管理模式,改变现有的小学化管理倾向。
(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出台相关幼儿政策
政府是农村教育的重要支撑。首先,政府是农村学校财政资金的来源,为了让留守幼儿接受较好的教育,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帮助农村幼儿园完善自身的教育资源。其次,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和举措:在农村建设住宿制幼儿园,让教师管理和照顾留守幼儿的生活;建立农村幼儿教师考评制度,奖励一些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增加农村学前教师事业编制,吸引优秀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中去,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设添砖加瓦。再次,政府应消除城乡户籍制度,放宽农民工子弟进入城市中公立幼儿园的入园条件,让农民工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最后,政府还应建立留守幼儿监护人培训中心,让他们学习教育留守幼儿的正确方法。
(四)建立教育监管中心,发挥社会支持作用
要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施齐抓共管是十分必要的。[6]第一,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努力为留守幼儿建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让他们在较为健康的环境中进行自身的发展。第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在农村投资建厂,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提供在当地工作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留守幼儿的数量。第三,在留守幼儿较多的地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村教育监管中心,监督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留守幼儿的教育状态,对一些幼儿教师注意不到、且代理监护人忽略的留守幼儿发展问题进行管理。第四,鼓励社会人士在外出农民工多的地区设立留守幼儿心理健康中心,招收具有一定专业心理知识的人为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并定期引导留守幼儿的代理监护人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幼儿进行适当的交流与沟通。
要改善留守幼儿现有的教育困境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国家和党国务院也在为之不断地努力,在2017年3月举行的两会中,有关于农村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被多次提出,这表明国家和社会提高了对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视,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共同的努力下,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困境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
[1]陈世海,詹海玉,张义烈.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再探讨[J].教育评论,2012(1).
[2]段成荣,吕利丹,郭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
[3]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四维教育体系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6(7).
[4]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7).
[5]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G61
A
1673-9884(2017)09-0100-03
2017-06-06
田雅嘉,女,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