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017-04-15 03:50杜鹏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杜鹏艳

【摘要】基于新课改的全面贯彻推行,自主学习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小学阶段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养成。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88-02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学生的学习仍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自主性较差。基于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借助学生独立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方法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来说,自主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学生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借助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立、自为、自律地进行学习。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学习从根本上讲是需要学生自己主导和完成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1.重视教学导入

在小學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关键性作用,要求教师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导入的形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运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备课阶段,要进行教学设计,将授课内容以竞赛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教师在讲解“通分”的知识时,可以出示几组简单的分数比较大小:4/7与2/7,2/9与4/9,3/10与7/10,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接着再出示一组:5/12与4/15,这组数据比较复杂,多数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疑问: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呢?借此教师引出课题。小学生大多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借助设置悬念来引入课题,从而推动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乘法”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几组乘法计算:4 × 6,11 × 3,21 ×4,2.3 × 4,当计算到2.3 × 4时,学生便会对其有所疑虑,结果中的小数点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呢?接下来便进行本节课内容的讲解,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

在某种程度上,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可以理解成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情境的引导,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实现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在讲解“克与千克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举例说明,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克与千克的实际用途,引导学生得出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借助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知克与千克的含义。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设置问题难度适中。

3.传授学习方法

根据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主学习的意识相对薄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学过的知识为出发点,挖掘新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理清知识的脉络。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的知识时,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可以进行如下的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呢?围绕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并去解答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4.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实现学以致用,调动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要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及小数知识后,可以模拟生活中商品买卖的场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强化换算部分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了厘米与米等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如文具盒、课本教室的长与宽。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地进行思考、构建知识体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要求数学教师将更多精力关注于学生的思维转换、学习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田金婵.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才智,2013,16:95.

[2]邱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19-220.

[3]王君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学周刊,2015,05:48.

[4]丁银霞.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以“运算律”教学为例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2):106-109.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