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数学课堂

2017-04-15 18:03冯相利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每辆车数学课堂教学

冯相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20-03

所谓“绿色”数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数学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体现出一种自然的、亲切的数学美,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真实乐趣。具体表现在:(1)自由学生要自由。只有学生自由的存在,学生的灵性和个性才能在课堂中飞扬。只有学习者思维的灵动,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优化。(2)互动师生、生生要实现多元沟通。对于有的教材要放手让学生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互助。别以为学生离开了教师就不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学科之间的交互和共振,会创造出很多的有价值的知识。(3)时尚联系学生的实际就要关注生活的变化。教师应拥有一份数学的敏感,对数学教师来讲。生活的本身是数字化的。要从生活中捕捉更真实鲜活的素材,充实教材对生活的缺位。

一、焕发生活的绿色——关注学习的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

1.构思情境化的学习主题

我先引导他们回顾生活中购物的场景,得出关于称重的付款情况单价x数量=总价。接着看例题:(1)苹果每千克3.2元,买7千克多少元?(2)梨每千克2.56元,买1.2元梨多少元?第2题2.56xl.2=3.072,我说实际购物时收款员会收你多少钱?这下倒好,一石激起干层浪。

生1:应收3.07元,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就是这个小数的百分位,3.072千分位是2,四舍五入就不算了,所以是3.07元。(这个是标准答案,此时我那个高兴呀,但我不动声色,继续让其他同学说说。)

生2:3.1元。超市好像都计算到角,分币没有。

这到是实情,前一段时间有老师在教一年级元角分时让学生找硬币,学生很多找不到分币。

我接话:这样结帐作为顾客是否愿意?

生3:3.1元,多收啦。收3元最合适。零头不要了。

生4:3.08元。

怎么办?怎样才能统一认识呢?让大家讨论一下哪个更合情合理?

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3.05元呀!我当时就傻啦。

我说,你们所说的这些近似值在生活中都会有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是必要的。其实分币在很多时侯和场合还在应用,如银行在结算时,一般情况要用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3.072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学生齐说3.07。

我揭示课题,出示例题。后来的学习还在顺利,练习作业都很好。我暗暗舒了一口气。

2.构建趣味化的数学游戏

8:50,我走进了教室。孩子们立刻围过来,问今天讲什么?我说玩数学。孩子一脸茫然。上课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学游戏”四个字,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次数学游戏吧。接着我介绍道,这个游戏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风靡世界。二十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的叙拉古地方流传着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不久便被传到欧洲。后来,有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这种游戏带到亚洲。在日本那是让男女老少废寝忘食的,人们对这个游戏痴迷的不得了,人们把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叫做“角谷猜想”。(我写下“角谷猜想”。)角谷猜想的内容是:任意给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双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它是单数就把它乘以3再加l……经过运算后它的结果吗,先不告诉你。我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个双数60、一个单数13。先示范60,第一次将60除以2得30,第二次是30,以后我和学生一起回答,15,46,23,70,35,106,53,160,80,40,20,10,5,16,8,4,2,1。看,经过5步乘3加1运算,14步除2运算,共19步计算,结果是l。学生交谈起来,“快看我的”,“真的结果回到l”。我接着说,人们看到数忽大忽小的但结果总是一,好像冰雹在空中上下跳动最后落到地面上一样。于是就把它形象的称为冰雹猜想。曾有人用电子计算机对l~7万亿的所有数,进行了验算,结果都完全符合角谷猜想。但这一猜想,还未获得数学上的证明,仍是当今世界上需要人们包括你们去解决的一个数学之谜。同学们相视而笑。

我说,刚才在游戏中,我们练了一些口算。口算是我们要加强练习的。接着我带着大家练了一些口算题。

3.模拟社会化的现实场景

请看我们班同学在学了“统计”这一节课后写下的统计报告。我们一组四人在一天的7点、10点、3点、5点在百官路十字路口各用十五分钟统计了来往的汽车,发现:

(1)南北向和东西向的绿灯时间之比是3:1。而车流量之比却是4:1。

(2)南北向绿灯亮60秒,平均有56辆车子通过,每辆车占用时间为1.07秒;东西向绿灯亮20秒,平均有14辆车子通过,每辆车占用时间为1.42秒。南北向每辆车的通过时间比东西向每辆车的通过时间要少0.35秒。

(3)为了使东西向每辆车通过所占用的时间与南北向的车辆相同,应当给南北向的每辆车子增加0.35秒的通过时间。

所以,南北向的绿灯亮的时间每次应增加20秒(56 .35)。

二、分享和谐的绿色——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伊始,我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和那轮永恒的明月,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有关知识;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和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实現了书本知识与人类文化历史沟通。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图片,有中国的天安门、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蝴蝶等等,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些美妙的图片带来的震憾,惊訝于生活的美好,已经完全被它们的这种独特的美所震惊了,接下来我出示了经修改后的天安门、艾菲尔铁塔,学生们就有反应了,不够雄伟,不够壮观,在学生们愤悱诧异时,我让他们观察这两组图片的异同。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了美,进而鉴赏了美,许多同学也从中悟出了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人生也是美好的,只是没有去发现,没有去珍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加强数学与艺术的联系,介绍一些工艺品设计与数学的关系(图案与面积);加强数学与音乐的联系,学习分数后介绍五线谱(音符、节拍与分数的关系;加强数学与美学的联系,学习比例后介绍“黄金分割”等;加强数学与体育的联系,体育成绩的表示及科学的的训练方法等。我们的数学知识,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让学生在与古代数学大师的对话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三、营造幸福的绿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感受。当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行”的教育,而不是贬低、压抑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不行”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利用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明明是个10岁的孩子,有一天,他给了妈妈一份帐单。说母亲欠下了以下款项:为家里买醋,2元;给家里拖地5次,10元;洗碗3次,6元;我单元考试第1名,20元;我一向听话,没给父母惹麻烦,20元;共计58元。妈妈看了帐单,什么也没说,就给了儿子58元。没多久,妈妈也给了儿子一份帐单:为明明在家生活10年的生活费,0元;为他10年的幸福生活,0元;为他父母给了他生命,0元,为他有病时的护理,0元。共计0元。这时,儿子感到很惭愧,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把58元钱又放进了妈妈的口袋里。虽说这是慈母育儿技巧中的一个实例,让学生结合例子,解决以下2个问题:(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估算一下明明到底欠了母亲多少钱?并说说这结果是怎样得到的?(2)母亲为什么说儿子欠她0元呢?0的含义是“没有”。既然没有,那孩子就不欠母亲的钱,为什么母亲还要列出那份帐单呢?

在一次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解决第1个问题的突破口,他们以父母每天给他们吃早点的钱为依据,逐步推导出一天,一月,一年的生活费用,并受到帐单的启发,算出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费用。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都经历了真正的“数学地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了一次洗礼。而第2个答案,基本是一致的。其中有一个,让人回味无穷。那是一个知道符号的(无穷大)含义的学生,他认为,明明欠母亲的钱∞(无穷大),是母亲用她伟大、无私的母爱,将这个巨大的数字化作了0元!说得多好!就连小孩儿都知道“母爱伟大、母爱无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感受到呢?而要明白这一切,数学能帮你!我们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可以看出: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数字、符号、图形的罗列表达,它是创造者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凝结物。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给予肯定和启迪?能否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博大精深?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你的关注?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应努力地,孜孜不倦地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每辆车数学课堂教学
去旅行
高一数学测试
车够吗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巧用口诀求积商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